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字》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2014-03-25雷难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红字梅斯代尔

雷难

(长江大学 一年级工作部,湖北 荆州 434025)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的代表作。小说以发生在17世纪清教盛行的新英格兰的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对四个主要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矛盾的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霍桑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寓意深远的象征手法,用红字“A”把四个主要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在赋予故事情节神秘色彩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无限的想象空间[1]。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之一,它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从而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2]象征并不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简单加工,而是写作中一种构思技巧的体现,通过这种含蓄、隐晦、寓意深远的写作技巧来表达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这部小说中,霍桑用充满象征意义的精彩描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与想象、现实与幻想的结合,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一、黑、灰、白色在《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不惜笔墨多次在文中进行了不同色彩的描写。这些对色彩的着重描述和勾画加深了读者对故事背景的理解,揭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鲜活而生动、跃然纸上。

在描写镇上的居民和官员时,作者偏向于用黑、灰两色来进行渲染。如“一群蓄着胡须、身穿暗色衣服、头戴灰色尖顶帽子的男人”,“他帽子上插着一根黑色的羽毛,大氅上绣着花边,里面穿着黑色丝绒的紧身衣”,“男人们严峻而灰暗的额头”,“老妇人铁青的脸色”,“看上去像黑幽幽的木刻的肖像”[3],等等。在文化意义层面上,黑、灰两色比喻冷酷、阴暗、黑暗、邪恶和死亡等,而在这部作品中,这些令人窒息的阴暗的色彩正是那个清教盛行年代的主色调,透过这阴暗的色彩,读者可以感受到镇上人们的无知、愚昧和冷漠,官员的丑恶、无情和残忍以及整个社会的腐朽和黑暗。除了黑、灰两色的运用,作者在描写丁梅斯代尔牧师时加入了白色,如“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额头白皙、高耸而严峻,眼睛呈褐色,大而略显忧伤”,“人们看见他的面颊越来越苍白,越来越消瘦”[3]等。白色本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正直、诚实、高尚、纯洁、合法、有教养或无恶意等。小说中的白色暗示读者,牧师因其本性的懦弱,最终将成为这个清教社会的受害者,但他内心的挣扎与煎熬恰好表明,他本性是正直而诚实的,他在一步步剖析自己的内心和灵魂。

除了运用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人物进行描写以传递某种象征意义之外,作者也独具匠心地运用色彩的对比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画面。以男女主人翁和刑台为例:海丝特第一次被押上刑台示众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此时的色彩是明亮的、光明的;丁梅斯代尔隐瞒罪恶,在漆黑的夜晚走上刑台,独自忏悔,此时的色彩是黑暗的、沉重的;而在小说结尾处,丁梅斯代尔再一次走上刑台,勇敢地公开承认罪责时,已然是白天,这时的色彩从黑暗变成了明亮。[4]这几处明暗颜色的描写看似简单,但其象征意义却丰富无比。白天象征着光明,光明可以暴露丑恶的灵魂,揭示人性的罪恶;而黑夜则象征着黑暗,黑暗可以掩藏罪恶,但黑夜总会过去,光明终将来临,那时罪恶只能暴露而无法掩盖。同时,此处的黑夜还象征着当时那个充满束缚与不平等的社会,清教主义、历史重负以及邪恶势力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黑暗无边的屋子,毁掉了人们的生活。通过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作者成功地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而这两者又同时在主人翁的身上有所体现,最终人性的思想升华象征着对黑暗的否定,从而揭示了主题。对色彩恰到好处的描写和把握巧妙地反映了作者丰富的内心和独到的认识,同时也折射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艺术效果。

二、红色在《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除了黑、灰、白色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外,最引人注目的红色更是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可以说,红色是这部作品的主色调,它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揭示了主要人物不同的心路历程和性格特点,对于故事背景的创设、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作品悲剧色彩的营造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一,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与火的颜色,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象征着热烈的爱和蓬勃的生命。在基督教的文化传统里,红色是耶稣及其追随者流淌的殉道之血,代表着基督教精神的净化和永恒的惩罚。其二,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对水性杨花的女人的服饰描写从未离开过红色,《启示录》里的大淫妇总是穿着朱红色的衣服,异教徒的偶像也通常被勾画成红色,因此红色又是地狱的颜色,是魔鬼的颜色,它象征着激情和欲望、冲动和耻辱、愤怒和仇恨。[5]

(一)红色的积极意义在主人翁身上的体现

毫无疑问,红色是海丝特的主色。这部作品中的红色首先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而又热烈的爱情。女主人翁海丝特“身材颀长,体态优美绝伦”,“秀发乌黑浓密”,“皮肤滋润,五官端正,在清秀的眉宇间还有一双深邃的黑眼睛”。曾就读于英国名牌大学的青年才俊丁梅斯代尔,“有着极高的天赋和学术造诣”,“他精神清新盎然,思想如朝露般晶莹剔透”,“他的话如同天使的声音一样感人肺腑”,“他那雄辩的口才和宗教的热情早已预示了他将蜚声教坛”。海丝特在与齐灵渥斯失散的日子里和牧师丁梅斯代尔产生了浓厚的爱情并孕育了他们爱情的结晶——珠儿。他们之间的爱是真实的、纯洁的,是真情的表露和人性的自然流露,但同时也是为道德和清教主义所不能容忍和饶恕的。海丝特深爱着丁梅斯代尔,为了保护爱人的名誉,她义无反顾地独担罪名,承受着法律和道德等多重压力的拷问,而支撑海丝特渡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正是她对丁梅斯代尔那深深的、无私的爱。是爱让海斯特变得坚强能干,她多行善事来减轻爱人和自己的罪恶,她努力将爱人从前夫的折磨中解救出来,最终也还是因为爱,海丝特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其思想和灵魂得到了升华。

