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之我见

2014-03-18贾玉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孩子

贾玉玲

(张掖市职业中专,甘肃 张掖 734000)

问题学生,顾名思义,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打架斗殴,或经常旷课、迟到,或沉醉早恋,或沉溺网络,甚至无故出走。与这些问题相伴而生的就是学习成绩下降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放任自流,不但其自毁前途,而且还给班级其他学生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对这类学生实施教育,仅靠教师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家长的配合,而且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与家长沟通至关重要,沟通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会引发教师与家长的矛盾和相互埋怨,从而影响学生的培养。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有欣慰与喜悦,也有心酸和无奈,感触很深,以此总结出同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方法。

1 对理智型家长

理智型家长一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理论水平,生活阅历较丰富,善于理解、宽容他人。也有部分家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文化,但他们朴实真诚,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值得教师认真学习。面对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应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虚心征求他们对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意见,尊重他们对孩子教养上的成就,肯定和采纳他们合理化的建议及教育措施。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更要以礼相待,不能摆出教训人的架势,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应实事求是地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表现、所犯错误,与家长共同分析、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予其具体指导。总之,教师要有耐心与信心,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2 对蛮横型家长

蛮横型家长一般认为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后一切都要由学校负责,孩子出走、打架闹事、学习成绩下降、早恋等,都是学校管理不善导致的,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和教师身上。一旦教师请家长来学校,家长或是不来,或是来了态度强硬,甚至辱骂学校和教师。遇到这样的家长,教师一定要沉住气,理性对待,克制自己的怒气,不与家长争执,也不能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家长和学生,应耐心倾听家长是怎样看待自己孩子的,对学校教育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待家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当然,教师也不能惧怕无理取闹的家长,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充分体现教师的宽容和大度。

3 对溺爱型家长

溺爱型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比较放任,听之任之,怕孩子受苦、受委屈,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较自私。面对这样的家长,教师首先要针对家长关爱孩子的特点,肯定学生的长处并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摆问题时态度要真诚、实事求是,不可夸大其词或言语尖刻,让家长听着心里不舒服,心理上不能接纳。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说服家长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不因溺爱而袒护学生的过失,配合教师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 对后进生家长

后进生家长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当学生违反了学校纪律,教师请家长来学校时,他们往往寻找种种借口不愿来,即使来了也是叹息和无言以对……如果这时教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势必影响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达不到让家长配合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以诚待之、平等待之、礼貌待之,使家长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得到了重视。与家长交谈时注意说话的技巧,要委婉一些、含蓄一点,说得太直接会使家长不高兴,因为再差的学生对其父母来说也是心中的宝贝。因此,要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劝告家长不要一味责怪孩子,帮助家长弄清孩子现状,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家长就会心情放松,配合教师工作,教育学生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首先要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平时经常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也可以进行家访,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这样,教师的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 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