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读写结合

2014-03-27刘明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刘明

摘 要:整合教材,科学规划,读写结合,以知识为引导,以训练抓落实,结合学情,多样有效地评价。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在新课改高效课堂理论的指导下,教者对必修教材中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部分内容做了重新组合,以构建写作教学高效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以阅读教学为主线,以阅读指导促进写作,再结合“表达交流”进行写作指导。以读促写,以写固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一、以构建科学周密的整体规划为保障

1.以阅读为主线,整合写作单元。教材整合有必要性。例如,必修一写作第二单元是“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但是必修一阅读鉴赏四个单元分别是:现代诗歌,古代叙事散文,记叙散文,新闻、报告文学。写作的第二单元教学与阅读单元没有联系,读写存在脱节现象。必修二第一单元阅读鉴赏是写景状物散文,所以把必修一的第二单元教学安排到学习必修二第一单元后进行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原则出发,以阅读为主线,把写作单元的教学训练做科学周密的安排。以下以必修一读写结合具体安排为例说明。

必修一第一单元阅读是“现代新诗”,对应的写作训练是必修一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和必修二“学习抒情”。必修一第二、第三单元阅读是写人记事的名篇,对应的写作训练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其中《鸿门宴》一文叙事波澜起伏,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的鲜明个性都是生动鲜活的写作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阅读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对应的是写人和写事的写作训练内容,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取材去写人和记事,同时体现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文体特点。

2.以训练为主体,以活动促落实。写作能力的获得必须依靠科学系统有效的训练。有效性的训练要充分体现训练对象的自觉参与。学生往往被精彩的课文所吸引,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但让自己拿起笔写作时却颇费心思,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写作兴趣低下,能力不高,恶性循环。如果再一味地就写作训练写作,恐怕事倍功半。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模式就是针对此种弊端。在训练时先把学生带入阅读的境界,以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并且有可操作性的例子和写作指导。其次,尽量贴近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写作活动。第三,变应试写作为生活写作,当然,生活写作是有不同层次的,绝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层面,还有人生价值和生命体验等更高层次的内容。所谓活动型写作,即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写作命题为核心,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写作理论,最终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二、以提炼丰富深刻的写作知识为指导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便从阅读实践中总结了较为完整的写作知识。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襯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沐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

这些写作知识是学生经过阅读体验后总结归纳的知识,是真正意义上领会的知识,学生体验深刻。如果再经过写作实践的运用提高,这些知识必将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载体

1.写作手段多样。读写结合常用的手段有仿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仿写:(1)仿内容。这种仿写可以开阔学生的选材思路,使学生在写作时有人有物,有话可写。(2)仿方法。这种模仿是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补写: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1)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2)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3)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

(4)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续写: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延伸故事的情节。续写有利于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未穷,留有余地,让人回味无穷,是进行练笔的好素材。改写:(1)创意境改写;(2)变角色改写。

2.活动安排多样。通常有口头作文、仿句练习、片段训练、随文练笔、读后感、读书笔记、正式作文等。口头作文、仿句练习、片段训练适宜在课内进行,侧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其他几种适宜课后进行,侧重写作技巧的训练掌握,整体能力的提高。

3.评价方式多样。(1)教师随堂点评,及时灵活,针对性强。(2)注重自改。由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所以自改能力的培养,更显出它的必要性。(3)充分发挥学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大胆给他们压担子,教给他们评价文章的方法,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4)每次正式作文,都印发面向全体学生的优秀作文并写好恰当的评语,坚持不断,并择优推荐校报,以培优树模。(5)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互动评论。鼓励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博客等。

参考文献:

胡明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学生之友:下,2010(05).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