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实践策略*
2014-03-30孙刚
●孙 刚
新时期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实践策略*
●孙 刚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武术教育是传承武术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有利于从青少年着手保护、传承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培育青少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责任感。在武术教育实践中,应强化民族文化自尊与民族体育品牌意识;分层设定武术教育目标与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武术教育手段、贯注武术人文精神教育等实践策略。
武术教育;中小学;民族文化;文化使命
中华武术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健康,还关切到武术技艺和中华文化的代代传承。诚如中国武术研究院高小军院长所说:“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国强种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1]
一、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文化使命
(一)中小学武术教育肩负着从小保护、传承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使命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举国上下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中华武术可谓是见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面对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我们必须从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加以倡导与保护,不断提升武术的价值品级。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文化教育与思想启迪的初级阶段和关键时期,又是进行武术练习的最佳时期,因而,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武术为载体,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责任担当,是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肩负的民族使命。
(二)中小学武术教育是促进中华文化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的特殊路径
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既传递着本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真实,又承载着本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代表,武术是冷兵器时期中国人民强健体魄、防身卫国的主要手段,承载着民族体育的思想精髓和精神指引。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的价值功能发生了嬗变,但技击本质和文化特质始终是其亘古不变的民族固有本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学校教育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培育下一代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这一基础阶段,更是学生逐步接受文化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中小学武术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武术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同时有利于培养大批未来的武术传播者,促进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中小学武术教育搭建了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增进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内驱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作为千百年来积淀的武术人文精神正体现了这种思想精髓。从历史典籍中记述的少林武僧抗击倭寇的侠义行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爱国之情、霍元甲威震外国大力士的英雄壮举等都折射出习武之人高尚的民族精神素养和深厚的民族精神情结。“侠者行径与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逐渐形成大众公认、约定俗成的象征正义、诚信、义气、名节等精神特质的侠义意象。”[2]成为武术精神的核心要素和教育后人的励志素材、行为标杆。梁启超于1904年写成《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宣扬:“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今者,爱国主义,莫不知奖励尚武精神之为急务。”民主主义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国难当头,毅然发出了“今以提倡体魄之修养,此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欲求“自卫之道”就应提倡“尚武精神”[3]的呐喊,并亲笔为“精武体育会”写下“尚武精神”以励之。罗廷光于1925年在《国家主义与中国小学课程》一文中呼吁,增加武术之内容,以养成尚武的精神和奋斗的气概。可见,“武术精神”已然升华为一种拼搏、奋进、爱国、图强的精神意象,既传递着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又承载着浓厚深重的爱国主义情结,成为我们教育后人的重要平台。面对当代青少年体质下降、道德滑坡的社会现状,以武术为载体,从小进行意志力的磨炼和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不但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而且对于培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以及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对于进一步提升全民素质、道德素养、爱国主义情怀大有裨益。
二、新时期政府政令为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武术教育,有关政府政令相继推出,从而为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2004年3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下称《纲要》)。《纲要》第四条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由此,武术教育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并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要载体之一来阐发,足以表明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落实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纲要》精神,2005年至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成立了《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学校武术教育的调查研究。2009年6月27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的课题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决定自2009年9月开始首先将趣味武术、长拳、短棍、剑术四个项目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7大区域的266个教学试验点进行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进学校的教学试验。2010年8月23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教体艺厅(2010)8号),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 (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官方名义在全国范围广泛推广的武术健身操。由上我们看到,新的时代背景凸显了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性,一系列政府政令的推波助澜,已然奏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时代号角。新时期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帷幕已然拉开。
