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4-03-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经验教学质量

刘 伟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课后备课”指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想、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备课—上课—课后备课—再上课”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 强化课后备课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只有对课后备课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激发课后备课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课后备课行为。课后备课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思考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长期的课后备课实践自然能提高课后备课的自觉性,教师经过不断的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实现自我提高。随着不断的成功,教师的自信心也逐渐加强,这将成为教师进一步完善自我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动力[1]。

2 课后备课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内容。一般来讲,课后备课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计划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如新颖精彩的课题导入、教学难点的成功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理性的教学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课后备课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上。二是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及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悟很难长久地停留在记忆中,往往转瞬即逝。因此,课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第二,真实性。课后记录贵在求真,做到所述内容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因此,无论怎样写、写什么,都应该有利于新一轮的教学。

3 同行评课有利于课后备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堂课讲得是否成功,自己往往不能做出最佳评判,同行或专家评课,不失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将所讲课程录下来重新播放,然后让同行批评指正。这项工作比较费时,也比较麻烦,但往往有效。在集体评课后,教师应将集体备课成果与之前的个人备课有机结合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预案,根据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对已经形成的教学预案进行创造性地再修改、加工、完善和提升,渗透自己的思考,形成个性化教案[2]。

要注意的是评课教师或专家要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尽可能多地提出批评意见。如果只谈成绩不说缺点,被评者会沉湎于自我感觉良好的不良心态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积极作用。

4 听优秀教师授课有助于课后备课

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真正把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本领,听课时要特别注意听授课结构、重难点突破、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课堂气氛营造、听教师怎样讲、听学生怎么学等。听优秀教师授课,把其他教师作为对照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及时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也是提高课后备课水平的有效措施[3]。

课后备课实际上是一种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我剖析、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课后备课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等进行反省、回顾、总结优劣、找出差距、分析得失原因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1]吴小玲.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132-133.

[2]崔珊.如何进行有效备课[J].时代教育,2012(5):250.

[3]刘金玉.高效备课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9(3):40-42.■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经验教学质量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