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
2014-04-27黄轲
黄 轲
(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 内科,浙江 杭州 310051)
逍遥丸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
黄 轲
(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 内科,浙江 杭州 310051)
目的:探讨逍遥丸治疗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加以心理辅导,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逍遥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逍遥丸;Ⅱ型糖尿病;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患者具有显著并且持久的情绪低落,且产生的心情低落情绪往往与其此时的处境不相称,严重者还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及行为,大部分病患经常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在发作时有残留症状或者转为慢性[1]。目前临床上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我院采用逍遥丸治疗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6±5.6)岁,空腹血糖(12.3±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1.5)%,HAMD评分(21.6±3.2)分;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4.9±5.2)岁,空腹血糖(12.8±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1.3)%,HAMD评分(21.1±3.1)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符合WHO关于II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③签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急性并发症;②中途退出者;③患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降糖(口服降糖药或肌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请专业培训师进行。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逍遥丸治疗,用法:8粒/次,3次/天,口服。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1.4 临床疗效标准
参考治疗后的HAMD评分以及减分率。治疗后HAMD评分≤7分为痊愈;HAMD评分减分率≥50%为有效;HAMD评分减分率<50%为无效。HAMD总减分率= (基线HAMD评分-治疗后HAMD评分)÷基线HAMD评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5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有效12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5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身心疾病[4]。国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女性高于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达32.9%[5]。现代医学[6]认为抑郁症与糖尿病有一定相关性,二者为影响相同脑区的一种重叠性的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为二者的共同临床表现。抑郁情绪能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抑郁可引起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使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皮质醇通过拮抗胰岛素作用,增加升糖激素分泌,抑制血糖的利用,促进糖异生,引起血糖升高[7];而糖尿病本身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会影响血糖的有效控制[8]。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症”范畴,系因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所致。逍遥丸方中柴胡、薄荷疏通郁结之肝气;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肝郁易致脾虚,方中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养血安神之功。本临床观察显示,逍遥丸联合降糖药对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不仅能降低HAMD评分,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对II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1] 李藿.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108-10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78-779.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7.
[4] MOREIRA RO,PAPELBAUM M,FONTENELLE LF,et al.Comorbidit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symmetric distal polyneur pathy among type 2 diabetic ourpatients[J].Braz J Med Biol Res,2007,40(2):269-275.
[5] ANDERSON RJ,CLOUSE RE,FREEDLAND KE,et al.The prevalencc of comobid depression in adult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6):1069-1078.
[6] 邓超,郑桃林,杜万红. 黛力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2010,27(2):326-327.
[7] 郭建平,杨娟.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9(3):43-44.
[8] 张允明,左彩凤,柴林强. 心理治疗对糖尿病伴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9):801-802.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3-20
黄轲(1981-),男,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临床。
R255.4
A
1673-2197(2014)13-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