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
——生长”教学模式探究*——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幸福教育理念的践行
2014-03-30丰向日孙希雯
● 丰向日 孙希雯
“需求
——生长”教学模式探究*——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幸福教育理念的践行
● 丰向日 孙希雯
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指针,创设了“需求——生长”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致力于学生自主、个性、创造性的生长,主要包括自学测查、激疑探需,合作探究、互动生成,展示分享、评价反馈,内化积淀、拓展提升四个环节。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观察与研究。
幸福教育;教学模式;需求;生长
一所优质学校一定是有特色、有个性的学校。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仅仅是开展一些艺体活动,而是在长期办学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教育理解在学校各个方面的全方位体现。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建校于1952年,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学校品质。2008年,顾明远先生到学校考察,题写了“享受学习的幸福”。学校以“幸福教育”为理念,致力于幸福学校的创设。作为教学活动简约化、结构化表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学理念的外化。河西区中心小学基于对幸福课堂的理解,创立了“需求——生长”教学模式。
一、幸福教育与幸福课堂
幸福是一种需求满足、生命成长的内心体验。当一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目标得以实现、潜能不断开发、价值得以体现、生命得到尊重与认同时,所获得的幸福感最强。幸福教育在于唤起学生求知、情感、审美、运动、交往等多种需求,满足需求,激起新的需求,再不断满足的过程。在需求的更替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掘,生命不断成长。生长是幸福教育的归宿与形态,它既是教育的结果,也体现于教育的过程。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取得最大的成长变化,而且这种成长变化能够为其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基。需求是幸福教育的基点与主线,教育就是从学生需求出发,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关注需求、满足需求,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基于对幸福教育的理解,河西区中心小学的办学思想是“创愉快和谐氛围,优化学习环境;树全面育人观念,培养学生成才”。办学口号是“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以幸福教育理念支持的幸福课堂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基于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学习需求包含四层意思:一是对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掌握多少、兴趣如何,具有什么样的学习基础、学习经验,即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二是对于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想探究什么、获取什么,即学生的想知;三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靠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和同伴合作又能解决哪些,即学生的能知;四是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学习状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内心感受等状况如何。对学生需求的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限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给学生需要的帮助。
幸福课堂学习的内容一定是学生的未知,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着眼于学生的需知与想知,带领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不喜欢到喜欢。学生只有学习自己不知道、想知道的东西,通过努力能够学会的东西,学习才会有效率、有乐趣,学习才是幸福的。
(二)以学生生长为归宿
实现学生生长是课堂教学的责任。一个人通过劳动回报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追求高效,充分让学生体验求知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幸福课堂不仅努力于学生课堂的幸福,而且致力于学生终身的幸福。鉴于此,幸福课堂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是以学生学科能力、综合素养的养成为目标,实现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一体化教育。知识、技能是能力、素养形成的基础,但它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只有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各种能力,知识、技能的学习才能避免机械重复、反复操练,才能更有意义和价值;只有不忽视知识、技能这个基础,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才不会把课堂变成各种肤浅和不着边际的活动场所,才不至于将素质教育表面化、形式化。[1]
幸福课堂是有效、有趣的课堂。有效包括三方面:效果、效率、效益。效果是指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有所得,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一定要当堂清。效率是指课堂要实现大容量、快节奏,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效益是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能取得高分,而且在未来的生活中,生命会更好地绽放。有趣是指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有趣与有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三)教师引导、自主建构
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个人力量发挥越大、个体存在得到越充分体现,幸福感就越强。幸福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置能让学生探索新知、充分发展的学习活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口的状态中,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实践获得新知。幸福课堂要满足学生认知方式需求,人更喜欢靠自己力量解决问题,所以自主应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引导,包括目标诱导、过程疏导和评价指导。[2]教师应该点拨重难点,释疑易混点,提炼精要点。当学生疑惑不解时,给予启迪;当学生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情感凝固时,给予激活;当学生思维紊乱时,给予梳理;当学生思路阻隔时,给予引导。[3]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更明确、更有方向,通向目标的路径更顺畅,更易掌握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规律,体验学习的乐趣与进步的喜悦。幸福课堂是师生高度融合、共同创造的空间。
(四)民主安全、互动分享
