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014-03-27孙玉英
孙玉英
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而环境描写又是小说三要素之一,通过对一些作品的阅读,更深刻地体会到,任何一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作者所描写的环境总要赋予它一定的作用。所以,弄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众多作品的赏读,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做一阐述。
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来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鲁迅先生在他的《药》中就非常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小说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睡着和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几只狗……一只也没有叫”景物是这样的低调的阴暗,一方面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为夏瑜的牺牲制造了沉寂肃杀的气氛。又如,华老栓出发买“药”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和买药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的描写,则用环境来烘托华老栓的心理活动:精神兴奋和对儿子命运充满信心,从而突出华老栓的愚昧。
二、介绍故事的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家都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暗示社会环境。
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大柜台,柜台里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
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具体的人文特点。
三、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所以,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环境,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的开头是警官奥楚蔑洛夫走过的市场“四周里一片沉靜,广场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只有寥寥几笔就真实地再现了沙皇统治社会的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色。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就活动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这样环境是产生迎合现实、阿谀奉承的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土壤,充分展示巡官的性格:欺下媚上,见风使舵。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物的身份、性格。鲁迅《祝福》一文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分明,极分明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对联已经脱落,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整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智取生辰纲》中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故事中的许多情节,都被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因为“热似火”,所以众军汉肩挑重担,苦热耐熬,一路上惆怅不已。因为天热,所以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为“热不可挡”,所以行黄泥岗,见到松林,便要歇凉,杨志与下属的冲突也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天热,所以口渴难耐,见到酒就要喝,最后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为天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争先喝酒也毫无破绽。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孙犁的《荷花淀》中,当水生嫂他们被追赶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正是因为荷花淀荷花密,敌人追赶他们时,她们才往那里跑,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水生他们才会在那打伏击并获得成功,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她们和他们才会在那儿不期而遇。这段文字把本来不太相干的情节巧妙而自然地逢合在一起,起到了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总之,小说中环境描写风姿各异,其作用也绝非以上几个方面所能言尽。成功的环境描写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我们读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不可能只停留在文章表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充分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内容,感受和领悟艺术之美,并把环境描写运用到写作之中,这样我们的文章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郭峰.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J].课外语文,2013(1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