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2014-04-01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
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淳安 311700)
左半肝切除术常用于左叶肝癌和肝内结石治疗,具有手术复杂、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特点。腹部手术后黏连发生率较高,大网膜、肠壁是最常见的黏连器官,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黏连性肠梗阻,术后发生胃黏连临床少见[1],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更为少见。黏连性幽门梗阻与手术操作或术后黏连、胃肠功能紊乱、术前术后胃周的解剖改变有关。胃腔黏连垂于异位创面上形成“兜肚状”,使幽门胃窦被牵拉,胃腔成角,造成术后幽门梗阻,常采用剖腹探查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再次手术,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5例开腹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患者,均再次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5~68岁,平均57.6岁;左肝胆管细胞癌2例,左肝内多发结石1例,左肝血管瘤2例;均择期行开腹左肝规则性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10~30 d发生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进半流饮食后症状加重,吐后上腹部胀痛减轻,为减轻不适,患者常只进少许流质,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1.2 手术方法 5例患者分别于左肝切除术后30 d、38 d、40 d、45 d、60 d在全麻下再次取上腹正中切口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发现患者胃小弯幽门管处与肝左叶创面紧密黏连,胃小弯、胃腔明显成角,造成幽门梗阻;术中引导胃镜检查未见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有占位性病变。2例左肝血管瘤患者行胃小弯幽门管周围松解术及黏连带切除术,解除梗阻后胃管置入十二指肠降部;3例黏连分离困难行胃空肠吻合术,置胃肠减压管于吻合口下方。
1.3 结果 再次手术均成功,幽门梗阻症状缓解。2例左肝血管瘤患者术后5 d拔除胃管进流质,术后7 d进半流质,未出现上腹胀痛;3例术后7 d 拔除胃管进流质,术后9 d进半流质,无上腹部胀痛、吻合口瘘发生。术后第1天腹腔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控制。术后住院平均30 d。随访1月体重增加,无并发症发生。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临床少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误诊、误治。患者第1次手术打击尚未平复又并发幽门梗阻,加之诊断未明确前反复检查,疾病治疗时间相对延长,且再次手术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顾虑再次手术的预后。因此,护士充分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情进展及治疗预后,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治疗过程,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对手术顺利进行、并发症的防范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遵医嘱输注血液、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乳剂、微量元素等,维持患者所需热量,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为再次手术创造条件。术前3 d每晚用38℃等渗盐水500~1 000 ml洗胃,减轻胃壁水肿,洗胃过程中指导患者变换体位,并适当移动胃管长度,可收到良好效果[2]。术前晚用37~40 ℃盐水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做好肠道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按全身麻醉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做好口腔护理,2次/d;病情平稳,术后24 h 即可开始床上活动,3 d 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机体和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肠黏连。
2.2.2 呼吸道管理 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可预防患者发生肺不张或肺部感染。护士反复向患者讲解咳嗽、排痰的重要性,鼓励咳嗽、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3~4次/d;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患者,予超声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本组1例术后痰液黏稠无法咳出,予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2~3次/d,15~20 min/次,雾化吸入后让患者坐起协助叩击背部,同时遵医嘱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治疗,经处理,患者第2天痰液能够排出,无肺部感染发生。
2.2.3 导管护理
2.2.3.1 胃肠减压管 术后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以减少胃内积气、积液,减轻胃黏膜水肿,促进吻合口愈合。妥善固定胃管,用3 M胶布“工”字形固定于鼻部[3],防止扭曲、脱落;若胃管阻塞,可用少量等渗盐水边冲洗、边抽吸;加强巡视,班班交接,若胃管不慎脱落,严密观察病情,不盲目再插入胃管,以免损伤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正常情况下术后6~12 h 可引出少量血性或咖啡色液体,以后引流液逐渐变浅,量为50~100 ml,若引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体,患者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考虑吻合口出血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再次手术的相关准备。本组2例左肝血管瘤患者术后5 d 拔除胃管进流质,术后7 d进半流质无明显不适;3例术后7 d 拔除胃管进食后无明显不适。
2.2.3.2 腹腔引流管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引流量及颜色,若引流液较多且鲜红,引流出血性液体很快凝固,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本组1例术后4 h 腹腔引流液增多、颜色鲜红,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经加快输液,同时输血和血浆,扩充血容量,静脉使用止血剂,密切观察出血情况,术后第2天腹腔引流液减少,术后7 d 拔除引流管;4例术后5 d拔除腹腔引流管。
2.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4.1 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胃肠吻合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易在术后3~7 d发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上腹部疼痛和腹膜刺激症,胃管引流量突然减少而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突然增加。严密观察腹痛、体温的变化及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患者若持续发热(体温>39℃)、腹痛、脉率快,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黄色或黄绿色混浊液体,多因组织水肿、愈合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引起,注意区别;如发生吻合口瘘,立即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及放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输血浆、白蛋白或全血,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按医嘱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促使瘘口愈合,必要时行吻合口瘘修补术。本组3例行胃肠吻合术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
2.2.4.2 腹腔出血 术中止血不完善或创面渗血、结扎线脱落、患者凝血机制障碍等都可引起术后腹腔出血。术后24 h 内是出血的高峰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如患者一次性出血量达到500 ml,出现烦躁不安、大汗、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加快输液,同时输注血浆或全血,静脉使用止血剂。本组1例左肝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活动性出血,经上述治疗后,患者出血逐渐减少,生命体征稳定。
2.2.4.3 胃瘫综合征(PGS) PGS亦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因胃动力功能紊乱引起的,为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PGS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张鸣杰等报道[5],临床表现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食后饱胀、恶心,呕吐大量胃液、胆汁和食物,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和降低生活质量[6]。术后注意观察胃肠减压引流量及性状,观察腹部症状、体征;胃管拔除后患者进流质出现胸闷、上腹饱胀、溢出性呕吐,呕吐后症状缓解等早期征象时,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未发生PGS。
2.2.4.4 肠梗阻 肠梗阻与患者有手术史、手术创面大、出血、炎症、异物、年龄大、术后不活动、卧床时间长等因素有关,是腹部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排便及腹部情况,若患者进食后自觉腹胀,无排便、排气,遵医嘱行腹部平片检查,以确诊有无肠梗阻;如发现肠梗阻,继续禁食、肛管排气,用大黄、丹参、蒲公英等有泄热通便、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药灌肠处理[7]。本组未出现肠梗阻。
2.3 出院指导 详细介绍饮食注意事项,少量多餐,由稀到稠,食量逐渐增加,防止进食过多,速度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的食物;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讲解手术后期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方法,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
3 小 结
手术治疗为腹部外科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的重要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积极做好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护理及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护理,加强吻合口瘘、腹腔出血、PGS、肠梗阻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饮食、运动等出院指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再次手术后尽快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孙健,董蒨,江布先,等.肝母细胞瘤术后粘连性幽门梗阻1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9,8(3):51.
[2] 吴秀英.对幽门梗阻移动胃管、变换体位洗胃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44.
[3] 蒋玉丽.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9):691.
[4] 胡茜.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77.
[5] 张鸣杰,张国雷,袁文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0):683-684.
[6] 余建香.术后胃瘫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9):789-790.
[7] 俞霞,章海燕,吴旦.中药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6):5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