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明词》指瑕勘误举例

2014-03-12李清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名下

李清华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全明词》自问世以来,查缺补漏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全明词补编》的继起自不必说,就期刊论文而言,数目亦不在少数。王兆鹏、胡晓燕《〈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余意《〈全明词〉漏收1050首补目》(《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可谓数目庞大。其他小数目补订亦篇目不少。此外,勘误指瑕的工作则少有人做。潘承玉、吴艳玲《雕琢未周、瑕疵明显的大工程——〈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疏误综检》(《求索》2004年第7期),陆勇强《〈全明词〉疏失举隅》(《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余意《〈全明词〉失误举正》(《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3期),朱传季《〈全明词〉疏失遗漏考》(《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4期)可以说是其中代表了。笔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小问题,于此标出,乖舛之处,尚望方家指正。

一 指瑕勘误举例

《全明词》词人、词作数量繁多,别集、唱和集、选集更是数不胜数,故求全、求善难度极大,问题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一词作收录于多人名下或同一词人析为多人

这一情况在《全明词》出现的问题中较为常见。一些作品的作者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又或误收在他人别集里,或古代选家编选时有疏误,而编录《全明词》时又无暇细心甄别。又或,收录作品时,对作者的名、字、号未加考察,尤其是对女性作家,不同书籍称呼不一,导致同一词人析为多人。总之,复杂的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大量存在。

张以宁《浪淘沙》“宦思与羁情”、《归朝歌》“太守胸藏孙武子”(见《全明词》第29页)①,又重收于周瑛名下。

朱衮《浪淘沙·惜春乐府次韵》“蜂蝶忆皇皇”,又重复收录在赵时春名下。

刘碧,字映清,有《浪淘沙·新秋》,云:昨夜雨绵绵,寒色灯烟。薄衾萧索不成眠。晓起床头看历日,换了秋天。绿叶尚新鲜,犹想争妍。教他知道也凄然。眼底韶光容易改,树且堪怜。此词又见以下二者:刘氏,楚儒家女,少年夭亡;刘氏,楚人。生卒年不详。。结论可知,三者实为一人。由于引自文献的不同,而分在多处,又工程浩大,未加详考所致。

朱柔英,昆山人,顾懋宏妻,其《雨霖铃》“禁苑春深”,又见朱氏,昆山人,知州顾蓉山允焘之妻。顾懋宏,字靖甫,别号蓉山,初名允焘。可知,朱柔英、朱氏乃是一人。朱氏《浣溪沙》两首、《虞美人》《踏莎行》《金人捧露盘》《忆旧游》《雨霖铃》诸词作,皆重出于朱柔英。其中,词中多字略有不同,如《浣溪沙》“紫燕怯(畏)寒应(还)未至(到)”、又一首“露(草)浥霜华晓未稀(晞),树梢斜月隐帘帷(余晖)”。

陆钰《暗香·纪事》,又收录于陆嘉淑名下。陆嘉淑,陆钰之子,字孝可,号辛斋。

秦士奇《卜算子·忆昔》,又见秦公庸名下。秦士奇小传云:字一水,金乡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昆山、获鹿、固安知县。(光绪)《顺天府志》卷七十三,云:“秦士奇,字公庸,山东金乡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二年补获鹿县……”[1]2697云云。

桂姮,字月仙,西湖名妓。《全明词》录《浪淘沙·思家》一词,又见端淑卿《浪淘沙·忆外》。《历代诗余》卷二十七、《林下词选》卷八明词,皆认定为“端淑卿”作。另,端淑卿《阮郎归》失题,据《林下词选》卷二十七可补题名“春夜”。

《全明词》收吴究一首《渔父》,云:千顷蒹葭一钓翁,家居南浦小桥东。桃花水,鲤鱼风,短笛横吹细雨中。此词又见吴兖《渔歌子》(《全明词》引自《明词综》,见1327页)。小传云:吴兖,字鲁于,武进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而吴究,字詹所,武进人。《倚声初集》卷一小令一另载吴兖同组词,云:数尺寒丝带雨飞,青溪渐涨绿初肥。蓬作屋,芰裁衣,鸥鹭随人夜夜归。[2]上书卷四韵辨一载:吴兖,鲁于詹所,武进人。将“鲁于、詹所” 一起放在吴兖,可知是一人。詹所或为其号。

