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

2014-03-28房汝敏关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期
关键词:例数哮喘发作

房汝敏 关丽丽 李 云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焦作 454000)

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

房汝敏 关丽丽 李 云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病情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确诊为哮喘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哮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每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追踪记录患儿情况。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未给予指导。比较两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例数、因哮喘发作急诊/住院例数。结果 干预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例数、因哮喘发作急诊/住院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数,可提升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护理干预;儿童;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由于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影响,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第三次中国哮喘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 %[1],与以往数据相比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显著提升趋势[2,3]。大陆29个城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调查显示近12个月内66.0 %患儿有过哮喘发作[4]。该病反复发作和需要长期治疗的特点,对于该病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中关注的问题。本文仅就护理干预能否减少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数及因急性发作急诊/住院例数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作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患者55例和对照组55例。干预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4~16岁,平均年龄(8.2±2.9)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在5~16,平均年龄(8.5±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生活环境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2.1 饮食护理

由于部分哮喘患者可因不适当的饮食而激发或加重哮喘,因此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进而有选择地避免接触。告知患儿家长患儿日常饮食应清淡、易于消化,不宜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

1.2.2 居室安排

告知患儿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没有刺激性气味、无香烟烟雾。对于已通过过敏原点刺或血清学检测确定的阳性过敏原,告知家属针对具体阳性过敏原安排患儿居室。尘螨过敏患儿室内物品应简单、不铺地毯、无毛绒玩具,避免使用陈旧被褥及羽绒、丝织品,寝具最好能洗能晾晒。霉菌过敏患儿居室不放花草,不养鱼,浴室通风,避免发霉物品。宠物过敏患儿加重尽量不养宠物。花粉过敏患儿在花粉季节,晴天减少户外活动,居家紧闭门窗。蟑螂过敏患儿保持室内清洁。

1.2.3 体育活动

告知家长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要休息,避免体育活动,以防止病情加重。在病情得到控制后,要鼓励患儿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患儿体质,如游泳、篮球、跑步等均可。

1.2.4 日常监测

鼓励并指导患儿在家中坚持每日定时测量峰流速值(PEF),监测病情变化,并记录哮喘日记。

1.2.5 用药指导

教会患儿及其家长各种长期用药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了解患儿目前用药的主要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2.6 病情控制

指导患儿家长发现和避免诱发因素(如过敏、呼吸道感染、运动、气候变化等),将有助于哮喘症状的控制。指导患儿家长识别和注意哮喘发作先兆(如接触变应原后有无鼻痒、打喷嚏、流涕、干咳等症状,运动后有无咳嗽、气促,夜间和晨起有无胸闷等),一旦出现先兆应及时按照自我管理方案用药,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1.2.7 心理护理

由于哮喘患儿的疾病发展与其情绪状态密切相关[5],因此对哮喘患儿不仅要进行躯体治疗和生活护理,还应当针对其精神因素、情绪异常进行心理治疗。年长患儿要帮助患儿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消除紧张和焦虑。通过暗示、说服、解释等让患者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对幼儿,家庭成员应避免对患儿的厌烦,但也不能过分宠溺,以免产生依赖心理。

1.3 观察指标

随访一年记录过去12个月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出院后1年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数及因急性发作急诊/住院例数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满意度比较

表1 出院后1年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数及因急性发作急诊/住院例数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满意度比较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发作次数以至控制哮喘发作,保持最佳的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门诊和住院诊疗的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哮喘的防治工作也不只是处理急性发作患者,而是应该包括患者的管理教育、建立长期治疗计划以及个体化自我管理方案等。徐东等[6]的研究也表明对哮喘患者的哮喘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护理人员参与哮喘患者的教育、用药指导、患者资料管理、追踪和随访等工作,可以显著提高哮喘的防治水平。在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家长的长期接触中,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312.

[2]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全国90万0-14岁儿童中支气管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增刊):64-68.

[3]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23-127.

[4] 中国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调查项目组.中国大陆29个城市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2): 90-95.

[5] 李锦燕,张丽萍.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3-335.

[6] 徐东,温娟.哮喘教育在哮喘患者中的初步应用与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6(1):44-46.

R473.72

:B

:1671-8194(2014)02-0222-02

猜你喜欢

例数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