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①

2014-08-22高岩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问卷

高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海外访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借助国外名校的国际化教育平台、优质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与独特的多元文化氛围,拓宽出访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其能更好地体验海外课堂。[1]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落实学校《〈学校“十二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分解方案》中,关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大力推进多元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从2012年起,着力强化了我校本科生短期国际交流工作。该工作的推行,促进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的进程。2012~2014年,学校先后派出近500名同学,赴韩国建国大学、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短期访学。据出访同学的反馈,以及随行带队老师的总结,各项目的组织和安排工作比较合理,学生海外访学收获颇丰。在与海外访学归来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我们发现,在同一时期甚至同一项目上,出访学生之间的收获,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把海外访学作为一种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教育方式的话,那么,在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种海外体验教育与学生的教育期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与海外访学的教育目标越接近,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反之,如果海外访学的教育目的与学生的教育期待不吻合,那么,对学生而言,海外访学就有可能是无意义的。

教育心理学对心理期待有如此定义:期待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所做出的接纳准备或渴望。在此基础上,有人认为,教育期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其所带来的情感价值观的渴望。学界有关学生教育期待的相关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次:其一,教学期待,指学生渴望掌握某一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心理期待;其二,发展期待,指学生渴望获得对其自身及未来发展相关知识指导和引导的心理期待;其三,情感交流期待,指学生渴望在人际交往、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确认等方面,获得必要的指导的心理期待。[2]我们如果在各种教育中,忽略了学生对教育的期待,那么,其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对在校本科生对出国访学活动的意愿和要求,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以从中了解大学生对海外访学活动的教育期待。

一、问卷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3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为了解学生的出国意愿,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本科在读期间,您是否考虑过出国访学或留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113名学生)都有出国访学或留学的意图,没有出国访学或留学意图的只有21名学生。由此可见,我校本科生整体出国访学或留学的愿望较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为了解学生对出国访学活动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有机会出国访学或留学,您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此题意在了解影响学生出国游学或留学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学生中,有32%的学生,在出国访学或留学前,考虑的是费用问题;有26%的学生,在出国访学或留学前,考虑的是对项目内容是否感兴趣;其余学生,在出国访学或留学前,依次考虑的则是所访问学校的知名度、前往国家的吸引力、筛选条件的严格度,等等。由此可见,有出国访学意愿的学生,对出国访学相关经费资助的期待值很高。这对学校相关制度的建设及其对学生的引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这种期待能否得到适当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将左右学生的最终决定。由此可见,学校应尽可能完善相关出国访学资助制度;与此同时,学校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申请所访问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奖学金。

为了解学生对短期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我们设计了部分问题,如“如果有机会出国访学或留学,您的理想国家是?(可多选)” 此题意在了解学生对外交流时对相关国家的选择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海外访学感兴趣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新加坡、其他、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统计数据显示,在受访学生中,有33%的学生向往去日本访学,有30%的学生向往去澳大利亚访学,有20%的学生向往去德国访学,有17%的学生则向往去其他国家(韩国、瑞士、西班牙,等)访学。由此可见,在出国访学、留学所选择的国家上,学生倾向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因此,学校对外交流部可以适当提高去英美国家访学的学生人数比例,并尽量开发去日本大学访学的相关项目,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学生针对“您希望通过参加访学或留学项目达到什么目的?(可多选)”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此题是多选题,意在反映学生参与海外访学或留学活动时的态度和目的。问卷结果显示,将参与此类活动作为学习和锻炼自身能力、积累经验的同学,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0%;其余同学参与此类活动时,或将其作为自己留学规划的一部分,或借此以交友和旅游;另有极少数同学,参与此类活动的目的不明确。这充分说明,我校学生对于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值较高。

为了解学生的发展期待,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您大学毕业后的大致方向为?”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学生中,有62%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出国留学,其余学生则希望能攻读硕士学位。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已将继续完成学业,作为其自身的发展期待。

二、相关思考与建议

随着学校海外访学宣传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去国外知名高校访学的机会。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值较高。大多数学生表示,虽然海外访学的时间较短,但海外访学能很好地锻炼自身能力,并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深造,积累丰富的经验。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足以说明,现阶段,做好短期海外访学工作,将更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其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本科生海外访学工作的组织者,学校在加强与国外高校联系合作的同时,应充分了解本校大学生的特点及其需求,了解他们对海外访学活动的需求与期待,并对其加以合理的引导。具体而言,学校对外交流部门,应在制度设计上,保证各海外访学项目,在其具体设计、实施等环节中,都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期待,并加大相关资金扶持力度,以使短期海外访学,能成为学生未来学习规划与人生发展的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淑芳,余立新.本科生国际交流的实践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2]高岩.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短期境外访学管理工作经验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猜你喜欢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生问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不寻常的“石头”——探访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问卷网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