赵今燕,《全明词》录两首,其中《长相思》“去悠悠”,又见郑妥《长相思·寄期连生》。

徐元玉《千秋岁引》“风搅柳丝”,重见于徐有贞《千秋岁引·词意同前(暮春寄感)》。徐有贞,字元玉,二者乃是同一人。

顾氏,《全明词》小传云:无锡人,侯麟勋之母。录词3首,其中《浣溪沙·和王夫人仲英韵》《满江红·中秋旅泊》又见顾贞立名下。顾贞立,原名文婉,字碧汾,自号避秦人,无锡人,顾贞观妹。适同乡侯晋。侯麟勋之母顾氏即是顾贞立。顾贞立名下并未收录《南乡子·和秦表妹》“雨歇滞江城”。

《支机集》是蒋平阶、周积贤、沈亿年以及与之或父子、或兄弟、或师生关系的蒋无逸、蒋守大、沈英杰、周积忠等七人的唱和集。王雨容《〈支机集〉唱和考论》已有详细的叙述。《全明词》收录上述几人作品多引自《支机集》。其中,还多有可商榷之处。现将王雨容关于《支机集》统计数据,抄录如下:

《支机集》共三卷,第一卷收78首词,其中主要为蒋平阶的词,有68首,另还有沈亿年和词3首,沈英节和词2首,蒋守大和词2首,蒋无逸和词1首,周积贤和词1首,周积忠和词1首;第二卷收词77首,主要为周积贤的词,有71首,另有沈英节和词2首,蒋无逸词1首,周积忠词2首,蒋守大词1首;第三卷收词89首,其中主要为沈亿年的词,另有沈英节词1首,蒋无逸词1首,周积忠词1首,蒋守大词1首,还有5首有词牌,而无词作。[3]

蒋无逸,蒋平阶次子。其词《番女怨》云:落梅妆阁风送暖,□□□□。玉搔头,金约臂。断魂不系,额山无□□□愁,水东流。据《倚声初集》卷一,其词完好且略有不同。云:落梅妆阁风送暖,江上春晚。玉搔头,金约臂。断魂不系,额山无限夕阳黄,惜韶光。

左箴,生平事迹不详。其词《生查子》“金韉出蓟门”,《倚声初集》卷二题名“春暮”,署名蒋无逸。据《倚声初集》卷一有蒋无逸记载,颇为简略,云:“蒋无逸,左箴,松江人”。二者实为一人,无疑。

沈英杰、沈亿年弟、蒋平阶弟子,有词《摘得新·和蒋师》《长相思·和蒋师》可知。《支机集》收沈英杰五首,可以确定。但是,《全明词》仅收录3首,分别为和蒋2首,和沈1首,独缺和周2首。为什么呢?和周二词又被《全明词》收录在旌生名下,两首皆题名“和周积贤”。 周英杰,字旌叔,大致可确为沈英杰作。

上述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蒋守太身上。蒋守太,字曾策,《全明词》名下收两首,另有《酒泉子·和周积贤》《月宫春·和沈亿年》收在曾策名下。

另,《全明词》依瑟《步珊珊·和沈亿年》,录自《支机集》卷三附词。依瑟,是谁,记载不明,只能是沈英节(字旌叔)、蒋无逸(字左箴)、周积忠(字子厚)、蒋守大(字曾策)四人之一。因沈、二蒋三人卷三和词皆明,依瑟当是周积忠无疑。《全明词》对上述四人小传未曾其字,于此可补。周积忠,《全明词》小传云字西临。误,西临乃是其号,依瑟或是另一号。

(二)作者小传(包括姓名、籍贯、生卒年)未做正确考证

此类情况,在《全明词》这样大部头著作里,可以理解。毕竟人数众多,不能一一详考。况且,各类文献记载说法不一,难以厘清其中原委。历经数百年,能知悉作者一般信息,实属不易。此工作以周明初《〈全明词〉作者小传订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为代表,今就个人所得,略举几例。

魏观,字杞山,蒲圻人,元末隐居蒲山,生卒年不详。据明史记载,魏观与高启一同获罪而诛。故卒年应与高启同,即1374年。

严震直,字子敏,乌程人,生卒年不详。据《皇明大政记》卷五载,(壬午洪武三十五年,即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1402年),工部尚书严震直卒。[4] 628

蒋冕,生卒年不详。其词《苏武慢·述怀》云:“六十二年,放归田野,多谢圣恩容我。”约略可知此是致仕时作。据《明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记载,蒋冕致仕在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丁丑。逆推之,其生年约在天顺七年(1463年)。

