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凝视的空间和时间——纪录片《寇德卡》创作札记
2014-03-12林鑫
林 鑫
《寇德卡》是关于阅读体验的一部主观纪录片,记录了我读寇德卡摄影作品的感受和视线运行轨迹。就像我的诗集《噢!父亲——黑色的记忆》的创作一样,灵光乍现的再一次光顾,也依然是那样突然和猝不及防。这部纪录片和诗集,都是命运和偶然的产物,冥冥中也同样有着某种潜在的契机。
购书
对捷克摄影家寇德卡的作品,我神往已久,但始终无缘系统地阅读。终于决定要购买寇德卡的摄影画册,已经到了2012年6月4日。看见淘宝上有新版的《吉卜赛人》,就直接拍下。收到的画册果然很棒,八开版本,图片横幅均跨页印刷,画面很大,颗粒也很粗,有着沉郁的诗情和内在张力。反复阅读之后,又勾起了贪婪的欲望,惦念着寇德卡的《流放》《入侵》和《混沌》。《流放》因出版较早,已经绝版,网上的二手书报价奇高。《入侵》和《混沌》虽然有货,也价格不菲。在淘宝上搜寻良久,犹豫再三,于2012年9月25日先拍下寇德卡的一部精选集。然而卖家始终不发货,看来此书当时已断货,无奈,只好选择退款。心里仍然放不下,一直留意着寇德卡摄影画册的相关信息。2012年10月15日,在京东商城的打折活动中,意外地拿到了《混沌》,库存只有一本,拍下后马上显示无货。
对于《入侵》,寇德卡认为最好的仍然是最早发表的那几张。对几十年后出版的这部收有250余件作品,记录1968年苏联入侵布拉格事件的摄影画册是否值得购买,我一直在犹豫。2012年9月18日前后,在中国多个城市相继爆发了反日示威游行,并一度发生打砸日系车辆、纵火等事件。随着微博上大量实时报道和现场照片的曝光,那些失去理性的极端行为,使我对购买同样是记录事件的《入侵》,完全丧失了信心。
后来在一个摄影论坛上,看到网友分享的《入侵》画册中的照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和复杂凝重的表情,深深地刻入我的记忆。我意识到,这是我需要的。此时,淘宝上只有非英文版的库存尾货,2012年10月21日下单,收到书,发现封面的边角已经磨损。
又过了一年,2013年10月31日,我买到了寇德卡的精选集,并惊喜地发现,已经绝版的《流放》中的60件作品,也大部分收录其中。
至此,经过长久期待和一年半的寻找,寇德卡的主要作品集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很少拍照片,对寇德卡的摄影画册只是出于喜欢而购入,也根本没有想到,在一连串的购书活动后,会产生一部纪录片。
契机
2013年10月底,纪录片《传道人》的后期剪辑告一段落,在等待英文字幕翻译的那段时间,我拥有了难得的闲暇,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从容地阅读寇德卡。
冬日的早晨,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在起居室的地面上拉下长长的影子。窗外街道对面的建筑工地上,各种机械噪音此起彼伏。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苹果园,每到夏日,被连绵不断的绿色笼罩着,十分赏心悦目。现在,苹果园早已不见了,一座座高层建筑在田野上拔地而起。
午后,我靠在那把仿柯布西耶的椅子上,一页一页仔细地阅读着寇德卡的《吉卜赛人》。从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弥漫在室内空气中,那是我听过很多次的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五重奏(op.57)》和《钢琴三重奏(op.67)》。
时间,在音乐的溪流中缓缓流逝,对寇德卡一幅幅照片的凝神关注,使我心醉神迷。就在一个决定性瞬间,照片中的人物在音乐声中活了过来,走向我。一部新的纪录片构架,刹那间在脑海中形成。
这是一部完全采用主观视角的影片,空间是我的房间以及窗外的世界,内容是我阅读寇德卡的感受和体验。
摄像机是我的眼睛,我透过镜头,凝视寇德卡。
不需要任何解说词和话语,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成为影片的配乐,那是在这个环境中存在过的声音,它和窗外建筑工地的机械声一起,建构起整部影片的空间。
创作
纪录片《寇德卡》分为四个部分。依次对应着《吉卜赛人》《入侵》《流放》和《混沌》这四部摄影画册。
第一部分《吉卜赛人》,反映的是吉卜赛人的生活,这几乎是寇德卡持续一生的摄影主题。在纪录片拍摄中,我把摄像机支在三脚架上,通过镜头的自由移动,持久地注视着照片中不同人物的面孔和生命的四季。
影片的节奏是舒缓的,与日常生活的情绪、气息相对应。一张张静止照片中的人物,在摄像机的镜头特写和凝神注视中复活。浓郁和深情是寇德卡照片的质地,也是我阅读《吉卜赛人》的感受。
这部分的声音处理,选用的是肖斯塔科维奇《钢琴五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的慢板乐章。通过对家中音响播放的声音进行直接采录,环境中的噪音,甚至门外楼梯过道的脚步声,也一并收录进来。这是居家空间中音乐播放的实际效果,完全干净的录音与这里的现实并不匹配。当下和在场,是这些声音录制的关键词。
事实上,我也努力用影像和音乐来重建当时我在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声中阅读寇德卡的那段难以忘怀的时间。
