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upus综合征2例
2014-04-05王战营郭宏岗
王战营,郭宏岗,张 莳
例1 女,52岁。因“间断游走性多多关节肿痛5年余,伴脱发1月余,发热1周”入院。2005年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间断口服“双氯芬酸”、“柳氮磺胺嘧啶”、“甲氨蝶呤”等药物维持治疗,病情控制尚可。近1月来出现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活动后胸闷。入院专科查体:T 38.5℃,P 86次 /min,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 两侧面颊部可见蝶形红斑。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双膝关节肿胀,伴压痛。 实验室检查:HB 110 g/L,WBC 2.6×109/L,PLT 68×109/L;ESR 124 mm/h;RF (+);IgG 28.8 g/L, 补体 C3:0.52/L,补体 C4:0.1/L,ANAs 1∶100,抗 SM(+),ds-DNA(-)。双手X线平片示: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24 h 尿蛋白定量 1.8 g/L。诊断:Rhupus综合征。给予来氟米特片20 mg/d、泼尼松60 mg/d,环磷酰胺1000 mg,每4周冲击治疗1次,1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8周后关节肿痛消失,血常规、血沉、补体恢复正常。现坚持口服药物维持治疗(泼尼松 10 mg/d,来氟米特 20 mg/d)。
例2 女,21岁。因“多关节肿痛10月余.加重伴发热2周余”入院。入院前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无发热、咳嗽、胸闷、心悸。实验室检查:Hb 126 g/L,WBC 5.4×109/L,PLT 351×109/L;尿蛋白(+),RF(+),抗 CCP阳性,ESR 95 mm/h;双手X线片显示:骨质疏松,指间关节、腕掌关节及腕骨间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模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上予以尼美舒利100 mg,2次/d,来氟米特20 mg/d,甲氨蝶呤片20 mg/周,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好转出院。间断口服上述药物治疗,近2周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伴胸闷。查体:面部可见对称环形红斑,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双踝关节肿痛,双手掌指、近指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Hb 98 g/L,WBC 3.2×109/L,PLT 51×109/L;尿蛋白(+++),尿蛋白定量 1.23 g/24 h;ESR 105 mm /h;心肌酶谱:CK 29 U/L,CKMB 275 U /L,LDH 684 U/L;补体 C30.21 g/L;补体 C40.03 g/L,抗 ENA 抗体谱:ANA(-),抗 SM(-),抗 ds-DNA(+),抗 SSB(+)。 诊断:①Rhupus综合征;②狼疮性肾炎;③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口服羟基氯喹、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出院时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蛋白定量0.78 g/24 h;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沉 35 mm/h。 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4个月后患者由于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死于心功能衰竭。
Rhupus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重叠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以RA起病,但亦有同时起病或SLE首发的病例。本文2例均为中青年女性,以RA起病,符合上述发病特征。患者的预后与是否有重要脏器受累有关,本文例1年龄较大,患RA 5年后重叠SLE,经泼尼松、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好转。例2,患RA不足1年重叠SLE,经口服羟氯喹、泼尼松龙联合CTX冲击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本文2例患者,诊断为 Rhupus综合征后经积极予以泼尼松、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近期疗效尚可,合并狼疮肾炎后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
结合2例患者特点,笔者总结以下4种情况时需注意考虑Rhupus综合征的存在:RA患者经规范治疗数年后出现SLE相关表现或高滴度ANAS;SLE患者存在类风湿结节;SLE患者存在高滴度RF、高CRP、抗CCP/AKA抗体阳性;SLE患者存在关节的影像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