三、新时期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强化民族品牌意识,提升武术文化自尊意识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这恰恰正是其有别于其它技击术和体育项目的质的不同。强化武术的民族性,从“民族”高度唤醒青少年的习武动机,这不是一种外在行为的强制干预,而是民族自尊的心理驱使,是一种内驱力的人性自觉。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仅提升了武术的价值品级和中小学生习武的主动性、自觉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增进中小学生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理念。加强中小学武术教育,必须上升到“国学”教育的高度,打造民族体育品牌,强化民族品牌意识,这样的武术教育才不失其根。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武术的民族特质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永远割舍不去的文化烙印,武术精神中的仁义、侠风、忠勇、诚信等“文化名片”也是当今中小学生应遵从的为人之道与品格之质。只有不断提升武术文化自尊意识,才能固守中华民族之尊,才能在中西体育的抗衡中找到精神支撑,从而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行为,进而主动接受武术教育实践活动。
(二)分层设定武术教育目标与评价机制
当广大青少年沉浸于跆拳道的时尚之风、篮排足的趣味把玩之际,中华武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练功不能松,要练武不怕苦”等励志豪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禁锢当代青少年习武的藩篱。习练武术太难、见效慢、太吃苦、太枯燥、没有用等观念成为笼罩在青少年思想中的阴霾。虽然这些消极甚至错误的观点一度成为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禁锢,但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反观青少年对学习跆拳道的态度则表演出较为新奇、积极的一面。“跆拳道动作简单易学,而且其统一的较亮丽的服饰以及比较规范的礼节,比较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迎合现代人的心理”[4]。显然,易上手、见效快、趣味强的运动项目深受当今中小学生的喜爱。因而,当学生的思想观念得以解放,而如何将相对单调枯燥的传统武术教习改造变通、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并乐于主动习练成为当代中小学武术教育实践层面最重要的思考命题。笔者建议,依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对武术的不同需求,分层设定中小学武术教育目标与评价机制。
1.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分析。首先,男生与女生的生理特征不同,表现在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方面的分化,因而,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机制应有所不同。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机制要有针对性,使男女学生都容易实现既设目标,从而不断增加成就感,不断增强自我效能,不断增进习武兴趣。其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不同,对武术动作的掌握程度也就不同,要根据相应级段学生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情况来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与评价机制。比如,对马步的规格要求,可设定大小腿夹角在90°~150°的范围,初学的小学生可减低难度,做到150°即可,而随着技艺水平的提高,逐步减小大小腿夹角至90°,逐步增加技术难度,逐出适应练习负荷,学生就易于接受。
2.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智力形成、价值判断、分析能力等都不尽相同,对武术的认知水平同样不同,武术教育目标也要相应设定,从而体现出教育的渐进性。比如,对武术道德的教育,可以根据基本的武术礼仪、基本的武德内容、深层的武术精神以及迁移到日常生活道德等不同层面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定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
3.从中小学生对武术的不同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学生对武术的喜好和将来的发展分层设定武术教育目标。比如,从普及武术的角度要将武术定位在“玩”上,不要让学生感觉是一种负担,而在“玩”中普及日常喜闻乐见的武术常识性知识、简单的基本技术,由此来设定通才教育目标;对于武术爱好者要从拓宽武术历史文化知识,加深拳种技术与理论学习等一般层面来设定一般教育目标;对于有志于从事武术专业发展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系统学习,通过设定更高一层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来提升学生的武术认知水平。从规范的武术基本功到技术风格、攻防特色、健身机理、文化要义等知识系统学习来设定专业或精英教育目标。唯有此,才能使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获,从而提高其习武兴趣。
(三)改革中小学武术教学模式,渗透武术人文精神教育
传统的武术训练方法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固定化模式,即通常由基本功到单个动作,慢慢到组合动作,单段小套练习,再到整段成套练习,最后进行不同风格拳种、不同攻防技法的习练。诚然,这种传统模式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武术基础,但是,这样的模式需要很长周期才能使学生练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而在学校有限的体育教学课时和学生有限的经历制约下,显然难以达到明显的练习效果,因而,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学校环境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
1.在教学内容上,参照教学大纲要求,选编一些短小、易学、实用的武术套路或武术格斗散招,丰富武术选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增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拳种,保护地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在教学方法上,活跃教学环境,提高武术的攻防技法实用性。首先,提高武术游戏等动态练习手段,改变传统站桩、静耗等静力性练习方法。其次,要变通动作难易,因材施教。可以从动作幅度、动作力度、动作数量、动作方向等方面因材施教,变通难易,让学生学会技法,理解要义。第三,要简化练习步骤,提高武术的实用性。可以直接从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攻防技法开始学习,再逐步提炼技术要素。在配对、喂招、拆招、攻防转换等趣味练习中让学生体验武术的用法,增强武术的实用价值。
3.贯穿武术人文精神教育于教学之中。武术教育与武术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前者不仅涵盖后者,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更多滞留在教学层面,武术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因而,中小学武术教育要将武术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学生“以礼明德”,强化武术礼仪规范和日常生活迁移;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强调武术之美不仅是技艺之美,更重要的是一种武德高尚之美,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将武术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渗透到武术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通过武术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并逐渐内化为尚武崇德的自觉行为。
[1]http://sports.sohu.com/20090630/n264874810.shtml
[2]孙刚,殷优娜.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66.
[3]孙中山.精武本纪·作序,陈公哲.精武会50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4]王震.全球化语境中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5):31.
(责任编辑:金传宝)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新时期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选择与体系架构”(编号:2012T50626)阶段性成果。
孙 刚/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武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