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上的癫僧读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
2018-07-25撰文优游编辑方凤燕
撰文_优游编辑_方凤燕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写了一本回忆录,谈到苏联30年代邻居们往对方烧水壶里吐痰。王小波说这本书令他“得到很大的乐趣”。
肖斯塔科维奇最初打动我心的,其实是一首小曲子。
看德国纪录片《俯瞰德国》,伴随着德国美丽的大地,一首乐曲作为背景乐响了起来。如此怪异,而又如此迷人。那是一首舞曲,欢乐之中满是忧伤,喧闹之处尽现落寞。虽是首古典乐,却有着浓烈的爵士风味,走调很偏,往往朝着你意想不到的方向。同时又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主义特色,空旷又邈远,低沉而浮夸。仿佛并非现世之曲,有着一种未来之感。听着这首曲子,我想起了贝拉·塔尔的电影《撒旦的探戈》——这便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
肖斯塔科维奇无疑是音乐天才,聪颖早慧,早早成名。但他的一生,却是在苦闷之中度过的,压抑着绝望与愤懑,对世事颇多不满与嘲讽,对死亡亦有深入心腑的恐惧。这一点,无须看他的自述,仅从音乐就可以听出来。在书中,他声称:“《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是我的安魂曲。”
《见证》全书既不分章节,也无简单的归纳,基本上是由肖斯塔科维奇从头说到尾,看起来就像其意识流一般,没有一定的逻辑线条,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什么样的话题触动了他,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上一通;他对哪个人物有了想法,也随时臧否,说上一大段关于他的趣事。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经历很多,所接触的人物亦不少,光是他圈子里的大师级音乐家,亦是煌煌一堂。从肖氏音乐学院的院长格拉祖诺夫,到与其同时代名气相颉颃的普罗科菲耶夫,他均有非常精彩且尖刻的点评,也有关于其人让人莞尔的逸事,读来也是兴趣盎然。
当然,《见证》一书并非只有逸闻趣事,更多的是肖斯塔科维奇对于自己人生的叙述,对于作品背景的分析及自我评价,以及对于那个时代那种体制的感触。书中充满了个人的情绪:讥讽、愤懑、甚至恐惧的情绪。
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皆是与斯大林缠绕在一起。时光回到20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广受好评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这部天才之作是他第二部歌剧,既让他声名大噪,也让他如临深渊。斯大林兴致勃勃来观看,看了一半却拂袖而去。第二天《真理报》对该剧进行猛烈批判,肖斯塔科维奇由此变成了人民的敌人。此前,斯大林与肖斯塔科维奇并未有过多交集,此剧却开启了他们长达近二十年的纠缠。伏尔加科夫称这是暴君与癫僧之间的互动:“他不能,也不想公开顶撞当权者,但是他很清楚,完全的屈从有扼杀自己创造力的危险。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肖斯塔科维奇成了第二个佯作癫狂、假托神命的‘癫僧’式的伟大作曲家。”
斯大林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关系类似对抗,又远非对抗:在肖斯塔科维奇看来,斯大林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虽被打一闷棍,肖斯塔科维奇却并未屈服,依然像他所敬仰的音乐界头号癫僧穆索尔斯基那样,不断嘶吼,并通过音乐把这些苦痛说了出来。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死亡始终笼罩着他,这也是那个时期人的共同命运。肖斯塔科维奇承认,他一生都在等着被枪决,而此时,他感觉到死亡更向他临近了。真正让他舒了一口气的,却是战争的来临。战争让所有人从高压下暂时解脱出来。肖斯塔科维奇也在这种相对宽松气氛下,有了表露感情的机会,有了借另一种死亡威胁而诉说缠绕他一生的死亡恐惧的机会,更由于描写战争的《第七交响乐》而拥有了世界的声誉。
但对于此曲的解说,肖斯塔科维奇却最为在意。在书中,他不停解释,甚至含着一种愤怒。“它描写的不是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而是描写被斯大林所破坏、希特勒只是把它最后毁掉的列宁格勒。”因此,第七只能是第四的延续,只是继续癫僧的角色,他借纳粹铁蹄之声,将郁积已久的愤懑发泄出来。
不知肖斯塔科维奇表现得太过隐晦,还是斯大林确未听出,肖斯塔科维奇与斯大林的关系显著好转,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战争结束之后,两人关系本可朝更好方向发展,但肖斯塔科维奇癫僧病又发作。斯大林急需一部赞颂他的《第九交响乐》,如同贝多芬的第九一样,肖斯塔科维奇虽写出了第九,但远非斯大林所希望的“欢乐颂”,而是带着强烈的反讽。肖斯塔科维奇又一次露出了他癫僧的面目。
肖斯塔科维奇到晚年名高位重,但仍担心自己被取代。不是怕地位与名声被取代,而是害怕思想与情感被置换。他想做肖斯塔科维奇自己,然而在这样的社会中,无疑痴人说梦。他说,“我不是把自己比作贝多芬,但是我不可能忘记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肖斯塔科维奇’,而我自己将消失。”但在如此社会,一切都可能发生。
他扮演癫僧角色,在黑暗中发声,却无法改变现实,相反被现实沾染。他在为苦难命运唱挽歌,挽歌中却有时代的浓郁风味。他不想成为“红色肖斯塔科维奇”,当他溘然长逝时,官方悼词给他戴上的帽子却是,“杰出的社会和国务活动家,人民艺术家”。直到死,他仍是“红色的肖斯塔科维奇”。其实,历史上的“癫僧”,大半皆是这种命运。
The Memoirs Of Dmitri Shostakovich
Author
[USSR] dictated by Shostakovich
recorded and organized by Solomon Volkov
Introduction >>>
“A man without memories is just a dead body,” as the organizer, Russian scholar Solomon Volkov said in the preface of the memoir of Shostakovich, Testimony: the Memoirs of Dmitri Shostakovich. Testimony is a thought-provoking memoir of an intriguing artist; to some extent, it is a mirror that reflects the light and dirt, and joy and pain on the road we have traveled, reminding us to advance towards the future of progress, democracy, and civilizatio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and civilization is moving forward. This book examines not only Russian classical music circles of that era, but also Stalin's authoritarian politics through telling many funny and bitter stories, making the book very read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