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极致在民间
2014-02-25蔡海松
蔡海松
潮汕有句俗语“金厝(音同“错”)边,银亲戚”。厝,为潮汕话里的居住地之意,厝边即邻居。即使到了现代,潮汕乡间的传统民俗和宗族观念依然保存较好。建筑形态和居住其间的居民往往是共生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人的心理意识决定其所居住的建筑形态,而随着时年更迭,建筑形态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
潮汕乡村至今还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其民居建筑形象很难通过一间单独的老屋展现,而是要由一座院落、一条街巷、甚至一个村落,才能将整个建筑群体系统地反映出来。这些乡村聚落以宗族祠堂为中心,民居则围绕宗祠展开。老屋大多集中布局,相互毗邻,排列整齐,四周街巷围绕,表现出严整、封闭的特点。建筑宅院内部的空间虽为封闭,但其村落群体布局却注重邻里亲情的联系,表现出一种亲和力。
潮汕民居从最开始选址就十分注重风水,它们都有共同的规律:以近水、近田、近交通为首选,最理想的是几者兼备。如若自然条件不允许,人们就会引溪流,挖池塘,做成“风水池”。这一方面满足风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几乎每个村落都建在青山绿水间。
每一个在乡间长大的潮汕人记忆中都会有一棵大榕树,它们或立于村口,或站在路旁,或伫于溪边。榕树树冠阔大,亭亭如盖,舒张在乡村中的白墙灰瓦之上。下垂的榕须传递着根深叶茂的展望和落叶归根的意识,历来深得潮汕人心。榕荫下的池塘边常常放置有石条,围成一个个落脚点。冬天可晒日,夏天可纳凉。乡民亦在此品工夫茶,唱潮剧。这种向内的团聚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集结点,在这里活动的人们感受到邻里亲情,从而极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潮汕人聚族而居的观念因此而代代延续。
“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傅”是潮汕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典故。清末,有两个石雕师傅要雕刻一条石雕上牧童手里的悬空牛索,牛索穿过牛鼻、细如牙签,极为考验工匠的技艺。两位师傅费劲心力,却总在即将成功时不慎将牛索弄断。好胜的石雕师傅们十分懊丧,自觉无颜面对盛情招待的主人,背起包袱远走他乡。“激死三个师傅”自然是民间添油加醋的说法,待到第三位师傅,他吸取了之前两位师傅的教训,改进工艺,先将石块放在水中浸泡,接着用杨桃汁使其变软,最后细磨轻刮,才终于没有重蹈前两位师傅的覆辙。
这块石雕,正位于潮州市潮安县金砂乡从熙公祠门楼的南面,从熙公祠是“资政第”的中心建筑。清末富商华侨陈旭年,功成名就后回乡营建了“资政第”,这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潮汕大府第建造历时14年,耗资26万银元。虽然它的部分建筑在20世纪初的潮汕大地震中已被毁坏,但从熙公祠仍基本保存完整,并以其高超的石雕等装饰艺术扬名。
曾经巧夺天工般雕成的牛索虽早被毁坏,且已被后人以其他材料修补,但过去工匠们对精致的追求却依然体现在从熙公祠的每一处细节中。单是在门楼,就有诸多细节让人细品。门楼为凹斗三门式,门楼立着由整石雕刻的四棱檐柱,柱上横梁悬有倒挂的石雕花篮,花篮层次繁复,其上篾条清晰可见,雕工极为精致。梁架上则装满了内容丰富的镂空石雕饰品。用圆雕法雕刻而成的螃蟹斗座形态逼真,此蟹为母蟹,腹甲饱满,似怀卵欲生,其双螯大而有力,紧夹芦苇,旁衬水草及浪花,写实风格浓郁。左右梁架上还分别有两座龙虾斗座,一俯一仰,虾须以刀刻成线,由数道合而为一,旁边同样衬以水草,刚中有柔。
最为精彩的还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2幅石雕挂屏,内容分别为“士农工商”和“渔樵耕读”。它们用S形构图,通过巧妙穿插和安排,将二十来个不同时空的人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石雕上的细节,从各式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到人物手中的锄头、扁担、罗伞等用具,甚至是渔网的疏密,无不刻画的细腻逼真。近十多年来我曾多次前去观看,每一次都觉意犹未尽,面对这些精美的石雕,眼前总能浮现出近百年前工匠们经年累月,倾心雕琢的场景。
