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出土的胡人驯狮琥珀佩饰看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2014-03-21吕富华

关键词:西方文化影响

吕富华

摘 要: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一件胡人驯狮琥珀佩饰,无论从其所用材料——琥珀,还是与其类似的兼具胡人与狮子形象的出土物品来看,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胡人驯狮;西方文化;辽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15-03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一件胡人驯狮琥珀配饰(标本Y117),置于公主腹部。红色。略呈长方形。正面雕刻胡人驯狮。右面刻1胡人,头缠巾,袒胸,下着短裙,腰束长带垂于脚下。双手执驯狮棒;左面刻一狮子,驯伏状。两侧穿1孔。长8.4、宽6、厚3.4厘米[1]。该佩饰无论从其所用材料——琥珀,还是与其类似的兼具胡人与狮子形象的出土物品来看,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因素对辽文化的影响。

一、辽代琥珀及其所反应的西方文化因素

目前已发掘的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琥珀饰物,根据其用途可分为装饰品、实用装饰品、佛教用品、丧葬用品等,如建平张家营、硃碌科、新民巴图营子以及法库叶茂台等辽墓出土的大量琥珀装饰。其中巴图营子辽墓出土琥珀雕饰50多件;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卫国王墓还出土有琥珀璎珞;陈国公主墓出土大量的琥珀珠、精致的琥珀雕刻和装饰等约计千余件,其技艺之精、数量之巨,为以往辽墓中所未曾见。

辽代琥珀原料的来源,由于缺乏史料的记载,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辽宁当地所产,有学者认为是来自波罗的海。据《契丹国志》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洲、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镔铁兵器、斜合黑皮、褐黑丝、门得丝、怕里呵、褐里丝。”[2]但《契丹国志》提及的西域诸国及大食国等地都不产琥珀,这些地区也只是琥珀的中转站。美国琥珀专家CurtW. Beck教授曾对香港梦蝶轩所藏以及出土的三颗琥珀珠作过检测,发现其成份与波罗的海的琥珀非常接近[3],说明辽代的琥珀大部分应产自波罗的海地区,经西亚、中亚的商人转运至辽境。当然,辽代琥珀也可能有少量产自本土。这些琥珀饰物无论是在原料的成份上,还是在题材、纹饰上,都有西方文化的因素。这些琥珀饰物有可能是经中亚、西亚地区直接传入辽朝,也有可能是用进贡的原料由当地工匠雕刻而成,但后者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

琥珀入辽的路线,经许晓东综合考证,“欧洲波罗的海琥珀,至少可经三条路线,辗转进入辽境。波罗的海琥珀到达基辅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后,经大水路(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到达地中海沿岸,然后向东经黑海、里海,抵河中地区。由此可取道三条路线进入辽境。最北方的是所谓的‘皮毛之路:越阿尔泰山,取道辽之属国辖戛斯、斡朗改,东南至辽西北招讨司所在地镇州可敦城,再往南、往东至上京,乃至中京。其二,越葱岭,自噶什噶尔(Kashgar)沿古代绿洲丝路北线,即取道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龟兹、居延、高昌,至镇州可敦城,继而东南行至上京、中京。其三,越葱岭,取道疏勒、于阗、沙州、甘州、西京云内州(治今呼和浩特附近)、大同府(治今大同),奉圣州武定军(治今河北省逐鹿县)而抵中京、上京”[4]。

