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预后分析

2014-03-08贾云革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肌张力脑瘫智力

贾云革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预后分析

贾云革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瘫患儿,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分析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60例患儿中基本治愈17例,显效12例,好转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基本治愈18例,显效13例,好转25例,无效为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脑瘫;针灸;康复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主要指小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姿势表现异常,伴有行为异常、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是致残疾病的一种[1]。在发病早期,如果没有采取康复治疗,症状会有加重的趋势,异常的姿势反射以及运动的模式会相对固定,导致损伤的不可逆,对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60例脑瘫患儿,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7个月至5岁。患者经过确诊,均与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相符。根据瘫痪的类型,其中手足徐动型22例,痉挛型18例,强直型7例,震颤型6例,混合型7例。根据瘫痪部位,其中单肢瘫14例,偏瘫18例,双侧瘫7例,四肢瘫痪10例,双重性偏瘫痪11例。伴有听力异常10例,语言障碍23例。

1.2 方法

1.2.1 针灸方法 头针取1.5寸毫针,与头皮呈15°,刺入到帽状腱膜下,当手下的针感为不滞涩时,留针,时间为1h,在留针的时间内,频率控制300次/min,次数为3次。体针的操作方法为快速进针,虚证采用补法,实证采用泻法,若患者没有明显的实证和虚证,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时间为0.5h,每两天操作1次。

1.2.2 推拿方法 沿经络走行的方向,应用推、拿、按、捏等手法,对于痉挛型患者,采用轻柔的方法,使患者全身放松;对于肌张力低下患者,应用弹拨肌腱等强刺激手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手不与皮肉分离,指不与经穴分离,先后有序、掌握力度,常点压穴位包括百会、曲池、风池、环跳、命门、肝俞等。

1.2.3 针灸配合推拿 头针选择穴位为运动区、智力区、足运感区、语言二三区;体针选择穴位包括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等。若患者伴有智力低下,附加神门;若伴有肢体瘫痪,上肢附加曲池、肩骨禺,下肢附加解溪、阳陵泉;若伴有语言障碍,附加哑门和廉泉;若伴有听力障碍,附加听宫以及听会。治疗3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发育的顺序恢复到正常或者是接近正常,异常的姿势消失,肌张力得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相对称,智力恢复正常,反应能力较强,语言清晰;显效:发育的顺序转为正常,异常的姿势没有完全消失,肌张力没有完全改善,智力有所提高;好转:发育的顺序有所提高,肌力以及肌张力有所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和姿势稍有进步,智力略微进步;无效:和治疗前进行对比,没有进步。

2 结果

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60例患儿中基本治愈17例,显效24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基本治愈为18例,显效25例,好转13例,无效为4例,总有效率为93.3%。

3 讨论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脑瘫患者主要是大脑病损功能表现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病变具有进行性的特点。通过进行针灸治疗,提高患者的神经机能,加速神经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尽早进行针灸治疗,调节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体内源性的调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而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儿脑瘫的发病机制在于缺少先天的禀赋、后天失养或者是受到邪毒侵袭,导致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人的先天之本在于肾,生髓,脑是髓之海。脑组织受到损害,会造成智力低下、反应较为迟钝、语言不清晰、咀嚼困难、四肢无力,以致手软不能够握持,足软不能够站立。在中医治疗中,基本的治疗方法如下:调补肝肾、益精生髓、醒脑开窍、养心益智、疏经通络、强筋壮骨[2]。

对脑瘫患儿进行头针刺激,使病灶血流量得以提升,大脑皮质缺氧状态得到改善。脑神经细胞原来处于休眠状态,头针刺激使其觉醒,增强脑组织携氧的能力,使受损神经元能够得到修复、再生,辅以太阳经和少阳,各穴位相呼应,全身的气血得到融会贯通[3]。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较为独特,特点是简、廉、便,在治疗小儿脑瘫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儿难以配合。

采用康复疗法,对相应部位进行刺激,能够激发大脑皮质的兴奋,促进血液流动,加速脑细胞发育,增强代偿的能力,使患儿脑干脊髓的中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加速局部的循环,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提升智力,巩固运动模式。采用推拿方法,针对特定的部位或者穴位,以点、拍、推等手法,使痉挛得到缓解、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有助于恢复关节的功能,对异常的模式进行矫正。此外,推拿能够促进汗腺的分泌与皮肤的呼吸,扩张血管,使血液以及周围皮肤淋巴循环得到改善,缓解关节挛缩[4]。

本次研究中,脑瘫患儿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3.3%,结果表明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袁莺.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7):55-56.

[2] 陈启波.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84-2785.

[3] 耿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2):27-27.

[4] 曾学源,郑楚娜,韦胜威.针灸疗法小儿脑瘫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80-180.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3-31

贾云革(1966-),男,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理疗。

R245

A

1673-2197(2014)13-0083-01

猜你喜欢

肌张力脑瘫智力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请您诊断
欢乐智力谷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