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丹维和部队分点部署医疗保障工作的几点做法
2014-04-05柴亚起王昌慧赵洪国徐能忠
柴亚起,王昌慧,赵洪国,赵 懿,张 帆,徐能忠
2013年04 月,第八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进驻联非达团(UNAMID)南达尔富尔超级营地,执行为期8个月的营房搭建、防护施工、道路修建、机场维护、排雷排爆等维和任务。9月份由于任务需要进行分点部署,分别在联非达团南达战区(尼亚拉)和东达战区(阿尔代因)。两地的气候、环境、传染病特点及安全形势均不相同。整个战区医疗条件落后,加之施工地点分散,医疗保障任务十分艰巨。维和部队一级医院编制11人,院长1名,全科医师5名(含兼职心理医师1名),卫生员5名(含兼职驾驶员2名)。其中,副高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4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4名,中专及以下学历4名,医院人员平均年龄32.5岁。分点部署时成立2个医疗小分队 (以南达战区营地为主),立足现有装备和技术力量,牢固树立为兵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主动作为,履职尽责。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8个月的任务期中,未发生一例重大疾病和心理问题,无人感染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为顺利完成维和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1 树立预防为主观念,加大防疫工作力度
面向基层,预防为主,是部队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只有抓好防疫工作,才能夯实部队卫生防病工作基础。
1.1 落实防蚊抗疟措施,有效杜绝疟疾发生 疟疾是苏丹常见传染病,对维和官兵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必须积极防范。通过对官兵进行预防疟疾教育,提高防疟意识;组织官兵清理营区杂草,填平坑洼,去除积水,消灭蚊子滋生环境;保持房间纱窗完好,就寝时室内点燃蚊香,悬挂蚊帐;坚持定期口服抗疟药,做到深入班排,送药到手,看药入口,咽下再走,确保人人服药,不留隐患[1]。
1.2 积极预防毒蛇咬伤,扎实做好防范措施 任务区当地毒蛇多,毒性强,常在夜晚出没营区。为防止毒蛇咬伤人,一级医院对官兵进行了预防毒蛇咬伤教育,普及毒蛇咬伤急救知识;在营区四周挖防蛇壕,撒布雄磺粉,防止蛇类进入营区;清理营区杂草乱石,消除蛇类藏身处所;增加营区内道路照明设施,在哨位配备防毒蛇咬伤急救盒等,有效预防了蛇害发生。
1.3 做好消、杀、灭工作,加强营区卫生监督 根据任务区季节气候变化,定期对营区环境进行消、杀、灭,减少蚊蝇滋生,杜绝鼠害;防疫军医加强对食堂、厕所和垃圾池的卫生巡查,按规定处理污物、粪便和垃圾,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整洁;把检查食品烹饪加工、炊具餐具消毒及炊事人员个人卫生情况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
1.4 加强耐热训练,提高防暑能力 任务区气候炎热干燥,旱季无雨,如果工作和训练安排不科学,官兵很容易发生中暑。医务人员指导官兵进行耐热训练,选择晨间和傍晚进行体能锻炼,比如进行跑步和球类活动等,时间 0.5~1.0 h,以提高机体耐热能力。并加强军医对哨位、施工点的巡诊,宣讲防暑知识,提出建议,加强劳动保护,有效地预防了中暑的发生。
2 狠抓医疗服务,提高救治能力
一级医院作为医疗保障单位,工作人员端正服务态度,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己任,努力解除战友疾苦。
2.1 “三化”为兵服务,暖兵心固战力 在任务区,卫生工作应坚持为兵服务方向,并不断延伸它的服务内涵。广大官兵不远万里,为了世界和平而工作在异国他乡,为此卫生机构提出并践行“三化”为兵服务,即:诊疗过程“精细化”,为官兵提供诊断准确、治疗精细的医疗服务;临床护理“人文化”,护理细致周到,充满亲情关爱;跟踪回访“全程化”,动态关注伤病员康复情况,延伸服务。以“三化”服务为牵引,每周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急救卫生装备操作训练。急救知识重点学,常见病多发病系统学,区分军医和卫生员两个层次实施。军医重点学习急救药品使用,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等急救技术,卫生员重点学习护理知识,静脉穿刺、输液泵操作和吸氧技术等训练,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和除颤仪的操作作为全体医务人员基础训练科目,人人掌握。同时兼职驾驶员熟悉救护车车况,定期进行保养维护。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使大家都能胜任本职岗位,做到一职多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通过“三化”服务笔者体会到:服务是根本,业务是枝叶,只有根深叶茂,为兵服务这棵“大树”才能屹立长青。
2.2 加大巡诊力度,医疗力量全面覆盖 根据任务区环境和施工特点,一级医院加大巡诊力度,拓宽巡诊内容。检查食堂饮食和饮水卫生,定期对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检验,把住“病从口入”关;加大对营区及哨所防暑药品配置使用及防蚊、防蛇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加强对营区和各任务施工点的巡诊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避免施工作业外伤的发生,把巡诊工作落到实处。
2.3 培训卫生战士,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组织部分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士官进行五大技术、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急救技术,为突发伤害继续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同时,结合当地气候变化和施工作业进度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组织自救互救技能训练,提高官兵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4 加强横向联系,掌握任务区疫情动态 南达和东达战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疟疾、黑热病等传染病流行。为准确掌握和了解任务区疫情信息,做好防范,医务人员积极与联非达团和各出兵国医疗部门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如面谈,电话交流和电子邮件沟通等,实现信息共享,取得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有效提高了卫生防病的工作效率。同时邀请联非达团南达战区医务官来中国营区授课和指导工作,结合任务区特点,传授卫生防病知识和精神压力处置技能,并把讲课内容做成课件传至东达战区部队学习。东达战区医疗分队,加强与战区航空部门沟通和联系,以便在出现危重伤病员时能够迅速通过空中运输方式转送南达战区三级医院治疗,确保官兵身体健康。
3 提高心理应激认知,加强心理应激防护
大多数官兵是第一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远离亲人,生活单调加上当地时有战事发生,种种因素都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如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危害官兵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此,一级医院着重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3.1 开展维和心理健康教育 着重进行了心理健康常识教育、适应性教育、自信心教育和耐挫能力的培养,通过心理卫生宣传教育,使官兵了解维和心理应激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自觉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3.2 强化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承受能力与心理准备的程度成正比,对同等程度的刺激,心理准备程度越高,所感受心理压力越小。在任务区组织官兵进行情绪稳定性训练、意志力训练、协作训练和战场应激情景的应对训练等,使大家掌握放松训练的常用技术,帮助自己和他人缓解紧张、抑郁等情绪,减轻不适症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沉着、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1]梁之祥.赴苏丹维和部队卫生防病方法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