陈琴溪,生平事迹不详。补小传:陈寰,字原大,号琴溪。常熟人,正德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嘉靖间历官国子酒司业、监祭,十二年致仕。卒年六十三。有《琴溪集》。

方彦卿,名不详,以字行,有词《鹊桥仙》“草头八足”。方彦卿,名俊,东莞人,敏才博学。《坚瓠集》卷一,就词作故事有叙述。

马卿生卒年考。马卿,字敬臣,号柳泉,《全明词》谓其生卒年不详。。据《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八十九马卿,嘉靖十六年(1537年),年五十八卒。[5]463逆推之,则知生年为成化十六年(1480年)。而《国朝列卿纪》卷一百一,载嘉靖十五年卒于官。那卒年则为1536年。资料不多,无从缺考。

戴冠,字仲鹖,信阳人(一作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关于生年,明张弘道《明三元考》卷九记载,正德三年戊辰科,少年进士戴冠,信阳人,二十三。[6] 375正德三年,即1508年,逆推之,可知戴冠生于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

关于邱浚生卒年问题的考证。《全明词》小传云:

字仲深,号琼山,琼州人。生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卒于弘治八年(1495年)。

信息与《今献备遗》卷二十七记载“卒年七十五”[7]584不相符。其词作中,有两首可以作为其生年佐证,分别为《水龙吟·癸巳初度》“今朝五十三”和《鹧鸪天·己亥初度》“老子明年六十齐”。逆推之,生年当为1421年。1421年为辛丑年,正与“己亥明年”(即庚子年)为一甲子,六十岁。较之卒于弘治八年,卒年七十五,也正接榫。

(三)作品阙题、阙字补正

张以宁《水调歌头》,句“马首红尘□,□路苦多歧”,据明周瑛《翠渠摘稿》卷六,可知全句为“马首红尘暗,道路苦多歧”。

严震直《杨柳青》“峻岫排云”,《吴兴艺文补》卷六十三录其词,题名为“飞瀑”。

吴宗达《鹧鸪天·春郊》,据清邹只谟,王士禛选《倚声初集》(卷九小令九)收录其词可补其“着意留□归路晚”阙字“连”。

张天湜《归自谣》,据《倚声初集》补题名“忆别”。

据《倚声初集》卷十七,可补沈祖孝《木兰花慢》题名“春游”。

明宣宗朱瞻基《锦堂春》中“金鸭□烟轻”,据清曾燠《赏雨茅屋诗集》中《题明宣宗铜盘锦堂春词后》序中所录,可补阙字“午”。 王士祯《居易录》卷三十三亦作“午”。

储巏词作多有阙字,据《柴墟文集》(明嘉靖四年刻本)卷十一可补《雨中花》“猥绿千枝红一点”“晨妆洗罢” “春风轻颭”,《浪淘沙》“京尘不到枕屏傍” “梦里微茫”,《卜算子·杨花有感》“病起怜诗瘦”“青眼浑非旧”,《浪淘沙·入夜》“行路古来非” “赖有盈盈波上月”。

刘炳《浪淘沙·寒食》“□□祭余携酒去,寒食野人家。”《明词综》卷一所载此首,野径作石径,阙处作“闲趁”。[8] 9

(四)误收非明词作品

倪瓒《定风波·题画梅》,又见《全宋词》陆游《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9]1580,可见《全明词》亦混入少量前代词作。

《全明词》录王来《渔家傲·觉悟》,本为宋词见《全宋词》王寀《渔家傲》[9]697。王寀(1078~1118),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

《全明词》收录杨文俪《清平乐·咏雪》一词,见《全宋词》孙道绚[9]1249后案:此首别作赵彦端词,见宝文雅词卷四。别又误作郑文妻词,见彤管遗编后集卷十二。

又见《唐宋名家词选》孙道绚《清平乐·雪》[10] 210,注录自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答案显而易见,且不论作者归属,此词绝非明词无疑。孙夫人,名道绚,号冲虚居士,富沙浦城人。今录全词如下:

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半夜潇潇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杨文俪,明嘉靖十年前后在世,其子三进士一乡举,名闻一时。作品如下:

《折杨柳》云:

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采莲女》云:

若耶采莲女,日出荡轻桡。惯识溪中路,歌声入画桥。

《秋日怀亲》云:

玉露沾花湿,金风入幕凉。天连秋水碧,山带晚烟苍。抚景嗟时序,怀亲忆故乡。倚阑凝伫久,心逐雁南翔。(以上见《四朝诗》)

