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寇德卡:谜一样的摄影大师
2018-05-14
瑞士的《CAMERA》月刊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摄影杂志,定期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种版本发行了整整61年,终因财务不支于1982年停刊。举凡当今的摄影名家们,无不是当初被这本薄薄的月刊(连封面加起来才50页)介绍之后,才由地域性迈向世界性的领域。《CAMERA》代表着半世纪以来的摄影指向,也是肯定摄影家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约瑟夫·寇德卡曾被 《CAMERA》介绍过5次,而最后一次是以整本的专辑形式刊出的。
在20世纪的众多的摄影大师中,约瑟夫·寇德卡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从他出道起就拒绝访问、拒绝解释自己的作品、拒绝发表艺术观,除了发表自己的作品之外,他几乎拒绝了一切。因此对一般人来说,尽管十分熟悉他的作品,却对他这个人非常陌生。但他独特的“寇德卡视觉节律”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
约瑟夫·寇德卡,1938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捷克和斯洛伐克中部一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少年时期,寇德卡已经开始使用一台Bakelite相机拍摄他的家人和身边的事物。从布拉格技术学院毕业以后,寇德卡在航空界做了7年的航空工程师。这期间,他遇到了安娜·华诺瓦,一位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摄影界享有盛名的艺术批评家。从那个时候起,寇德卡开始深度地拍摄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吉普赛人社区。与此同时,他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开始向杂志投稿。1968年,寇德卡在辞去航空工程师的工作后,加入捷克斯洛伐克艺术家联盟,并开始拍摄罗马尼亚境内的吉普赛人。
1968年,寇德卡回到了捷克斯洛伐克,拍摄了一系列关于苏联入侵布拉格的照片。他的这些照片被偷偷地带到国外,交到玛格南手里并发表。但是,鉴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压力,这些照片只能以“布拉格的摄影师”的开头字母“P.P”这样的匿名方式发表。而这些照片也成为了当时布拉格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记录。
1970 年,寇德卡以一个难民的身份离开了捷克斯洛伐克并来到了英国。随后,他开始了在欧洲多个国家的漂泊生活,拍摄欧洲各个国家的吉普赛人的生活。1974 年,寇德卡正式成为玛格南的成员。1975年,他的画册《吉普赛人》出版。同年,他的首次个人展览在纽约举办。
1980年,寇德卡移居到法国巴黎。1986年,他参与了搜集法国境内城市和乡村景象的DATAR计划。随后,他开始使用全景的方式进行拍摄。1990年,寇德卡第一次回到了故乡捷克斯洛伐克,他在被叫做“黑三角”的Ore山脉地区——欧洲被破坏得最厉害的一个山区,拍摄了一系列的照片。这些摄影作品后来被展出并且集合成一本名为《黑三角——Ore山脉地区》的画册出版。
1994年,寇德卡被邀请协助拍摄电影《Theo Angelopoulos 》。随后,他游历了希腊、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1997和1998年,寇德卡开始关注威尔士南部的风光,并出版了画册《侦察:威尔士》。
1999年,寇德卡出版了画册《混沌》,一本反映人们破坏环境和相互欺压的混乱状况的画册。2001年,他拍摄了关于Lhoist的工业场景的一系列宽幅照片,并出版了画册《石灰石》。2003年,寇德卡出版了关于罗马遗迹的画册。2006年, Robert Delpire出版社在法国等6个国家发行了寇德卡最新的画册《寇德卡》。
寇德卡的初期作品都是用同一个单眼相机的镜头拍摄的。他在捷克时买到一只 25mm的广角镜头之后,就爱不释手地使用着。 寇德卡于1961、1967、1970年在布拉格的個展以及1973年于英国的个展、1975年于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的个展, 所展出的所有照片都是用这只25mm广角镜头拍摄的。而他那本著名的《吉普赛人》中的60张照片也不例外。
直到他觉得自己的作品有点重复时,才开始改用双眼相机,但仍然偏爱广角镜头,从未使用过长于50mm的望远镜头。 要想看到寇德卡近期的作品,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因为他总是把好几年积蓄下来的上千卷底片,找一个时间一口气冲洗出来。 他从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没有一间固定的暗房,所以他最近的工作成果,往往要五六年后才会发表。 寇德卡不发照片则已,一发就是五六千张,他不只放那些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那些失败之作对他更有意义,他说:“意外与错误对我而言是同样有趣的,它们可以指示我:是不是有可能再进一步地发展下去。我极需这些坏的照片的帮助。”
捷克著名女艺评家安娜·华诺瓦是最早帮助寇德卡的人,每有外国艺术界人士前往布拉格访问时,她就大力推荐寇德卡,这些有名的访客包括亚伦·波特、亚瑟·米勒,女摄影家姑加·茉拉许等。寇德卡的名气渐渐传向西方。 然而对寇德卡最为重要的是来自布列松对其作品的欣赏与肯定。进入玛格南后,寇德卡和这些提携他的摄影前辈们,并列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摄影名家。
寇德卡在玛格南获得了充分的创作自由,他高兴拍什么就拍什么。他说,他只为自己而拍照,并且认为“摄影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法则”“摄影只有一个法则,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拍,那就怎么拍”。寇德卡在一大堆自己要怎么拍就怎么拍的照片里,都有相当完整的构图与恰到好处的快门机会,他的观察方式有一种直入事件核心的震撼力量。他说:“第一印象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是在当时所站的位置先拍下它再说,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才做任何需要的修正。”“在拍照时,我并不总是用眼睛来瞄准目标,如果照片的框框不是很精确,那我就会在放大时候做剪裁。”
寇德卡照片的颗粒都很粗,反差也很大,有一种很强的抢拍味道,但它们的构图都是相当严谨的,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等待的结果,而非即兴式的意外发现,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效果相加起来,使他的作品有种强烈的个性——既粗犷又细致,在冷冷的黑白调子中散发出狂炽的激情。 寇德卡如同一个不干涉演员的导演,只是在一旁等着人、事、物自行组合而成一幕戏时才按下快门,他感兴趣的是戏的发展,而不只是某个演员或舞台。他所拍摄的街头人生,就像舞台上的戏剧一般,每个人物似乎在一刹那间将一生的火花点燃发亮。
不被过去绑住的寇德卡被选入《世界二十位摄影名家》一书,书中他在不得不说一些创作观感时依旧重复十几年前讲过的老话,不过在文末却说了这么一句令人玩味的话:“我现在所说的有关摄影的探讨是属于现在以及过去的,明天也许就不一定是准确的了,我不希望为其他人立下一些规矩,也不期望自己被任何一个阶段所限制,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断在改变。”这位“流浪者”,现在正在拍些什么照片,要等五六年后才会揭晓,而那时又不知道他正在朝哪个方向创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