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新探①
2014-03-25林候杨万红
林候 杨万红
(1.厦门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2.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科学系,福建 厦门 361100)
当前,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暖心-动情-入脑式教育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该模式以“做精、做细、做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以关心、帮助、服务学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暖心-动情-入脑式教育模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暖心: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所谓暖心,就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付出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温暖受教育者的心灵,从而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杜甫《春夜喜雨》诗有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做大学生思想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像春雨滋润万物一样,和风喜雨,恰到好处,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以与学生达成无障碍交流。[1]具体而言,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校正工作准星,主动降低身段,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使其成为学生面临困惑或身处困境时,其寻求帮助的第一人选。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敞开心扉,吐露真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才能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真情温暖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暖心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心理学上,尊重的核心和本质含义就是接纳。[2](P53)所谓接纳,指既接纳学生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既接纳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同的一面,也要接纳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不同的一面。简而言之,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看待,接纳学生的一切。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氛围。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暖心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学生内心,体验他们的情感与思维,鼓励并促进其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动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所谓动情,就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引发受教育者的相关思考,调动受教育者接受相关教育的激情。王守仁曾经把教育比作“时雨春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由此可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感情,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同情理解与关怀,就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多一点人情味。这种人情味,不是违背原则迎合低级趣味的温情,也不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私情,而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和大学生心理特质需求的真正的人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唤起大学生乐于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
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情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体贴学生。比如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记住每位学生的生日,在其生日那天,给他们发一条短信,寄一张电子贺卡,以使远离家乡、父母的学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情祝福;当学生生病住院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前往探望,以使躺在病床上倍感孤独与寂寞的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情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理解学生。行为学表明:人的理想和爱好是有层次性的。[3]沟通交流只有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减少心灵的隔阂,进而达至心灵相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调动学生的激情,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三、入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所谓入脑,就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使理想信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头脑,并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思想的一部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在源头上下工夫。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入也只有进入学生的头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达成其教育目的。[4]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正是由于其过度强调理论灌输,甚至理论轰炸,致使其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因而其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理论教育的艺术性,如可用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姿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多维度、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及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挖掘并积极关注学生身上的优点,以激发学生改变自我的内在动力。例如,对于因种种违规而受处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其施以积极关注,以使其早日摆脱受处分的心理阴影,增强学习信心,并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改过自新。为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榜样靠拢,让追求上进、不断进取的信念,深入学生大脑,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持续行动,以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
暖心、动情、入脑一脉相承,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运用暖心—动情—入脑这一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正福.情感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王龙华.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动情[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刘运才.思想政治工作“入脑”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