琥珀之所以能够通过上述3条路线顺利进入辽朝,与辽朝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相关。辽朝建立之后,辽太祖阿保机曾先后发动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臣服今内蒙古赤峰地区以西至河西走廊和阿尔泰山之间的民族,将辽的版图扩大至西域邻近地区,而西域地区恰好是辽与西方交流的中转站。西域诸国中的高昌回鹘与辽地理位置距离较近,且处于中西交通之要冲,“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里”[5]。由于高昌处于辽上京﹑中京至大食﹑波斯﹑喀喇汗王国的中间地带,故起到了中西方贸易中转的作用。由于高昌特殊的地理位置,辽在高昌设有榷务,以管理辽朝与西北地区的贸易,两者之间“亦有互市,其国主亲与北主评价”[6]。除高昌外,辽朝还在其西南靠近西夏的东胜州设置榷务,以处理中外商业往来事务。学者王日蔚曾做过统计,指出回鹘在辽朝以朝贡名义到辽上京的贸易使团达64次[7]。民间贸易更是频繁,以至“来易于辽者,道路襁属”[8]。为了管理回鹘商人,辽上京建有回鹘营,作为回鹘商人在上京时的居所[9]。辽圣宗时,在中京近畿亦建有回鹘城,供回鹘商人聚居[10]。可见,回鹘商人在辽朝受到优厚的待遇,辽朝政府对互市和商业贸易极为重视,并通过回鹘与中亚、西亚等国建立了贸易联系,如波斯、大食曾先后朝贡于辽,《辽史·太祖本纪下》载:天赞二年(923年)六月,“波斯国来贡”。天赞三年(924)九月,“大食国来贡”。这是关于波斯和大食同辽朝直接经济交往的明确记录。

这些出自西域和中亚、西亚的琥珀物品,证实了契丹族与邻近中亚、西亚等国相互交往的密切关系,出土的琥珀实物也为研究辽代契丹族与西亚中亚地区的交往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材料。

二、辽代出土的兼具胡人与狮子造型的物品及其所反应的西方文化因素

根据考古简报粗略统计,目前出土的兼具胡人与狮子造型的物品有:

1.胡人驯狮三彩暖盘:宁城县小刘杖子村辽墓出土:“暖盘为八角形,在八个侧面分别模压出八组内容相同的驯狮场面。在画面的右侧为一个作舞蹈状的雄狮,狮子站在长方形的平台上,前两足腾空而起,头高昂鬣毛披扬,狮尾随舞蹈上翻于背上,动感极强。在画面的左侧为一弹拨乐器的驯狮胡人,驯狮者头戴三角形尖顶帽,深目高鼻,身穿及膝短袍,腰系三角巾,足蹬尖头半启腰软靴,左腿呈跪状,右腿半蹲,双手持一圆箱长项胡琴,横置于下颌及肩部之间,右手弹拨,左手持项作奏乐舞蹈状,使整个画面形成了狮子根据驯狮者的乐曲和舞蹈节拍翩翩起舞的生动场面”[11]。

2.胡人骑狮瓷像:“内蒙古敖汉旗撤力巴乡喇嘛沟村出土。瓷像通高14.5、长9、宽4厘米。狮为雄狮,侧首立于一长方形底座上,张口伸舌,双目直视,颈挂一铃,背部有鞍鞯。上偏坐一胡人,半侧身。头戴花瓣状的卷沿帽,帽两侧系绳在领下打结。胡人突额,深目高鼻,大胡须,颈部戴围巾,手戴手套。双手抱一琵琶并作弹拨状,背负一壶。壶系白瓷略泛青,一侧呈弯弧状,外侧起棱。壶与狮腿部有黑斑点。胡人身着的长衣为淡红色釉,局部有细开片”[12]。