深入潮汕民间,这般精致的装饰艺术不在少数。潮汕乡土建筑的装饰种类繁多,雕刻有石雕、木雕等,塑造有嵌瓷、灰塑等,彩绘有平面彩绘、灰塑彩绘、门神彩绘、描金漆画等。其装饰范围也颇广,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梁架下,无所不有。那些细腻繁复,巧夺天工般的装饰艺术,就这般依附在老屋上,见证着老屋的岁月更迭。
“自从二五出门庭,两个余月无事领……离家设帐向夷邦,忽觉春光已半空……”这是汕头老城区侨批文物馆里展示的一封侨批内容。侨批,过去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汇款凭证,并常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自清代乾隆年间,大批潮汕人为生活所迫,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开拓创业。经历了两三代人的发展,不少人事业有成,积累了一定财富。出外发家之人讲究叶落归根,回祖上起厝,以光耀列祖列宗,造福子孙后代。建祠堂,起大厝,成为许多海外潮汕人的时尚,这极大地促进了潮汕老屋的兴建。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密度为大陆地区最高,农耕文化系以精耕细作、优质高产著称于世,有“种田如绣花”的盛誉。与这种特殊的生存意识相关,潮汕人在这有限的生存空间中经营任何事物,都力求达到尽善尽美,以不温不燥的用心和纯正细腻的做功而将“精致”一词发挥到极致。
追求极致的潮汕人,在营造自己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建筑时,更是不惜资费和时间,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装饰于建筑上的金漆木雕、石雕、嵌瓷、描金漆画。在营造建筑时主人们常常采用“激励”机制进行“斗工”,也就是主人一般都请两班工匠,以中线为界,按左右分“龙畔”、“虎畔”各半,事先讲好所做的内容、形式和工艺要求,两房互不窥视,各呈其技;完工后,进行品评,优胜者可得到“标尾”(额外赏金),有时主人所赏“标尾”金额甚至高于原来的工价。不少艺人为争高低而不遗余力,正是这种长期充满着斗技斗艺竞争的环境,激励了民间艺人的进取心,提高了艺人的技艺。同时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一座民居内,其左右两边的装饰内容和形式虽然一样,但风格和意趣表现却时常迥异。由这种“斗工”形式营建的民居在潮汕很普遍,有的甚至连一个大神龛的两扇龛门都请两位工匠来做,从而更将潮汕乡土建筑对精致的追求推到极致。
TIPS
潮汕装饰艺术
潮州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两大民间木雕体系,以多层镂空,金碧辉煌,装饰夸张的风格和细腻精致的工艺特色著称于世。潮州木雕始于唐、宋,明代迅速发展,清代达到高峰。就木雕的雕刻技法分类,有沉雕(凹)、浮雕(凸)、圆雕(立体)、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其中通雕最为卓越,工匠们吸取了浮雕、圆雕等技法而将通雕融汇成一种玲珑剔透的特点。
潮汕石雕:它在潮汕乡土建筑上应用最为普遍,以精细奇巧,在我国石雕艺林中独树一帜。牌坊、门楼、柱、柱础、台基、栏板、抱鼓石、石狮都采用石作,其中以门楼最具代表性。民间艺人一般称装饰石雕为“打巧”,而将建筑结构构件如门框、柱、柱础、台基、栏板等称为“打平直”。通常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多层次圆通雕等手法。
潮汕嵌瓷:始于明,盛于清,一直流传至今,是潮汕地区富有浓郁地方乡土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绘画、雕塑为基础,运用彩色瓷片粘嵌装饰的手工艺,造型、设色、剪裁、嵌贴精工细作,填色描金,通过对比色达到鲜艳明快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主要有平贴、浮雕、立雕等形式;制作上用石灰、红糖和草纸筋调匀成灰浆,然后把剪裁成各种形状的彩色瓷片嵌贴成各种图案;立雕则需先用铁丝扎好姿态骨架,然后用灰浆塑好雏形,再和瓷片嵌贴。内容大多为历史和传统戏剧的人物形象,以及龙凤、花鸟、走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