《闻征瓦氏兵至》云:

传闻瓦氏勇超群,万里征来净冦氛。多少材官屯海畔,策勋翻仗女将军。

明田艺蘅《诗女史》亦有诗数首,名目如下:《月夜弹琴》《寄鑨儿》《示钧儿》《寄铤儿》《示鑛儿》《示镮女》《关山月》《黄金台》《拟内阁观芍药》等。

蓉湖女子《卜算子》“划袜坠金菱”,又见清聂先、王曾孙编《百名家词钞》周稚廉下。周稚廉,(顺治十四年至康熙三十一年,即1657~1692),字冰持,号可笑人,华亭人,清初著名戏曲家,其《珊瑚玦》《元宝媒》《双忠庙》(合称《容居堂三种曲》)名噪一时。另,《画春堂》“冷莎铺月树穿星”,又见于清王昶辑《国朝词综》,然首两句则为“长空一碧月华生,秋花褪尽红英”,仍署名蓉湖女子。可知,蓉湖女子(选入《国朝词综》)、周稚廉乃清人;《卜算子》“划袜坠金菱”无论是二人谁作,乃是清词,而非明词。

张丽人,原名乔,名下有《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一词,乃是宋辛弃疾作品,见《全宋词》《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云: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9]1885陆词原有序云:长沙道中,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者,用其意为赋。[11]65此词宋词无疑,误入《全明词》。

《渔歌子·题画》,《全明词》误收于吴桢名下,本为元代画家吴镇所作。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喜作渔父图。朱彝尊《词综》卷三十收录此词[12]684,作者吴镇。此作乃是元词无疑。

(五)补遗及其他阙疑问题

成氏,女,朝鲜人。《全明词》录词三,《竹枝》“空舲滩口雨初晴”、《柳枝》“杨柳含烟灞岸春”下注“一作许景樊”。《竹枝》“家住江南碛石矶”,虽注“一作桃花仕女”,但又见于清揆叙辑《历朝闺雅》卷十一许景樊。

《四朝诗》收录成氏三首,《竹枝词》云:瀼东瀼西春水长,郎舟已去向瞿塘。巴江峡里啼猿苦,不到三声已断肠。此作,《全明词》未收。

《杨柳词》二首,云:

青楼西畔絮飞扬,烟锁柔条拂槛长。何处少年鞭白马,绿荫来系紫游缰。

条妒纤腰叶妒眉,怕风愁雨尽低垂。黄金穗短人争挽,更被东风折一枝。

《杨柳词》其二,《全明词》据《古今词统》收在俞汝舟妻(小传仅“朝鲜人”三字)名下,而《列朝诗集·闺集》卷六[13]6855、《历朝闺雅》卷十一则归之于成氏。二者同是朝鲜人,据文献记载作品归属有所交叉,《古今词统》《列朝诗集》必有一非。若据《列朝诗集》的权威性认定为成氏作品,则《全明词》将其列在俞汝舟妻名下,则值得商榷。由于资料缺乏,姑且存疑待考。

童观观《减字木兰花》“病慵思睡”,《林下词选》载张学象作,题曰“病中”。张学象,字古图,张拱端第五女,著有《砚隐集》,因所配非偶,其诗词多哀怨之音。《林下词选》又有《满江红·秋夜自伤》,云: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想当初,已误总难追,今无及。 千种事,休重忆;千种恨,书盈帙。叹三生缘薄、泪珠空滴。偏是王郞逢谢氏,不教仙女随张硕。想徒然、满腹尽文章,成虚掷。

《全明词》张学象下未收上两作。

计能、计敬,《全明词》各录一首《点绛唇·题画》,据《东白堂词选》可各补一首。补计能《江城梅花引·闻笛》“笛声何处起高楼”(卷九)。补计敬《念奴娇·钱塘怀古》“银江迢递”(卷十一)。另,计善,《东白堂词选》卷八补《青玉案·清明》“东风一醉清明路”。

赵今燕,《全明词》录两首。据《林下词选》卷九,又有一《长相思》,云:愁无言,闷无言,水远山长无尽头,相思何时休。阻关山,望关山,倚遍栏干芳草残,盈盈泪自弹。

王昶编《明词综》卷十二另有其《忆王孙》,云:东风恶劣打残红,帘幙轻阴漾碧空。倚熏笼,梦断香消宝鸭中。

《全明词》录钱旃《捣练子》,词云:江南忆,迟日倦。游初兰气漫浇前。夜酒菜香先护一,床书此际意何如。案:此词后二句文辞与前不谐,疑系两词相混。此词韵脚“倦”“前”“一”“如”,读起来确实不叶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词牌名搞错了。《倚声初集》卷一小令一录有此首,名《望江南·本意》。这就不难理解不叶韵了,词当如下:

