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高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8胡建明刘春霞陈云昭庞丽娟曹玉文
胡建明,李 玲,李 锋,赵 瑾,刘春霞,陈云昭,庞丽娟,邹 泓,曹玉文,齐 妍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者具备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护理管理能力,临床护理不再只是从属于医疗,简单的打针发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这种转变对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为护理专业学生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后续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的内容较多,病理学繁杂的概念和病理变化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其对病理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地位认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病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1]。这种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法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并对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作简单介绍。
1 PBL 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PBL 教学法在各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病理学教学中,哪些内容采用PBL教学法,需具体设计教学过程。病理学分为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一般教学按先讲总论后讲各论顺序进行。总论又称之为系统病理学,研究的是各种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共同规律,而各论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种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2]。由于PBL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学生对系统病理学知识有一定掌握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利用教科书、网络等进行相关疾病的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学生学习总论之后对各论内容采用PBL教学法。
1.2 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
病理学是以研究疾病形态学变化为主的学科,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因此,要根据护理专业教学目标,选择与理论知识结合较好的典型案例,导入课堂,提出问题。病例选择和问题设置要仔细斟酌,病例中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病理变化特征要能全面体现主要知识点,设置的问题既要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能理论联系实践,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病例讨论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6人,对病例和问题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例如,在讲述高血压章节时,选择病例:男性,60岁,以右侧肢体瘫痪、失语1小时为主诉入院,既往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促、视物模糊数十年病史。查体:血压180/120mmHg,右侧肢体瘫痪,右眼偏盲,失语;X线胸片:左心室增大;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大劳损;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神经乳头水肿;CT显示:左侧大脑内囊出血。提出问题:(1)该病例主要诊断及诊断依据?(2)该病例病变如何发展形成?(3)对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学生经组内讨论初步得出答案。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讲授中提及高血压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时,均涉及病例中的一些病史和表现,教师重复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作为主体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因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和辩论,师生平等交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PBL 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2.1 以病例为先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已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文献等进行自学,克服了因为病理学知识繁杂抽象不易记忆的弊端,提高了病理学教学效果。
2.2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将临床实际问题与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护理危重症病人时,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迅速、准确发现疾病的病理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有效解决疑难问题。
2.3 师生互动,加强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当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交流讨论;同时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互动,使教学由单向模式变为多向交流模式。
2.4 分组法教学,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PBL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既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要讨论交流,最终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PBL教学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PBL 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时有限,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病理学课时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PBL教学常导致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无法全面展开讨论,对某些问题认识比较肤浅,不利于对相关病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3.2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直接影响PBL 教学效果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比,PBL教学需要护理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而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问题时无从下手,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病理学总论知识做铺垫,但是面对针对新内容所设立的问题,如果没有提前进行资料查询,易导致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由于还未开设网络资源检索课程,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取更优质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知识贯通能力的发挥。
3.3 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PBL教学要求病理学教师不但有扎实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查阅资料、阅读文献能力和较广的综合知识;同时要对临床护理工作理解深刻,能合理选择临床病例和设置问题。此外,开展PBL教学会加重教师负担,教师需提前几个月查阅相关资料,集体备课,精心准备,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 有效实施PBL 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4.1 精心选择PBL 教学案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认真总结PBL教学经验,深入研究病理学教学过程,精心选择PBL教学案例,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在设计问题时尽量做到全面覆盖重要知识点,难易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理解PBL案例,掌握重点难点,使病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
4.2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PBL 教学效果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一方面,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如QQ群或E-mail发布PBL教学案例和问题,使学生提前预习;另一方面,通过小讲课方式,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现有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PBL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4.3 利用开放式实验弥补PBL 教学课时有限的缺陷
利用开放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开放式实验室配有病理组织大体和组织切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内容和时间,教师在此过程起指导、答疑和咨询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课堂内容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在这里可以重新学习或复习,使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为无限的课外学习,弥补由于PBL教学课时较少无法拓展知识点的缺陷。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PBL 教学环节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国内PBL教学研讨班,选派教师到PBL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访学,深入研究和探讨PBL教学技巧及方法;同时聘请从事PBL教学研究的国内外知名教授介绍PBL教学经验。此外,组织教师学习临床相关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编写实用的病理学PBL教学病例,提出合理问题,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完善各教学环节。建立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展PBL教学,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务部门应给予教师一定的课时补贴,提高教师进行PBL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总之,护理专业病理学开展PBL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开展PBL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系统的PBL教学模式,将会更有利于培养高层次技能型护理人才。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
[2]李玉林.病理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