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9赵艳霞
赵艳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6)
角色扮演法在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艳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6)
分析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角色扮演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角色扮演法;药品营销心理学;药品营销专业
药品营销心理学是高职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且理论知识枯燥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营销心理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药品营销过程中分析消费者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进而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完成药品销售任务。但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达成药品营销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 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针对性不强
目前,高职消费心理学教材多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或精简版:编排上,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内容上,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忽视高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的教育特点。另外,很多高职院校药品营销心理学课程采用消费心理学教材,而后者主要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编写,与高职药品营销专业融合性不强,很难体现药品营销心理学的专业特点。
1.2 教师教学观念固化
药品营销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对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有心理学知识,又要有医药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药品营销实践经历。但大多数高职教师专业背景单一、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教学内容囿于课本、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脱节的现象,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情境的感受和训练,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将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药品营销过程中,从而产生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感觉。
1.3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多半采用传统的“粉笔或PPT+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存在所选案例过时、分析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真正效果。这均不利于培养和提高高职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4 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笔试这一方式。侧重理论考核,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无法科学、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药品营销心理学的真实学习效果,而且易出现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与高职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围绕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模块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其中角色扮演法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角色扮演法在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又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创设教学内容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在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作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突出操作性,讲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有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教师与学生深度投入、学生经验与模拟情境高度融合等特点[1]。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绪、态度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药品营销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学会换位思考,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
在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创设药店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营销或销售人员,处理一些消费心理学相关问题。应用角色扮演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实施程序,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前准备、角色扮演、总结评价。下面,以药品营销心理学中“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为例进行说明。
2.1 情景设置
应用角色扮演法的前提是教师设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场景。要尽量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典型的、真实的职业性问题设计情景,使学生对职业岗位内涵体会更深刻,产生职业认同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选择案例和情景。据此,在“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这一节,我们设计了不同消费群体到药店买药这一经典场景并在模拟药房进行。
2.2 角色扮演前准备
角色扮演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角色扮演法进行得越顺利,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师生共同对情景进行分析。通过讨论,明确角色扮演的内容和过程、各种角色的特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2)对角色进行分配。根据情景需要,我们设计了消费者(年轻人、中年人、老人、小孩)和药店营业员等角色,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3)角色扮演的筹备,包括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环境的布置,模拟的情景要尽可能接近实际,氛围的营造也尽量逼真,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激发其兴趣与创造力。
2.3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者根据自身的角色进入事先设定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过程中,只要符合设定的情景,允许即兴发挥,不必完全拘泥于既定情节。此外,教师和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表演,应尽可能对扮演者如何应用药品知识针对消费对象的特点销售药品进行考查。
2.4 总结评价
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要对本次角色扮演进行总结评价。首先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表演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时要根据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思考与结论
为保证角色扮演法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需注意4点:
(1)角色扮演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情景,指导学生研究案情、分析角色、模拟真实的环境;学生积极配合、把握角色的言行和态度,准备好台词,认真排练。否则角色扮演法容易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让学生反感,适得其反。
(2)角色扮演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如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可以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
(3)角色扮演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不能让个别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搭便车,要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
(4)角色扮演的评价要多元化。采用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除了角色的表演外,还要着眼于对表演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除了对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此外,为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还需配套使用高职教育特色的药品营销心理学教材,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等。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活动趣味性太强而干扰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过分投入表演而忽略了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在表演中过分突出自己;教师受个人立场的影响评价不够客观;实训室软硬件条件有待改善等。这需要教师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对细节问题进一步优化。
总之,在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现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田丽丽.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6):69-70.
[2]华洪珍.论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13.
G424.1
B
1671-1246(2014)03-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