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4-03-27黄黎芹
黄黎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熏陶。”本文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针对歌唱教学中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分析论述,为音乐课合唱教学提供经验与方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与艺术团合唱队训练不同的是,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普及性合唱教学和训练。由于以班级为单位,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比合唱队的训练意义更深远。课堂合唱教学往往被一些老师直接忽视掉,他们认为合唱歌曲要求高、难度大,教学上麻烦,所以,经常直接将合唱作品省略为单声部的齐唱,普及性合唱教学的偏失情况大面积存在。
目前,厦门市中学音乐课程采用的是苏教版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2011年新版初中音乐教材加进不少二声部歌曲的教学,这就需要探索一整套如何完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方
法。2014年1月,我和几位老师到福建省教育学院培训,收益最大的是听了北京市音乐教研员梁洪来老师的讲座,主要是介绍柯达伊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合理借鉴柯达伊教育教学体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准确歌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合作能力,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在歌唱教学中面临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这两个方面都和听觉感受力、创造性地运用、音乐分析不可分割,他们应该完美地统一于对音乐的表现和理解之中。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合唱兴趣,掌握合唱技能,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值得音乐教师深入研究和实践。多年来,我十分关注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寻求扎实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合唱水平,使学生认识理解合唱、喜欢参与合唱。以下针对节奏感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准确地歌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节奏绝不僅仅是一种数字关系,它充满了活力、情感和意义,所有的节奏都需要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肌肉反应来感知,节奏感知完全依赖于运动。节奏感不仅是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节奏感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节拍和节奏。
2.配合固定节奏型的多声部练习。
3.休止拍节奏。
4.节奏卡农。
5.丰富节奏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准确歌唱的培养
即对歌曲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和控制声音的能力。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基本上不使用钢琴教唱歌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不应该使钢琴成为离不开的拐杖,学生会变得习惯于依赖琴的帮助,而不能充分地感受风格,不利于学会自我调整、准确歌唱和听觉的发展。不采用钢琴教学生歌唱,可以便于让教师走近学生,准确地判断学生歌唱中的问题。人声在表现音高、音色、强弱和表情方面是受自己个人控制的。准确歌唱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息训练生活化、发声练习形象化、歌曲处理人性化。
2.培养学生建立敏锐的和声听觉。
3.运用卡农形式进行声部创编。
4.通过不同反向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准确表现音乐要素的能力。
5.通过借鉴科达伊教学体系中变化音的唱名法帮助准确歌唱。
6.利用器乐辅助歌唱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歌曲二声部的训练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分声部进行伴奏时,每个声部都完成得非常好。可是,当学生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时却乱了,老师帮助哪个声部,哪个声部才能成功地唱下来,老师不能同时帮两个声部,甚至到了同一个音时还能唱出两个音高。因此,分析作品尤为重要。二声部合唱曲大致可分为4类:轮唱型、填充型、平行三度型、复调型。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引导很关键!钢琴离学生有些距离,教师在弹伴奏时无法及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一些学生破坏纪律迫使教师停止弹奏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学生音准、节奏教学中的困难,主要不是来自于学生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的认识和行动。只要坚持每节课有一点点相关训练,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会使我们惊讶。学生的进步也会使教师感觉到自身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周晓艺.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