在实践教学中对医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以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
2014-08-04黄永刚朱晓勃
徐 喆,黄永刚,朱晓勃,朱 萍
(1.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北方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
从2002年起,河北北方学院增添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医药基本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处理思想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目前主要有计算机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当前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逐渐建设了与学校培养宗旨相同的医学信息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满足医疗信息化要求的医学型信息化复合人才。
按照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学专业2013的培养计划,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知识、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知识,针对医学信息、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从事本专业及跨学科科学研究与应用工作的能力。毕业的大学生主要在医药卫生领域找到相关的工作,同时联系其他行业范围的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研发、咨询信息教育、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可见,医学信息专业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并且慢慢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一、医疗复合型人才教育现状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开始从以费用、管理为主的医院信息化初级阶段逐步过渡到以医院临床信息为主的高级阶段。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向深度发展。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三级医院几乎都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二级及以下级别的医院中80%以上已经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大多数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 为主。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 正在逐步深入,用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等应用逐渐成熟,电子病历(EMR)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院试用和采用。纵观国内医学信息学教育的现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医学信息学教育逐渐在国家医学教育和信息管理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医学信息学专业旨在培养可以胜任信息技术、医学基础及熟悉医院工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以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本科专业4年培养方案为例,该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学、物理、电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法规、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与知识、理论前沿和最新进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撰写论文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但由于该专业在国内尚属新兴专业,导致医疗信息复合型人才在各医疗机构中相对匮乏。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信息中心部门的人才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计算机类毕业生,例如北京同仁医院9成以上的信息部门工作人员都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二是医院以前的医务员工、统计分析员工被调入信息部门从事医疗信息相关工作。
二、人才培养计划的不足之处
导致医疗信息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医学信息学专业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课程安排不够完善、毕业之后的薪金待遇问题及复合型人才职称评定问题等诸多原因均对此有所影响。一些高校的医学信息方向是由过去的医学情报学专业发展转变的,学生的教材还围绕着情报检索一类的书籍,造成了医疗信息化专业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一些大学对医学信息学的掌握比较全面,添加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医疗类的课程,但是在课程的细节调整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此外,由于医疗知识以及信息知识变更过快,学校的教材很难跟上更新的节奏,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应学校拥有多专业能力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医疗信息学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然而由于没有信息化水准相对较高的实验室和单位供学生实习,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幅度下滑[1]。
对医疗信息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是为了研究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国内的部分高校,运用人才培养工作情况信息采集系统,对采集的信息和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不但推动了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更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通常都是“诊断+考察”的形式,也就是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子为重点,利用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情况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对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地观察学校的实际状况,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审,最后提出完善意见及措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研究的方式,是根据信息研究的目标,通过各个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收集系统,应用知识分析、统计研究等方法,对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对比,从这些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此外,为了适应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的统计、研究以及预测的要求,学校还应该创建自己的信息库,在保证原有的信息收集系统功能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源,其中含有教师信息、专业设置信息、课程信息、生源信息、财务信息、实践教学信息等,对他们开展全方位的信息重组,将其移动到信息库之中;同时在这个信息库的基础上创建面向终端客户的基于决策支持的信息采集应用系统以及灵活的查询体系。通过该信息库体系,客户能够从每一个角度对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创建、课程设置、经费投入、生源状况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统计及分析,进而为决策提供帮助。由于医学信息学在国内属于新兴学科,相比于其它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可采集到人才培养的信息和数据较少,人才培养的信息库尚待完善[2]。
三、医疗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结合医学信息学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对医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既要拓宽口径让不同学生能够继续深造、增加就业面,又要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夯实自身的基础学习;既要突出医学信息学的特色,又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可在第一、二两个学年期间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第三、四学年则可选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方向学习综合各高校所开课程。另外,专业选修课的比重也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教师的教学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医学信息学专业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要教学宗旨的专业,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的,必须转变过去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观念,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明白实践对于本专业的意义,同时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展开应用性的规划,以应用为基础,理论学习与应用同时进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反作用于理论的学习目标。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实践教学能够分成3种:嵌入式验证型实验、独立式验证型实验、综合式课程设计。
除了不断增强实践教学,还应该密切注意课程的应用能力,针对专业核心课开设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性,同时还能够对课程的应用领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课程设计中找到知识的内涵以及知识的延伸,充分地开拓学生的眼界。以下是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以现有数据库为依据,进行的数据分析。
利用信息对比分析找到专业建设上在信息收集系统中的开设课程表中有相应的信息,如数据库中的部分截图(表1):
表1 部分课程设置表
此外,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除去劳动军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学时外,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专业为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成立了医学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科研室、移动互联创新科研室、虚拟数字医院实验室等科研科室增加学生课外实践学时比率。
针对课程设置中的“课内、外实践课时比例(%)”信息开展对比和分析,得出此专业理论与实践学时统计分析表,如表2和比例图 1:
表2 专业课程学时统计分析表
图1 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分析图
根据表中和图中数据可知,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的比例相对合理,这表示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可以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人才培养的计划既专注于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建设和改善医学信息学的继续教育
高校培育出一个具有医疗知识及信息化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要历经漫长的时间,较短时期医学信息学人才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当前医院信息中心部门的成员配置而言,对该部门成员开展继续教育及培训是必不可免的趋势。医院可以按照医院需求和成员配置情况,总结一份医院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而安排一些培训课程,组织教师对成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旨还是围绕信息化方向,在培训手段上,不但可以应用常规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应用轮岗、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
(四)在招生方面严格把关,积极进行专业引导和专业启蒙,激发学习兴趣
高校想要永葆青春活力,优质的生源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在招生方面,学校应该尽量让众多考生及家长理解和认识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在学校信息查询处以及招生就业处增添一个专栏进行宣传,宣传该专业的特色、师资力量、培养计划、就业前景等方面,使考生充分地认识本专业,针对医学信息学专业为家长答疑解惑,从而吸引考生及家长积极主动填报此专业的志愿。有部分学生刚刚进入大学之后,因为认识不到该专业的重要性而荒废学业,针对类似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开创由专业领域内权威人士讲授的“专业课导论”,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详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可以挖掘学生对医学信息化专业的学习潜力。例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开设了医学信息学专业导论,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好评[3]。
综上所述,医学信息学专业在国内高校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完善和探索。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要以知识为本,实践为手段,创新为核心,提高素质为目标,立足根本,坚持自我,开拓进取,稳步前进。通过过程化设计和管理、强调重点、以专业课为核心基础,深层次解放思想,更新教育和教学观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从时间上、经费上、指导上和制度上给予保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河北北方学院医学信管专业学生的质量,真正使医疗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洁,陶雷,莫赞.本科“信管”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及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2011,(6):45-47.
[2] 杨振宇.基于数据仓库的高职人才培养数据采集系统[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36-39.
[3] 轩兴涛.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