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对女性癫痫患者体重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2014-02-27刘金玲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臀围体重增加戊酸

刘金玲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丙戊酸对女性癫痫患者体重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刘金玲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丙戊酸对女性癫痫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女性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1年。起始剂量0.25 g,2次/d。服药后无发作,维持原服药剂量继续治疗;若仍有发作,则增加剂量直至无发作,最大剂量≤30 mg/(kg・d)。比较服药前与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30例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围、臀围持续性增加,腰臀比无明显变化。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体质量指数分别与服药前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5.61、9.04,P<0.01)。结论 丙戊酸治疗引起癫痫患者的体重增加,但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还需要更深远的研究。

丙戊酸;女性;体重;影响

丙戊酸(VPA)是一种结构上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不同的支链脂肪酸,对全身性发作和部分发作均有效[1]。长期应用,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的特点。然而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体重增加则可导致肥胖,肥胖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异常。然而关于丙戊酸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体重增加的机制很少有报道。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但多针对儿童[2]。我们对单独服用丙戊酸治疗≥1年的青春期后女性癫痫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以了解其与体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就诊的30例女性癫痫患者。30例女性癫痫患者均已通过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确诊,服用丙戊酸镁缓释片≥1年,既往未服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避孕药及其他影响内分泌的药物,无内分泌系统疾病史,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能够定期随诊。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7岁。

1.2 研究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患者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起始剂量0.25 g,2次/d。如无发作,维持原剂量服用;如仍有发作,则增加剂量直至无发作。最大剂量≤30 mg/(kg・d)。于服药前以及服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观察腰围、臀围、腰臀比、身高、体重的变化,并计算出BMI。比较服药前与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体质量指数有无差异。每次均使用同一台体重计、同一软尺,由同一人测量腰围、臀围、身高和体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围、臀围持续性增加,腰臀比无明显变化。见表1。30例患者中,3个月时,有21例(占70.0%)体重增加,7例(占23.3%)体重增加≥4 kg,5例(占16.7%)BMI≥25 kg/m2;6个月时,有22例(占73.3%)体重增加,1例(占33.3%)体重增加≥4 kg,6例(占20%)BMI≥25 kg/m2;12个月时,有23例(占76.7%)体重增加,15例(占50.0%)体重增加≥4 kg,8例(占26.7%)BMI≥25 kg/m2。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BMI分别与服药前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5.61、9.04,P<0.01)。

3 讨论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对健康有一定危害。在抗癫痫药物中,VPA导致的体重增加最为明显[3]。国外学者报道,服用VPA的癫痫患者中,15%~70%的患者体重增加,部分≥4 kg。在我们对30例女性癫痫患者的研究中发现,15例(50%)体重增加≥4 kg,与国外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服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围、臀围均较服药前增加,但腰臀比无明显差异,说明脂肪堆积在腹部、臀部较明显。

表1 VPA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项指标变化

VPA诱导肥胖的病理机制尚未清楚。我们认为癫痫患者服用VPA后体重增加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1 VPA对下丘脑的作用 支持这项假说的研究显示,VPA治疗的癫痫患者食欲增加,并喜欢用碳酸饮料解渴,这些行为能够刺激下丘脑活动[4]。再者,实验数据显示VPA能够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尤其是一项体外研究显示,VPA能够通过下丘脑释放出皮质激素来稳定情绪[5]。最近一项研究显示,WISTAR雌鼠应用VPA治疗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变,下丘脑产生出性腺激素。尽管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体重增加与一些增加氨基丁酸的药物相关,如VPA和加巴喷丁,这并不是唯一的机制。一些促进氨基丁酸的抗癫痫药物,并不能增加体重。

3.2 VPA介导的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 瘦素是通过能够刺激进食和减少热量的神经肽Y来调节体重的标志因素。血清瘦素水平和BMI、身体脂肪量密切相关[6]。

3.3 VPA和脂联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脂联素是源于脂肪细胞中对于胰岛素浓度和葡萄糖的平衡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种蛋白,是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富含脂肪组织的蛋白。一些实验数据显示,VPA和脂联素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

3.4 血糖的降低 血糖降低后可能刺激食欲,引起食欲的增加,从而导致体重增加[7]。

3.5 VPA抑制脂肪酸的代谢 VPA能抑制脂肪酸代谢,使脂肪储存增加[8]。

3.6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是引起服用VPA的癫痫患者体重改变的一个原因。一项关于但单卵双生双胞胎服用VPA的实验支持这项假说。同时有报道指出,起始体重高的患者比起始体重低的患者更容易引起肥胖。

综上所述,很多研究发现,VPA能引起的体重增加,然而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1] Strom LA, Koh S, Frey L, et al. New antiepileptic drugs: lacosamide, rufinamide, and vigabatrin[J]. 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 2010, 12(4): 287-299.

[2] Demir E, Aysun S. Weight gain associated with valproate in childhood[J]. Pediatr Neurol, 2000, 22: 361-364.

[3] Verrotti A, la Torre R, Trotta D. Valproate-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in children[J]. Horm Res, 2009, 71(3): 125-131.

[4] Patel SB, Reams GP, Spear RM, et al. Leptin: linking obesity,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urr Hypertens Rep, 2008, 10: 131-137.

[5] Verrotti A, Agostinelli S, Parisi P.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dolescents receiving valproic acid[J]. Epilepsy Behav, 2011, 20(2): 382-385.

[6] 卢瑞春,谭兰,王雁,等.丙戊酸对癫痫病人血清胰岛素及瘦素水平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115-118.

[7] 温兆春,王如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内分泌影响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4,44(7):18-20.

[8] Verrotti A, Agostinelli S, Parisi P.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dolescents receiving valproic acid[J]. Epilepsy Behav, 2011, 20(2): 382-385.

1672-7185(2014)02-004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25

2013-11-11)

R741

A

猜你喜欢

臀围体重增加戊酸
戒烟后体重增加问题新机制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
社会版(十一)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