第二部分《入侵》,记录的是1968年苏联军队入侵布拉格的事件。寇德卡说,这七天达到了他一生的高峰。我通过镜头对照片的近距离观察和重新记录,试图还原当初的场面和情境,以及我阅读《入侵》时的心潮起伏。
这段影片的拍摄,全部采用手提摄影,晃动模糊的画面,是瑕疵,更是必须。照片内容的张力和紧迫感,容不下优雅恬静的拍摄方式,如果此时把摄像机放在三脚架上,用貌似客观冷静的方式进行拍摄的话,现场的冲击力将会被一个局外旁观者的眼光彻底消解。我需要的是身临其境的体验,以及和片中人物休戚与共的存在感。心跳和呼吸,也与之同步。
与画面匹配的声音,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op.60)》第一乐章。远方隐约传来的小军鼓敲击声,像人群中匆忙而慌乱的脚步,在循环往复的进行曲节奏中,不断得到加强。作曲家在频繁的转调之后,加入了铜管乐器。这段被广泛认为是反映纳粹入侵列宁格勒的音乐主题,在这里成为苏联入侵布拉格的象征。肖斯塔科维奇后来在《见证》中说到,德国的入侵只是给了苏联人民一个可以悲伤的权利。
音乐节奏和事件的发展在影片中完全同步,不断叠加着观者的情绪。我也在这段影像的剪辑过程中,因情绪一度失控而潸然泪下。不同性质的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反复发生。生命中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受和非常时刻的复杂情感则承载起人类共通的记忆。人们常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复活的影像,是否会再次打开我们尘封已久、无法忘却且充满伤痛的回忆?
在翻阅画册的过程中,我对书中收录的唯一一幅不是同一时段拍摄的照片不太理解。昏暗的街头,一群人坚定地站在一起,手中高高举起的牌子上,那个青年人的头像在黑夜中闪耀。剪完影片,我懂了。
对那些暗夜里不断闪动的微弱星光,我心存感激,也始终对社会的未来发展,抱有希望和信心。
我没有想到,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和寇德卡的摄影作品能够这样贴切地组合在一起,就好像他们的精神,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许,肖斯塔科维奇的这段音乐,就是为寇德卡这些照片而存在的,但无人知晓。幸运的是,我能够在数十年后,越过时间和地域的藩篱,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第三部分《流放》,是影片的一个过渡,也是一个缓冲。全部用固定机位拍摄的定格画面,观察到一个偶像的黄昏。
第四部分《混沌》,和前面几段有很大不同,寇德卡用超宽幅照片展示的,大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废墟,荒凉的景色中,几乎看不到人的踪影。影片的拍摄,全部采用三脚架,缓慢的横摇镜头,仿佛坐在一辆移动大铲车上看到的场景。这个部分的声音,全部来自窗外的施工现场。喧嚣的建筑工地实景和寂静的工业废墟照片,像是多重交叉的前世今生,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叠在一起,是时间的痕迹,也是一种警醒。
在场/不在场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关于一个艺术家的纪录片或传记。寇德卡本人的面孔,没有在片中出现,影片试图通过对寇德卡摄影作品的凝视,完成对寇德卡精神肖像的塑造。
肖斯塔科维奇的形象,也没有出现在影片中,但他的音乐为影片注入了生命和灵魂。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段讲话录音,放在《入侵》的前面,是影片中唯一出现的人声,在噼噼啪啪的杂音中,这段穿透时间尘埃的声音文献,使我们感到肖斯塔科维奇依然活着。
作为拍摄者,除了片头放碟片的模糊背影,我没有更多地出现在画面中。但作为观察者的我,始终在场。影片的每一个画面都是通过我的主观视角得到的,也必然会打上拍摄者的烙印。影片最终呈现的是我眼中的寇德卡。他瞬间定格的画面,我用时间去凝视其细节,在镜头的移动和切换中,是我的视线在游走。对图像的不断解构和重组,也依然是一个读者的眼光。CD机和画册,是片中仅有的室内道具。结尾部分冗长、单调和沉闷的气锤声,是我在当下现实中,几乎每天都必须承受的噪音。
寇德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生存的世界,凝视他,是凝视我们自己。
结构
这是一部彩色纪录片,是用彩色格式拍摄的寇德卡的黑白照片。尽管在多数时候,影片的外观形态感觉是黑白的,但和纯粹黑白片不同的是,影片画面仍然有着色彩的倾向和温度。
影片中的四个部分,就像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有着节奏上的对比和对影像本身的直觉把握。
机位
《吉卜赛人》:三脚架(镜头自由移动,随视线游走)
《入侵》:手持(紧盯、专注)
《流放》:固定机位(定格画面)
《混沌》:三脚架(镜头上下或左右移动)。
声音
《吉卜赛人》:室内乐(从容、恬静)
《入侵》:交响乐(渐强、激烈)
《流放》:交响乐(舒缓的过渡)
《混沌》:建筑工地的噪音(嘈杂,强烈)。
影片完成了,存放在我的斗室中。在接下来的寒暑交替中,依然是沉默的时光。严冬过后,我们期待的,应该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展映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