再来谈谈海丝特胸前佩戴的那个鲜红的字母“A”,很明显,这抹红色是耻辱和罪恶的象征,因为这个红字,海丝特不与人交往,甚至不敢和人对视,人们瞧不起她,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觉得她是个污秽的女人,年轻的姑娘们看见这个红字居然会脸红,唯恐自己的“女贞因这刹那一瞥就此受到某种玷污”。显然,她所犯下的罪行是清教徒们所无法容忍的。后来,海丝特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镇上的人们而不求任何回报,“只要有机会施恩于人,她比谁都更乐意拿出她微薄的收入予以满足”,渐渐地,她赢得了人们的好感、理解和尊重,她胸前那抹红色所代表的耻辱和罪恶已慢慢被她的善心善行洗刷,那红色开始“闪着非凡的光辉”,那红色是“病室里的烛光”,那红色“超凡脱俗的光芒带来了温暖和安慰”。此时的红色,是纯洁的心灵,是阳光的颜色,它照亮了这黑暗的充满束缚的世界,也揭露了这病态世界里人们丑陋和软弱的一面。

在牧师丁梅斯代尔身上,红色是炼狱之火,这火让他痛苦不堪,时刻提醒他去弥补和洗涤自己的罪恶,并拷问自己的灵魂,但更多的,他身上的红色象征着忏悔和获得新生。丁梅斯代尔性格懦弱、缺乏勇气,不敢向众人揭示自己的罪恶,他的“红字”隐藏在内心深处。他内心的耻辱感远远超过了海丝特,他无时无刻不在谴责着自己的良心,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在刑台上忏悔自责,他在自己的职责上尽心尽力以弥补和洗刷自己的罪过,他本可以一直让这个红字深藏于心,但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他在众人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过,他在去世前获得了道德上的重生、灵魂的解脱和永恒的安宁。

(二)红色的消极意义在主人翁身上的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红色于海丝特来说,象征着冲动和鲁莽,而海丝特的冲动和鲁莽正是她悲剧生活的根源。在与齐灵渥斯的婚姻中,海丝特表现得极其不理智,一个年轻、漂亮、勇敢、热情,一个却衰老、丑陋、冷漠、极端,两个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结合在一起,预示着悲剧生活的开始。当海丝特与齐灵渥斯失散后,被冲动和欲望驱使的她义无反顾地与牧师产生了为常理所不容的爱情,这是她冲动和鲁莽的另一个表现,也正是这次的冲动和鲁莽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悲剧和痛苦。

在这几个人物里,红色的消极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海丝特的丈夫齐灵渥斯的身上。对于齐灵渥斯来说,红色象征着狡猾、仇恨和鲜血。齐灵渥斯痛恨海丝特的背叛,当他发现牧师丁梅斯代尔就是他所要找的那个罪人后,他便走上了万劫不复的复仇之路。齐灵渥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令人信赖的朋友,像吸血虫似的一步步接近牧师直至刺探他的灵魂深处,诱使牧师把内心的一切苦闷、痛苦、忏悔和谴责都对他和盘托出。他将牧师折磨得筋疲力尽,作为医生的他早已洞悉牧师的身体状况和早逝的征兆,但他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加速、加重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他本应成为悲剧的阻止者,却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齐灵沃斯罪孽深重,复仇的火焰和欲望燃烧着他,这个被仇恨所驱使的恶魔手上沾满了鲜血,但他最终也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他的全部体力和精力,似乎立刻丧失殆尽;以致他全然枯萎了,凋谢了,几乎从人们的视界里消失了,就像一颗连根拔起的野草在太阳底下晒蔫了。”

三、结语

在这部作品中,色彩始终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喻体,不同的色彩折射出作者对不同角色的道德评价和褒贬态度。这些独具特色的色彩描写和其象征意义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底蕴和内涵。此外,红色作为这部作品的主色,其含义丰富、寓意深刻,要想更好地理解小说及其内涵,一定要对这一主色进行透彻的分析,挖掘出其深层次的含义,更好地领略作品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3](美)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姚乃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4]陈素英.浅谈《红字》中的象征手法[J].福建外语,1997(4).

[5]曾燕波.《红字》象征意义的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3).

猜你喜欢

红字梅斯代尔
2020年5月2日,美国缅因号弹道导弹潜艇重返锡尔弗代尔战略服务区
柯克代尔洞穴之谜
歌剧《阿依达》的故事(三)
猫头鹰宝宝
智力跷跷板
斯托克代尔悖论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