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为平教授头针双斜线针法治疗丘脑综合征经验介绍

2014-04-05汪金宇付雅楠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头针丘脑麻木

汪金宇,付雅楠



程为平教授头针双斜线针法治疗丘脑综合征经验介绍

汪金宇,付雅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针刺疗法;头针;丘脑综合征;医案

丘脑综合征多为丘脑膝状体血管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轻偏瘫,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半身感觉障碍的特点是深感觉和触觉的障碍较温度觉明显,上肢较下肢明显,肢体远端较近端严重[1];感觉异常为持续束绑样、触电样、火辣样、麻木样、蚁行样、自发痛等难以忍受和难以形容的感觉。使用阿片类等镇痛药物或神经外科手术亦难以奏效。程为平教授运用其独创的“头项针法”治疗本病多例,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1 病例1

患者,女,75岁,退休,2012年10月9日初诊。右颜面及右半身麻木、疼痛半月余。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觉右半身活动不利,遂就诊于省医院。行头MRI检查,左侧丘脑处显示长T1、长T2信号,诊断为丘脑综合征,遂予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予舒血宁等药物治疗,肢体轻偏瘫情况好转。现患者右半身轻度活动障碍,右颜面及右半身仍麻木疼痛,且轻轻触碰其皮肤后即觉麻木加重,疼痛感向上下窜动,严重时坐卧不安,心烦焦虑。患者平素手足心热,夜晚为重,不欲覆被,耳鸣,时有便秘。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患者右侧偏身触觉、温觉过敏,右掌颌反射弱阳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3级强,下肢肌力4级强,血压为150/90 mmHg,舌暗红齿痕,苔白微黄少津,脉沉略数双尺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上肢为6分,下肢为4分;麻木评分(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自拟评分),上肢为6分,下肢为5分。简易汉密尔顿量表评分,焦虑为15分。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阴虚血瘀,筋肉失荣),躁证。西医诊断为丘脑综合征,焦虑性神经症,高血压病1级。

运用程氏头项针法中的双斜线穴位透刺方法治疗,取百会穴与病变对侧率谷穴连线行穴位透刺;囟会穴与病变对侧曲鬓穴连线亦行穴位透刺,每条连线上各分4等份。在百会、率谷、囟会、曲鬓各刺入1针后,再分别刺入3针,即每条连线上各5针。面部选取右侧四白、下关;体针配以右侧臂臑、曲池、外关、合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行补法,曲池、合谷行泻法,臂臑、外关、梁丘行平补平泻。同时,每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增减穴位,如心烦失眠加间使、神门;耳鸣加耳门、听宫、听会;便秘加天枢,均依据病情,虚补实泻。上述针刺方法每日1次,留针40 min,中间行针1次(以6转/s捻转,体针行针15 s,头针行针60 s)。治疗1星期后,患者颜面部及右下肢麻木、疼痛感明显减轻,右前臂尺侧及右手仍觉麻木、疼痛,可轻微触碰。耳鸣及心烦焦虑症状均好转。VAS评分,上肢为4分,下肢为2分;麻木评分,上肢为3分,下肢为2分;简易汉密尔顿量表评分,焦虑为11分。治疗2星期后,患者颜面部及右上、下肢感觉基本恢复正常,右手仍有轻微不适感,便秘及手足心热症状改善,心情转佳。VAS评分,上肢为1分,下肢为1分;麻木评分,上肢为2分,下肢为1分;简易汉密尔顿量表评分,焦虑为6分。继续治疗2星期,患者麻木、疼痛感消失,触觉、痛觉恢复正常,四肢肌力5级,其他兼证均明显改善,舌暗红,苔薄白,少津。遂以滋阴养血,濡养筋脉为法,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以巩固疗效。

2 病例2

患者,男,64岁,退休,2011年6月7日初诊。左半身持续性麻木伴阵发性电击样痛2月余。患者2个月前劳累后突然昏倒,醒后出现上症,且进行性加重。现左半身畏寒、汗出,不得坐卧,卧久则麻木加重,语言含糊不清,饮水呛咳,浑身乏力,偶见心慌心悸。既往有多发脑梗死,高血压病史。血压为170/90 mmHg,左半身痛温觉过敏,左口角下垂,伸舌稍右偏,舌暗红微紫苔薄白少津裂纹,左脉缓涩,右脉弦涩。颅脑MRI示右侧丘脑及基底节区散在长T1、长T2信号。VAS评分,上肢为6分,下肢为5分;麻木评分,上肢为6分,下肢为5分。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筋皮失养)。西医诊断为丘脑综合征,高血压病(2级高危),假性球麻痹。