幸福课堂是民主、平等的课堂,学生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每个学生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间、师生间相互尊重、彼此宽容。幸福课堂是开放、互动的课堂,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求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方法。学生在互动分享中,情感的闸门不断被开启,智慧的火花不断被点燃,每个人的情感与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灵感与创造的火花,收获探究发现的启迪和知识共生的智慧生成。人的幸福离不开他人的尊重、认可,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课堂互动和谐、分享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生长的沃土。
(五)展现自我、激励评价
幸福课堂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收获。课堂展示既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学习效能感;又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疏忽点,为老师的反馈、矫正、提升奠定基础。课堂展示是学生幸福之源与发展之力。幸福课堂是学生个性绽放的地方,不同天赋、气质的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课堂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挥棒,是课堂幸福感的催化剂,是建构幸福课堂的助推器。课堂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课堂评价的归宿。课堂评价要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不用统一的 “模子”来评判学生。课堂评价要善待生命的自主,把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主要的评价尺度。[3]课堂评价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教师要敏锐发现学生劳动所取得的点滴进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当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关注、肯定、认可时,他们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会不断探索,追求完美。
二、“需求——生长”教学模式主要环节
幸福课堂是以学生需求为主线,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创造性成长的和谐、愉悦、生成的课堂。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
(一)自学测查、激疑探需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明确目标、目标能否引起学生学习欲望有关。本环节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了解、激起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找准目标、明确目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已经基于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对教材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需要一系列的知识、能力、情感为基础,作为基础的知识、能力、情感有些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有些是学生自主能够解决的,有些即使学生解决不了,但通过自主地探索思考,可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了解、激起学生学习需求有几种方式:一是检查梳理学生的预习成果。预习前教师要提出预习的要求,做好预习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任务的布置不能简单笼统,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定较详细的导学案、导学题。二是课堂上自学,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题等学习任务。这两种方式目的都是通过对自学的测查,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学生自学疑难的梳理可以通过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三是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问题,通过对学生问题的梳理,确定核心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方式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想知,将教学目标即需知转化为学生的想知。这一环节体现先学后教的思想,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因需而学。将学生的需求、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学生会带着渴求新知的愿望进入课堂,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期待会让他们专注于学习,以更主动的精神投入课堂。
(二)合作探究、互动生成
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点后,还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只不过由之前的独立学习转向合作、互动学习。这里的生成指的是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利用学习资源,主动探索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生成性课堂不是教师讲解,也不是教师问学生答,而是师生共创型课堂,同伴在合作中被当做资源、当作共同求知的伙伴、共同分享的朋友。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足于学生的合作互动合理分组。需求生长教学模式采取可变式分组,学生活动的固定小组一般由四人组成,四人小组两人一对,一对学生相互讨论后,与另一对再讨论。四人小组两两结合形成八人大组,需要组与组交流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时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内个体间的相互积极影响和各小组间实力的均衡。二是明确合作任务、确定合作方式。合作任务是学生无法独立进行,需要成员相互依赖完成的工作。合作任务可以是需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需一起配合进行的活动;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一组问题。各组的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每个小组一个任务或两个小组一个任务。因合作的任务不同,合作的方式有三种类型:互配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比如英语的对话、语文的角色朗读;生成型——相互碰撞形成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比如语文阅读感悟后的交流,数学各自解题后的研讨;合力型——需要每个学生献计献策、相互启发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或者需要每个学生分担不同工作才能完成任务,比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科学实验的进行。三是形成合作的规则。欲使合作顺畅、高效,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让每个学生受益,就必须形成合作的规则。比如组内如何分工、不同任务如何合作进行、怎么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并提高参与度、合作的时间与程序等等。在各小组合作互动时,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学习,充分了解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情况,为下一环节的反馈评价奠定基础。教师也要适时加入小组互动,从方法与合作的效率方面给学生适时指导。
(三)展示分享、评价反馈