江南忆,迟日倦游初。兰气漫浇前夜酒,菜香先护一本书。此际意何如。

贝琼《天净沙》十三首,《历代诗余》《四朝诗》则载是孟昉所作,又其中《天净沙·八月》“吴姬鬓□双鸦”,据之可补缺字“拥”。孟作名曰《十二月乐词并引》,引云:

凡文章之有韵者,皆可歌也。第时有升降,言有雅俗,调有古今,声有清浊,原其所自,无非发人心之和,非六徳之外别有一律吕也。汉魏晋宋之有乐府,人多不能晓。唐始有词而宋因之,其知之者亦罕见其人焉。今之歌曲,比于古词,有名同而言简者,时复亦有与古相同者,此皆世变之所致,非故求异乖诸古而强合于今也。使今之曲歌于古犹古之曲也,古之词歌于今犹今之词也。其所以和人之心养性情者,奚古今之异哉?先哲有言:今之乐犹古之乐,不其然欤?尝读李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慆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傍构冥思,朝涵夕咏,谐五声以摊其腔,和八音以符其调,寻绎日久,竟无所得,遂辍其学以待知音者出。而余承其教焉,因增损其语而隐括为《天浄沙》,如其首数,不惟于尊席之间便于宛转之喉,且以发长吉之蕴借,使不掩其声者,慎勿曰侮贤者之言云。(《四朝诗》元诗卷八乐府歌行六)

小传(引自《列朝诗集》)云:“昉,字天炜,本西域人,寓北平。至正十二年,为翰林待制,官至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陈基《孟待制文集序》云:‘翰林待制孟君,砥砺成均,扬历省台。张光弼集多载与孟天炜西湖往还之作。’盖天炜自翰林出,历官江浙,亦在江淮。兵乱之后入本朝,未详所终。”[13]729

晏璧,字彦文,庐陵人,《全明词》收一首。据《花草粹编》卷七补词《一剪梅》一首,云:

客路轻寒笑敝貂,一半春销,一半魂销。满城风雨冷萧萧,去岁花朝,今岁花朝。记得楼西画扇招,汗湿鲛绡,泪湿鲛绡。别时杨柳又长条,人在溪桥,月在溪桥。[14] 514

二 无名氏词作考辨

《全明词》收录众多无名氏的作品,这些人大多生平事迹不详,故考证极难。以下数例主要是关于无名氏作品的一些个人发现以及看法。

无名氏作品《鹧鸪天·美人》“□□分明是内家”。《瑶华集》卷四[15]亦收录此词,名《鹧鸪天·题画》,更可喜是还记载作者是宋征舆。清邹只谟、王士禛辑《倚声初集》记载相同。因而,作者可以认定是因宋征舆。《全明词》所收缺字甚多,故誊录全词,云:

妆束分明是内家,绿云初绾倚窗纱。水晶帘底悬秋月,云母池边浸碧霞。 红袜小,翠裙遮,微风摇漾一钩斜。无端记得春深浅,独向空庭数落花。

宋征舆 (1617~1667),字辕文,号直方,上海松江人,词人。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 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副都御使。

梦庵《齐天乐·题燕文贵楚江秋晓图》,与张肯重录。而《全明词》于梦庵条下,案:

《历代诗余》中,收明人梦庵词一首。查明人中字梦庵者有二人,一为张肯,一为朱自方,不知孰是或系他人,故单列。

张肯,字继梦,号梦庵,吴县人。因其先祖籍河南,故张肯自署“浚仪张肯”。词作主要表现羁旅苦楚、思念家乡之情,“叹还吴适楚,尽趋名利。投老襟怀,思乡情绪,慵赋天涯羁旅”足见其情。然“还吴”二字,正可印证词作者是张肯。“还”有“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之意,而张肯恰是吴县人,二者可谓接榫。另,张肯名多见于书画题跋中,例如《米南宫大行楷书天马赋》、文征明《跋江贯道画卷》。此亦可作一旁证。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词作内容,应推测是张肯。

