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中医护理技能大赛参赛指导经验总结

2014-03-18唐凤平单玉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参赛选手大赛比赛

刘 佳,唐凤平,单玉香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2013年7月3—5日,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天堰杯”中医护理技能竞赛在我校举行,本次大赛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经过精心筹备,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校选派的8名选手有6人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两人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10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同时获得团体一等奖。笔者从指导教师的视角,回顾比赛,探讨行之有效的选拔和培训模式,以期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对大赛方案的准确剖析

本次大赛赛项设计遵循中医与护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全面考核一名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备的中、西医护理能力,贴近岗位、贴近临床、贴近服务对象。本次大赛只设全能奖,没有设单项奖,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完成所有中、西医护理操作。高职高专组还增设了中医理论考核。我校在备赛期间,一方面保持4项操作课时的均等;另一方面对高职高专组的选手进行中医护理理论培训,采用大课小课相结合的方式,所有选手按进度上大课,让部分基础差的选手抽空上小课。赛前通过9次模拟考试保证了赛时选手技术、心理的适应。正因为对大赛方案的准确剖析,才有了比赛的佳绩。

2 严格全面的选拔

采取多层次、多阶段的方式选拔参赛选手,由主管校长牵头,护理系主任、校内中医专家、护理系骨干教师及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逐层筛选,选拔出优秀的、可塑性强的选手。面向2010级和2011级护生进行选拔,选拔面广,综合考虑了2010级护生已进行实习的实操能力和2011级护生在学校培训的便利性。选拔从2013年3月份启动,在初选阶段,以考核护生的西医护理操作能力为主,因为护生对西医护理项目更加熟悉,减少了培训时间。复选阶段,除考核选手操作的准确及流畅度外,也考量其4项操作综合能力。在决选阶段,增加中医理论考核,考查选手的综合素质。每一轮选拔都安排一定课时量的训练,且培训课时和强度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依据每一阶段的训练效果调整下一阶段的培训方案。通过多层次、多阶段的选拔,全面考查选手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形体仪态、沟通交流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了选手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

3 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比赛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检验,因而,组建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此次大赛的指导教师核心成员是从护理专业和康复保健专业教师中选拔产生的。指导教师中既有专业带头人,也有年轻的优秀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又有吃苦耐劳精神。在此次培训中、后期,还多次邀请心理专家及中医医疗专家对参赛选手的各项操作进行指导。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培训教师相互沟通、切磋,提出建议,加强专业间合作,促进彼此提高。通过一次次的模拟赛及赛后讨论,学生参赛水平和教师的授课水平、培训技能日益提升,教学相长,实现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比赛水平的双重目的,体现了多专业合作的优势。

4 重视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培养

4.1 速度

本次大赛各项操作都有规定时间,(如拔火罐操作时间为6分钟,隔姜灸操作时间为7分钟,心肺复苏操作时间为4分钟,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时间为8分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操作规程完成操作,超时即停止操作,强调对操作时间的把握。这也顺应了临床需要,很多时候患者的情况紧急,要求护理人员迅速处置。速度的提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做基础。在培训后期,指导教师采用了将操作流程细化、分段计时的方法找出拖沓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比赛中,我校参赛选手未出现因超时停止操作的情况。

4.2 沟通

护患沟通是护理操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了解患者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搞好护患关系,才能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比赛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沟通要注意技巧,不是单纯的说话,即使说得很流畅但没融入情感就会像背书一样,让人感觉很假。比赛时选手面对的是陌生的志愿者或者假人,在沟通上存在困难。在培训中,我们加强选手的普通话训练,在训练中设置情境,安排不同的志愿者与选手配合,让志愿者评价选手的沟通效果,同时指导教师随时指出选手沟通中存在的语气、用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假人要求学生按真人一样对待,无论是语气还是动作。在比赛中,我校参赛选手良好的沟通能力得到了评委的好评。

4.3 形体礼仪

护士端庄得体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和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构成了护士的外在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心境及情趣[1]。比赛中,选手良好的形体礼仪,会给评委和观赛师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形体礼仪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在选拔阶段,我们着意于选择形象气质好的学生进行后期培养。安排专门的形体训练时间,在饮食作息上为选手提供指导,护理操作中也不断强调形体礼仪的美观,小到一个洗手、铺毛巾、涂凡士林、夹姜片、检查罐体等动作,大到言行举止、风格气场。在比赛中,参赛选手训练有素的形体礼仪为操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4 心理素质

在大赛中,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选手水平的正常发挥,包括参赛选手自身的心理因素及现场的外在因素。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迫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为给选手减压,我们在培训中设置了心理辅导内容,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多给予选手鼓励,增强选手自信心。通过多次的选拔赛和模拟赛,训练学生在比赛中的抗压能力,如,如何放松情绪、转移注意力、灵活控制不良情绪,很好地解除了比赛中因心理问题导致的隐患,使比赛时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比赛的两天时间,由心理教师全程陪同,及时解决选手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我校中职组有一名选手在前一天的密闭式静脉输液项目比赛中因紧张出现失误,通过心理教师的疏导及自我心理调适,在第二天的优势项目——拔火罐操作中超常发挥,获得该项目的第一名,同时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

5 总结与思考

本次大赛紧密结合中医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推动了中医药职业教育改革,引导学校加强护理实践教学,达到了检验同类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与特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展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了院校交流,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在本次大赛的筹备与培训中,我校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2010级选手需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中断了半月之久,培训时间比较紧张;指导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任务,需抽出业余时间培训选手,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全校上下的重视下,才有了本次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护理技能竞赛不仅反映了医疗行业对护士的岗位要求,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尺和真实评价[2]。借助大赛这个平台,在护理技能培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1]金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实践技能水平[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466.

[2]龚国梅,邱伟智.浅谈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教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68-69.■

猜你喜欢

参赛选手大赛比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发芽比赛
“鸟人”
选美比赛
比赛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最疯狂的比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