依据合作任务的不同,每个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也可以由几个人合作来完成。展示的方式可以利用书写、口头表达、行为等多种手段。该环节的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串联、反馈、指导与示范下,小组与小组相互倾听、交响共鸣,寻求任务解决的最佳思路,激发碰撞产生更好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进行对教师有以下要求:一是小组展示时,不只关注问题的结论,更要引导小组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运用的方法,思想产生的触发点,让学生充分曝光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二是要把各个小组的展示串联起来。当一个小组展示时,要创造宁静的倾听氛围,班级成员都能够侧耳倾听,充分体味、分享、评议该小组的观点、思路、方法。各个小组都能从其他小组中汲取智慧,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组展示的比较和鉴别,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养成问题解决后的反思习惯。三是当发现学生所展示的内容有问题、不够深入时,要作适时的示范、指导,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方法的导引。
(四)内化积淀、拓展提升
通过学生个体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分享碰撞,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困惑处、模糊点,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对此作重点的讲解,疏通学生思维的障碍,为学生学习困难的扫除提供最有效的支持。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解决、相互研讨中形成的思想、方法、知识、能力、情感、习惯等,帮助学生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图谱,完善认知结构,建立整体性的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达标性的测试,以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强化巩固,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内化;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实施“需求——生长”教学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一)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需求——生长”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是教师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的中心是“学”而非 “教”,“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学只有在引起“学”的情况下才发生,“学”没有发生教学也就不存在。而“学”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才能实现。教学实践证明,除部分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外,包括程序性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教”不出来的。程序性知识与技能必须经由学生的科学操练方能获得,情感与态度必须经由学生的体验内化方能形成。[4]因而,教学必须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5]“学”是教学的起点亦是终点,是教学的动因亦是目的。[4]“教”始终要指向于“学”、服务于“学”,“教”又要基于“学”,依据学生的“学”来进行。
(二)重视对“学”的观察与研究
“需求——生长”教学模式能否真正以“学”为中心,与教师所积累的学生“学”的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学”的知识不只是学生思维、情感、注意等关于学生基本特征的知识,更主要是指与具体学习内容相关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群学生的学习知识。这种知识主要包括学生对具体的、特定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意愿、理解程度、理解的难点、可能的错误理解以及学生理解的思维特点、方式方法等。此种知识的习得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学”的观察与研究。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行为、情绪、表情等细节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意愿、掌握情况;从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答案中,发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认知方式;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发现学生理解的视角、思维的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品,包括作业、试卷等,从中发现学生对某种知识、某个问题理解的难点与差异,还要注意从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学”的状况。[6]只有教师不断地通过实践积累学生“学”的知识,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学时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三)备课重点是确定教学“起点”与“终点”
“需求——生长”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重点要确定教学“起点”与“终点”。所谓教学的“终点”指的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也就是教学结束时,要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学习经验。教学“终点”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地,明确的“终点”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能让“学”的活动更有组织、有结构。“终点”确定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模式的展开,如果“终点”是学生根本不存在的需求,模式很难切实展开。教学“起点”指的是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只有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教学中才能实现良好地师生、生生互动,教师才能适时地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教学资源、恰当地给学生合适的指导、反馈。
[1]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3):47-50.
[2]贺诚.“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9(8):75-77.
[3]吴采.幸福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课程教学研究,2012(6):72-77.
[4]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3(3):24-29.
[5]张俊超.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04-109.
[6]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1.
(责任编辑:曾庆伟)
*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十二五综投”教改项目“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教学设计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02-0401)研究成果。
丰向日/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孙希雯/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