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临床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和探索

2014-03-18张萍萍李晓峰黎雅婷黄春花陈壮桂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带教医学教育儿科

张萍萍,李晓峰,黎雅婷,潘 莉,黄春花,陈壮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临床实习的前提。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儿科学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儿科医师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儿科见习带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我们在逐步加大临床见习教学管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探索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旨在提高见习带教质量(主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现将我院儿科临床见习带教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儿科见习带教存在的问题

1.1 儿科患者的特殊性

儿科患者有其特殊性,患儿易哭闹,查体不合作,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目前大多数患儿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因太过溺爱孩子,再加上医患关系紧张,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工作。即使家长愿意配合,面对哭闹的患儿,经验不足的学生仍然不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全面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甚至有些检查无法进行,如肺部听诊、腹部触诊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这使得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厌烦情绪。

1.2 带教教师教学精力不足、放眼不放手

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教师均由临床医师兼任,近年来随着医疗工作改革以及医院发展,儿科人才紧缺,儿科临床医疗任务越来越重。由于教师既要带教又要承担临床工作,常常顾此失彼,精力不足便成为影响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1]。

此外,由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尤其是儿科更易发生医疗纠纷,带教教师为了减少医患矛盾,对学生放眼不放手,带教中重知识传授,学生只能在被动状态下听教师讲解,减少了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及接触患者的机会,缺乏思维空间及主动学习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机会,进而丧失见习兴趣,达不到临床见习目的,无法形成临床思维。

1.3 见习学生过多

由于医学院校扩招,医学生数量成倍增加,而临床教学资源没有相应扩充,大批见习生涌入医院,给科室带来极大压力。医院临床科室在承担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临床教师精力不足,影响了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1.4 见习病源不足,病种不全

虽然患儿数较前几年并未减少,但由于见习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再加上儿科疾病季节性较强(如腹泻秋季高发等),使得见习病种减少。此外,医保制度及医疗费用改革使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有教学意义的患儿不能按计划收住入院供临床教学之用,这些因素导致人均可享用的医疗教学资源相应减少,影响了儿科医学教育。

2 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2.1 PBL 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中的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构建知识体系[2],其于20 世纪在加拿大首先开展[3]。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学生自学的前提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或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填鸭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见习教学时首先给出患儿的症状,引导学生对症状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查体,再提供查体结果,根据症状和体征对问题提出假设,在提供信息,展开问题,重新判断假设、修正假设中引导学生完成疾病诊治,掌握疾病有关的知识[1]。实施PBL教学模式,教师由主讲者转变为引导者,向学生提出问题,最后总结和精讲相关研究进展和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4]。

2.2 多媒体教学模式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临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个很好的平台,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点之一。在儿科见习中,并不是每种常见病、多发病每一组的见习学生均能见到,即使是一些典型病例在经历数次床边教学之后,患儿家属也会拒绝“围观”、拒绝示教。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但可以声形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某些疾病的特点,而且可以反复利用,对一些罕见的典型病例(如腓骨肌萎缩症等)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挂图及课件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画面,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而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师生远程互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有选择地复习。

3 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由课堂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其成为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在医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见习带教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目前儿科医师紧缺的情况下,提高儿科见习教学质量,对培养未来的儿科医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总结多年临床带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主要针对五年制本科生)运用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即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3.1 教学过程

笔者自2011 年起,在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引入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收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首先,准备一个案例并确定该案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将学生分组,课前让学生采集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家族史,并进行详细记录,完善体格检查,完成病例书写。其次,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在课堂上根据案例联系相关知识,整理和分析已学过的内容,并根据给出的具体案例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逆向临床思维。再次,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寻找答案。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后,选派一位代表发言,带教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现场进行指导和点评,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

3.2 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带教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时间和范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点评学生发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此外,由于讨论的典型病例事先已发给学生,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时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时不足问题[5],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分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在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发言积极,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正如柯将琼等[6]在探讨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中指出的,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知的潜能,也教给了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良好的逆向思维。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而且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儿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培养未来的儿科医师奠定基础。

[1]孙海荣,张金彪,陆爱霞.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之浅见[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84-85.

[2]刘利群,毛安定,何平万,等.网络环境下PBL 教学法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329-1331.

[3]Norman G. Problem-based learning makes a difference. But why[J].CMAJ,2008,178(1):61-62.

[4]许春花.PBL 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4):5087.

[5]穆攀伟,王庭槐,曾龙驿,等.PBL 在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13-15.

[6]柯将琼,邵胜敏,林燕,等.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中的应用和探索[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2):140-141.

猜你喜欢

带教医学教育儿科
儿科专栏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