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2014-03-15付中华赵宏伟牛殿英
付中华 赵宏伟 牛殿英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内低回声血管瘤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月怀疑肝内实性低回声血管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肝内低回声团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观察增强方式、开始增强时间、峰值表现。 结果 16例低回声血管瘤造影后均为“慢进慢出”,增强方式为边缘部环状增强或整体结节状增强。结论 彩色多普勒下的超声造影能够提高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确诊率,为临床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方面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超声造影;造影剂;低回声血管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5-0072-02
经彩色多普勒下谐波超声造影是目前在诊断肝肿瘤方面的一项新技术,依靠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肝血管瘤是临床上肝脏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肝良性肿瘤的14.6%,一般生长缓慢,大多数较小且不引起临床症状,常由影像学检查发现[1]。按超声声像图可分为四型:①高回声型,最多见;②低回声型,较少见;③混合回声型,见于较大海绵状血管瘤;④无回声型,极少见[2]。本文选取2008年2月~2012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16例怀疑肝内实性低回声血管瘤的患者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2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16例怀疑肝内实性低回声血管瘤的患者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4~65岁。
1.2 仪器与方法
选用Siemens Sequoia 512超声仪(北京华泽康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超声彩色多普勒主要依靠谐波下的超声造影技术,对患者肝部进行不同断面扫查。探头频率控制在3.5 MHz以内,控制设备发射频率在2.5 MHz以内。对患者肝部进行造影,选用博莱科集团公司生产超声造影剂Sono Vue,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抽取該造影剂上端的混悬液,抽取量控制在2.5 mL。首先,将2.5 mL的超声造影剂Sono Vue经由患者上肢静脉注入,全部注射完成后,再将5 mL左右的5%氯化钠溶液注入。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equoia 512超声仪对患者肝部进行不同断面的扫查,一旦发现病灶,需要立即记录其所在位置、大小以及回声表现等。将仪器设置在造影状态,低机械指数(MI<1.2)下,针对一个病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造影增强的情况,分别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表现等,并用DVD及硬盘等设备记录。将超声造影分成三个时相进行分析,即动脉相:注入造影剂后至门静脉显影前(0~30 s);门脉相:门静脉显影至120 s;延迟相:120 s后,可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
1.3 观察指标
通过彩色多普勒谐波超声检查,如实记录患者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血供情况等,然后在注射造影剂后观察肝实质及病灶在动脉相(0~30 s)、门脉相(31~120 s)、延迟相(121~360 s) 的增强改变,包括增强方式、增强出现时间、达峰时间和消退时间等。
2 结果
本组16例经CT、MRI及生化检查等临床资料佐证。本组低回声血管瘤共16个病灶,大小为10~25 mm,在注射造影剂后,表现为门脉相病灶边缘部逐渐呈环状增强或整体结节状增强,开始时间为28~51 s,平均(36±0.25)s。病灶增强方式为边缘增强或结节状增强两种(如封三图3、4),增强峰值时(即病灶增强达到最高峰时的表现)主要为等回声或不均质高回声表现,所有病灶均在动脉相及门脉相早期相对肝实质呈低回声。如以超声造影显示肝内病灶在动脉相、门脉相早期为低回声无明显强化,门脉相晚期及延迟相相对肝实质为高回声作为超声造影诊断指标,其符合率达94.2%。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肝内较为常见的实质性病变,常规超声检查是检出血管瘤的首选方法,但血管瘤常以高回声常见,低回声血管瘤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病灶数量、肝质地情况及临床病史等进行间接的判断,但是在肿瘤声像图上缺乏直接依据[3-5]。彩色多普勒下的超声造影技术,就目前情况来说,已经成为最为先进的超声诊断技术,主要是根据患者肝部肿瘤造影过程中图像变化以及血流灌注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诊断,相较于传统的CT技术与磁共振技术(MRI)[6-8],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在一个较为动态的环境下将造影灌注的整个过程完全地显示在图像学上,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肝部肿瘤的血供特点以及灌注特点,便于医疗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患者肝部病灶具体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目前肝脏占位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以其较好的成像效果已经成为目前诊断的主要依据。虽然超声检查在占位病变方面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但是却无法完全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的微循环灌注,极大地制约了彩色多普勒谐波超声检查的定性诊断能力。为了提高超声诊断在肝脏局部灶性病变方面的水平,一般使用造影剂对患者肝脏病变微循环血流灌注的情况进行动态显示,且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有一种炎性假瘤的病变,该种病变属于良性肿瘤病变,主要由浆细胞、淋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在影像学诊断方面,不存在较大的特异性,极易与恶性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一般普遍将炎性假瘤出现的情况与血供缺乏关联在一起,因为炎性假瘤主要由肌纤维母细胞与淋巴细胞构成,血供情况与恶性肿瘤的表现较为相似,都以动脉血供为主,这对临床诊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误诊率较高[9]。
本组对16例肝低回声血管瘤的造影观察分析显示出低回声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增强时间来看,低回声血管瘤在超声上常表现为“慢进慢出”的特性,本组低回声血管瘤也表现为“慢进慢出”现象,这与肝恶性肿瘤的“快进快出”现象明显不同,因此低回声血管瘤与肝恶性肿瘤的鉴别较为容易,而对于肝内小脓肿早期、肝腺瘤、非均匀性脂肪肝及肝内坏死灶之间有类似之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10-12],然而本研究发现,这几者之间仍有不同,肝内小脓肿早期液化不全,于各时相见病灶内部呈分隔或网状增强;肝腺瘤主要是动脉相整体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等回声;非均匀性脂肪肝与正常肝实质强化一致,而坏死灶始终无明显强化。低回声血管瘤增强方式与其他回声血管瘤增强方式相同,以先周边强化,后向心性增强,延迟呈等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技术在肝内低回声血管瘤诊断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既增强了检查者诊断的信心,又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并据此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利用彩色多普勒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在造影剂的帮助下能够根据病灶特征做出定性诊断,对提高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很大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rtobel D,Krudei U,Martus P,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ntrast enhanced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s[J]. J Clin Utrasoud,2000, 28(1):1-13.
[2] Jakobsen JA. Ultrasoud contrast agents,clinical applications[J]. Eur Radiol,2001,11(8):1329-1337.
[3] 王文平,魏瑞雪,丁紅,等. 肝肿瘤实时超声造影的血流动力学分析[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5):359-362.
[4] Von Herbay A,Vogt C,Haussinger D. Pulse inversion sonography in the early phase of the sonographic contrast agent Levovist:differenti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focal liver lesions[J]. J Ultrasoud Med,2002,21(11):1191-1200.
[5] 罗凌云. 彩超检查肝血管瘤58例分析[J]. 当代医学,2011, 17(9):106-107.
[6] 单茜,苏颖,史新业. 彩超诊断脂肪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45-46.
[7] 刘利平,董宝玮,于晓玲,等.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内低回声病灶的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4):254-257.
[8] 谢春明,胡跃峰. 间接门静脉造影判断肝血管瘤血供来源[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3):174-177.
[9] 鞠丽君,刘芦萍,张颖,等. 脂肪肝病变程度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2677-2679.
[10] 栗河莉. 肝血管瘤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时相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14-16.
[11] 吕平,司芩.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J].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2):323-325.
[12] 张艳平. 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7):90-91.
(收稿日期: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