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2014-03-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评价

李 延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职业劳动者。但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素质普遍下降的严峻挑战。这种局面增加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难度。例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由于当前中职生的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以前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教师普遍感到课堂教学开展和教学目标达成难度增大,学生成绩也每况愈下。面对现实,教师应在全面把握中职生综合素质现状的基础上,转变观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笔者近几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尝试报告如下。

1 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从学生入校第一节课开始,教师就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针对专业和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岗位面对病人,工作环境接触细菌、病毒的机会多,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抵抗力,以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由于护理人员需要上夜班,工作强度及压力都较大,更需要健康的体格做坚强后盾。纵观近年来较大范围的传染病(如“非典”、甲流等),医护人员工作在一线,日夜奋战,时刻接触细菌和病毒,假如自身抵抗力不强,就有可能受到感染。因此,作为未来医疗卫生服务一线的白衣天使,必须从个人的健康角度来考虑,平时多参与体育锻炼,争取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

2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练习变为主动练习。

2.1 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课堂教学时应向学生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运动员,不是为了比赛出成绩,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所以只要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平时表现不错,最后都能通过考试。

2.2 给学生减负,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每节课不要过分追求授课内容的多少、学生掌握得如何,而应强调学生的共同参与程度。因此,备课时在不影响教学计划进度的前提下把内容简单化,动作分解更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增加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否则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动作复杂、难度大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绪。例如讲授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时,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个项目,教师一开始先让学生学习基本手型和步型,以后每节课学1~2个动作,尽量教得慢点,不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放松,收到双赢的效果。

2.3 学生互帮互带,共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基础好,动作掌握快,但不积极参与练习;有的学生基础差,不想练习。如果单靠教师督促和手把手带教,在学生多的情况下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可以给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当老师助手的平台,让他们帮带基础差的同学。同学教同学,一个乐于教,一个愿意学,容易沟通,遇到问题再向教师请教。这样课堂上大家都动起来了,学生真正从运动中体会到教与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乐趣,整个班级也会更和谐,师生间也会更融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采用加分制度,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对于课堂上积极参与运动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特别是当老师助手辅导其他同学有进步的,一律在总评分里加5~10分,使这部分学生的辛勤劳动得到承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课堂教学要与教学场地、环境及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教对象的变化。与以前所教学生相比,现在中职生的特点是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意志薄弱。面对他们,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躁动,教师应选择独立、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教学环境,保证运动场地宽敞,教学器材充足,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设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运动的乐趣。

作为教师,既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又要时刻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给学生细心的关怀。如夏天,运动场地尽可能选择在阴凉的地方;若是必须在烈日下完成的练习,尽量缩短练习时间,让间隔休息的时间稍微长些。休息时,多跟学生谈心、聊天,既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又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外,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言行,当学生出现不耐烦和注意力分散等情况时,教师必须果断调整教学计划,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4 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改革评价体系和标准

4.1 结合整体情况,调整评价体系

当前,从整个国家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数据来看,青少年的体质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比如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均衡,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缺少运动等。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不能用以前的评价体系及标准来评价现在的学生,应用适合当前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每学期设置的考试项目上,教师必须遵循难易结合、技能和技巧结合的原则,使大部分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2 考虑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班都会遇到一小部分身体素质、技能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虽然采取了各种方法与手段,但效果依然不理想,达不到一般的评价标准。这时需要教师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采用适合这部分学生的评价标准。如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不规定统一的起跳点,学生从哪里起跳就从哪里丈量。在无形中降低难度,使这部分学生同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状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既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又消除了大面积不及格现象的目的,收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