头针亦用双斜线针法行穴位透刺,同时配以廉泉、夹廉泉、地仓、颊车;体针配以左侧臂臑、曲池、外关、阳溪、合谷、梁丘、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气海。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血海行补法;曲池、太冲、合谷行泻法,廉泉及夹廉泉针尖向舌根方向斜刺,余穴行平补平泻法。每日仍然根据病情加减穴位,如自汗出加复溜,心慌心悸加内关,心烦加间使。复溜、内关行补法,间使行泻法。上述针刺方法每日1次,留针40 min,中间行针1次。治疗2星期后,患者左半身麻木感明显减轻,电击样痛发作次数减少,由每日十余次减少到每日3~5次,自汗出明显好转,可与人缓慢交谈,偶见饮水呛咳,乏力也有所改善。VAS评分,上肢为4分,下肢为2分;麻木评分,上肢为4分,下肢为2分。治疗4星期后,患者左半身麻木感基本消失,卧久亦无不适感,电击样痛好转,每日发作1~2次或数日发作1次,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乏力及心慌心悸明显改善。VAS评分,上肢为2分,下肢为1分;麻木评分,上肢为1分,下肢为0分。经上述方法加强治疗3星期,余症均消失,舌淡红,苔薄白瘀斑。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出院后口服芪蛭胶囊2粒,每日3次,饭前服。

3 讨论

丘脑综合征属中医学“中风”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之病名,并提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的理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病位在脑,与脑肝肾密切相关。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瘀阻脑络,脑神失司则肢体运动、感觉失常。

丘脑是皮质下高级感觉中枢,躯体的各种感觉冲动均要经过丘脑特定核团的中继投射到大脑皮层[2-3]。用头针刺激皮层相应投射区,可以直接扩张病损部位血管,改善病损部位血液循环,使侧枝循环开放,增加病损区血液供应,减少缺血区神经细胞,进而使相应皮层支配区运动和感觉功能得到修复[4]。程氏头项针法中的双斜线针法,是根据神经解剖生理学的特点及临床经验而创立,其中百会穴与率谷穴连线对应于大脑皮层下的感觉中枢,囟会穴与曲鬓穴连线对应于运动中枢,主治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中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针刺头部穴位可以通脉活血,调整阴阳,使阴阳协调,气血通畅,经气通达,促进中风恢复。在病案1中,患者平素手足心热,夜晚为重,且伴有耳鸣、便秘,故辨证为阴虚血瘀。阴血不足,筋肉失荣则麻木不仁;瘀血阻络,经脉不通则疼痛难忍;脑为元神之府,主司感觉运动,瘀阻脑窍则神明失司,躯体感觉运动失常,因此,选用双斜线针法,疏通头部经络气血,调节躯体感觉、运动。配以手阳明大肠经臂臑、曲池、阳溪、合谷及足阳明胃经梁丘、足三里等穴,因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亦可益肝肾,调气血。病案2中,患者年老体弱,元气既虚,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脉络不畅而成气虚血瘀之证。瘀阻脑脉,脑神失司则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饮水呛咳;血行不畅,经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气虚失摄则自汗,短气乏力。治疗时仍选用“双斜线”及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太冲、三阴交可疏肝健脾,气海、血海可益气活血。廉泉及夹廉泉为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之要穴,合谷配复溜为治疗汗证的经验用穴。

[1] 沈鼎烈,徐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402.

[2] 路明,朱志强.头针治疗丘脑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 28(9):510-512.

[3] 赵宏,田占庄,陈伯英.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GnRH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3-6.

[4] 于致顺.头针研究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1.

2013-10-12

汪金宇(1989 - ),女,2012级硕士生

1005-0957(2014)03-0263-02

R246.6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3.0263

猜你喜欢

头针丘脑麻木
麻木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浮生一记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