3.胡人驯狮铜像:赤峰市敖汉旗征集,合范铸成,一雄狮站立,细腰,扬首,胸部挂一铃,尾部立一戴三角帽的胡人似在驯狮,该狮具有西亚狮的特征。

4.庆州白塔胡人引狮图[13]:赤峰市北部辽庆州如来舍利塔,建于兴宗重熙年间,塔身浮雕有卷须深目隆准的西方胡人牵引狮子的形象。

5.狮子踏鼓起舞壁画:“绘于敖汉旗北三家一座辽代契丹人墓葬天井西壁。在画面下半部画一面圆大鼓,鼓边装饰红色围帷,打曲边摺,鼓面坐一雄狮,头脱落仅见一缕长鬛垂于身侧,下身为蹲坐状,下腿平伸,尾向左侧前卷,前腿一上一下作踢蹄击鼓状,和该画相对的东壁绘有一幅雄鸡踏鼓起舞图。一雄鸡站在鼓面之上双腿交替踢击鼓面起舞。在天井的南侧面壁绘两个汉人驯狮者,东边一人吹筚栗,头戴展角头,身穿浅蓝色宽袖袍,红色圆领,腰系红色带。左面一人双手持红色鼓槌击鼓,左槌扬起右槌击鼓面,头戴卷角幞头,身穿浅蓝色圆领宽袖袍,腰系黄色带。整个天井构成了一组完整的驯狮、鸡的画面,在驯兽者的鼓乐声中,狮和鸡各立于鼓面之上,按照音乐节拍击鼓起舞,三鼓交替奏鸣,使表演和奏乐融为一体”[14]。

古代中亚、西亚地区流行崇尚狮子的习俗,所谓“阿萨兰”,汉语意思即为狮子。在回鹘族称前冠以“阿萨兰”,显然是受社会习俗的影响。这种社会习俗,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入东方,在辽朝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狮子造型被广泛应用在金银器、瓷器、铜器、木器、马具与带饰、绘画与雕塑等诸多方面。从目前已知的兼具胡人与狮子造型的物品来看,狮子形象多与音乐、舞蹈密切相关。

从目前掌握的辽代西域胡人驯狮资料来看,胡人驯狮一般以一人一狮为主,辅以胡琴、琵琶等西域乐器作为驯狮工具,其表演形式表现为驯狮者一边舞蹈,一边弹奏乐器,同时引导狮子根据驯狮者的乐曲和舞蹈节拍表演各种舞蹈。此外,舞狮者还根据不同的表演场合设计狮子的表演动作,如引导狮子在高台表演各种高难动作,或者驯狮者站在或骑在狮子身上进行表演。这种融歌、舞、乐、杂技于一体的胡人驯狮表演,无论从其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典型的西域特色,显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

值得一提的是,胡人驯狮传入辽朝后,也逐渐本土化。如辽墓壁画中的驯狮,驯狮者不再是胡人而是着汉服的汉人,驯狮用的乐器也不再是西域乐器中常见的胡琴、琵琶,而是中国式的鼓,驯狮者不再手持乐器与狮子共舞,而是在表演场地外,用乐器配合狮子表演。如敖汉旗北三家的狮子踏鼓起舞壁画,将西域式驯狮所用的高台改造成中国式的双面大鼓,将驯鸡和驯狮表演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辽朝本土特色的驯狮表演。另外,在契丹社会,旗鼓是权力的象征,而用具有西方文化因素的狮子击鼓发令,是西方文化因素有机地融入契丹文化,并广泛应用于艺术造型的典型例证。

总之,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琥珀得以传入辽朝,同时颇具西方文化内涵的胡人及狮子形象也对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101.

〔2〕〔6〕叶隆礼.契丹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05,246.

〔3〕卡尔特·贝克,爱德斯·斯脱特.辽宁省琥珀料及辽代琥珀器.金翠流芳——梦蝶轩藏中国古代饰物.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9.

〔4〕许晓东.辽代琥珀来源的探讨.北方文物,1997,(3).

〔5〕[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11.

〔7〕王日蔚.契丹与回鹘关系考.杨家骆.辽史汇编(第9册).鼎文书局,1973-1974.

〔8〕〔9〕[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929,441.

〔10〕[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1737-1738.

〔11〕李逸友.昭乌达盟宁城县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文物,1961,(9).

〔12〕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发现胡人骑狮辽瓷像.北方文物,1988,(2).

〔13〕德新,张汉君,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文物,1994,(12).

〔14〕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北三家辽墓.考古,1984,(11).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西方文化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探究提升高中学术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