无名氏作品《潇湘逢故人慢·上巳》,又见王秋英。在《古今词统》中亦有记载,题曰“上巳答韩梦云”,作者署名王秋英,后附有韩梦云与鬼女王秋英结合故事。《列朝诗集·闺集第六》录诗四首,详细介绍王秋英的传说。

无名氏作品《竹枝》“红漆车儿驾白羊”,钱谦益《列朝诗集》、张豫章《四朝诗》(明诗卷六乐府歌行)皆载为浦源作品。小传:浦源,字长源,无锡人,洪武中为晋王府引礼舍人,曾入郑宣、黄玄社,年三十六而卒。

无名氏《西湖竹枝》两首,云:

苏公堤上杨柳青,人来人去管离情。东风为而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苏公堤上杨柳枝。月子玩玩似妾眉。记得双双拜新月,只今唯有影相随。(其二)

“苏公堤上杨柳青”,又见于《元诗纪事》白县尹名下、《四朝诗》。《四朝诗》收录两首与《元诗纪事》同,其一下注云和杨铁崖西湖竹枝词。由此推测,《全明词》所收《西湖竹枝》两首可能非一人所作。即使是一人所作,也可能非同一组词。

无名氏《玉漏迟·晴》,与林鸿《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重出。此录《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以示个中不同。云:

惊鸦(雅)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浓),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微晴)冰(水)活,呵素手、亲妆初了。香径小,水(无此字)溶溶波暖,正宜临眺 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况)花朝,日日霁多阴少。不惜千金费尽,但惜取、数峰残照。归骑杳,纵醉宜(可)眠芳草。

无名氏《踏莎行》“花径争穿”,清陈邦彦《乌衣香牒》载,题名“春燕”。又见清周铭《林下词选》卷五元词,录在“洞天女”名下。洞天女,资料亦不详,想必是民间传说之人物。另,同页《踏莎行》“香罢宵熏”“佳越偏乖”以及无名氏《眼儿媚》“石榴花发尚伤春”、《念奴娇》“鸳帷睡起” (第3450页),四首在《林下词选》皆洞天女名下,“词共十八首,今录其半”。可知,上述诸首乃是同一无名氏词人,或谓“洞天女”所做。《全明词》于第253页有玄妙洞天少女,录《谒金门·闺情》一首,同是一人。而又权贵妃也有一曲《谒金门》,全词与玄妙洞天少女《谒金门·闺情》略同,大概是是同一词作。云:

真堪惜,锦帐夜长虚掷。挑尽(罢)银灯情脉脉,描龙(绣花)无气力。 宫女(女伴)声停刀尺,百和御香扑鼻(蟋蟀争啼四壁)。帘卷西风(自起卷帘)窥夜色,天青星欲滴。

另,《踏莎行》“香罢宵熏”一词,还收录在卞赛名下。

无名氏《踏阳春》(见3448),绝非明人词作。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中《踏春歌》下已录。如下:

异闻录邢凤之子,梦数美人歌踏阳春之曲,曰:踏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阳春踏尽秋风起,断肠人间白发人。”[16]

可知,此词作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全明词》误收其中。

结语

以上举例,大多只是客观地指出疏漏,由于相关文献记载材料的匮乏,尤其是女性词人,例如某氏、某夫人、某妻、某妓/伎等,姓氏籍贯少不知晓,考证其他更是无从谈起,又因个人能力有限,只好浅尝辄止罢了,意在指明其问题之所在。

注释:

①此页码为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词所在页码,下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2] (清)邹祗谟,王士祯辑.倚声初集[M].卷一.中国基本古籍库,顺治十七年刻本.

[3] 王雨容.《支机集》唱和考论[J].怀化学院学报,2011(7):78-80.

[4] (明)雷礼.皇明大政纪[M]//续修四库全书 428 史部·杂史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 (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M]//续修四库全书535史部·传记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 (明)张弘道,张凝道辑.皇明三元考[M].台北:明文书局,1991.

[7] (明)项笃寿撰.今献备遗[M].台北:明文书局,1991.

[8] (清)王昶辑,王兆鹏校点.明词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9] 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龙榆生编选.唐宋名家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1](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清)朱彝尊,汪森编.李庆甲校点.词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清)钱谦益撰.许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明)陈耀文撰.龙建国,杨有山点校.花草粹编[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5](清)蒋景祁编.瑶华集[M].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猜你喜欢

名下
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离婚时如何处理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并非独有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档案帮忙 房产有着落
车牌限拍
说说在房产证上加名那点儿事
我能处置孩子的房产吗?
父亲贷款购车,离婚时能否要求共同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