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创新应强化六种意识的导向作用

2014-02-17李雪萍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

[摘要]高校德育创新包括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创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观念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基础,是德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的牵引力量。高校德育的创新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不断创新。观念的形成又总是受各种思想意识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促进,这些意识活动对于德育观念创新蕴发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围绕现代德育观念创新这一目标,当前高校德育主要应强化时代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系统意识等六种意识。

[关键词]高校德育 观念创新 意识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18-06

[作者简介]李雪萍,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201701)

所谓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的运用。它不仅仅是诸如小发明、小革新之类的物质性的具体事物,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观念的转变、价值的更替、理论的构想等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高校德育的灵魂,是高校德育富有活力与说服力的源泉。

高校德育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创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观念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基础,是德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的牵引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作为先导的。任何物质生产者生活的内容及其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高校德育的创新也同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不断创新。因此,树立全新的德育观念,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只有观念创新了,才能带动并推动其他各类创新。观念上僵化保守,必定束缚、制约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一种观念的形成又总是受各种思想意识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促进,这些意识活动对于德育观念创新蕴发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围绕现代德育观念这一目标,强化诸种促生和支撑着德育观念不断趋于改革创新的思想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当前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主要应强化以下六种意识:

一、时代意识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任何时代的德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来都深深地打有时代的烙印。德育目标的确立要符合时代要求;德育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特征;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要体现时代特点。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首先必须确定时代意识,把握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及其特点,充分认识时代对德育对象的影响及其要求。只有看清今后一个时期内培养的人才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和国内环境,将迎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将经受什么样的考验与磨练,才能更好地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

从当前高校德育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表现为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对大学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从较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和心理,另一方面又从较高的程度上要求他们的素养和水平。如何使大学生自觉做到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既能了解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保持本民族深层次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这是高校德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二是市场化挑战。市场经济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尤其现在我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和暴露出来,各种错误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青年学生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前高校一部分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整体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把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整合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轨道上来,这是高校德育不能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三是信息化的挑战。互联网的多媒体功能在增强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两个新的课题:其一,网络的开放性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环境中的主导地位。网络信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计算机网络,从而导致学生德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德育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其二,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德育的环境,加剧了德育实施的复杂程度。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并实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利用掌握的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国家意识

所谓“国家意识”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公民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国家意识既是一种政治意识,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它对国家的形成、发展、统一、强大,对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才能心怀国家、情念国家,才能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自觉关注国家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意识到作为国家公民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才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忠诚于国家,服务于人民。

在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国家意识的培育所面临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经济全球化在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培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具体表现为:一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经济优势冲击了社会主义信仰,使得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的情绪滋生和蔓延,人们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信仰危机。二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国家借助经济上的强势地位,通过经济全球化所挟带的无处不在的资本主义印记,千方百计地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消解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和整合作用,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三是西方的文化扩张导致中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受损。在西方传媒信息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使得我们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始终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严峻和现实的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培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主权的教育。要使大学生明确,爱国首先就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根本利益,时刻警惕西方霸权主义鼓噪的“人权高于主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二是国家安全教育,要使大学生懂得,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已经扩展到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生态等各个方面,从而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三是共同理想教育。国家意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当前培育国家意识,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国家意识的培育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可资借鉴。新加坡政府和领导人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讲的,重视对新加坡人国家意识的培养,便是建设好国家的关键,“新加坡人是一个出生、成长或居住在新加坡的人,他愿意维持现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宽宏大量、乐于助人、向前看的社会,并时刻准备为之献身”。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国家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将这种意识极端化的倾向。国家是当今基本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人们生存在国家之中,受到国家意识的熏陶,培养对国家的忠诚,肩负对国家的责任,并在国家中实现价值。但国家本身并不是目的,自己国家的存在也不能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在这一点上法西斯主义的国家意识和霸权主义的国家意识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现代社会发展中,各国面临着共同的、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道德滑坡等,从而也形成了共同的德育要求与内容,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保护环境,和平与发展等已属于全人类的道德要求。因此要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国家和民族若无视全球问题中包含的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不仅会损害自身,而且要殃及整个人类。全球性问题所表现的普遍性、整体性以及内在联系的深刻性,要求我们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全球意识。

三、责任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纲要》阐明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的责任意识,是新时期国民教育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并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只有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

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基本、最内在的层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接触并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而逐渐形成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择邻而居”讲述的是孟母历尽艰辛、勇于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卧冰求鱼”是对晋代王祥恪为人子尽孝道的责任意识的传颂。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古往今来,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强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时代呼唤着一代大学生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只有树立这种责任意识,才能有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才能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三是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的责任,自觉地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四、文化意识

所谓文化意识就是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能够明确地认识到文化的内涵、功能、地位、价值和现状,认识到文化对个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并明确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更多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系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的:“要在国民中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当今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交流、交锋的速度之快、竞争之烈,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正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万俊人教授所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内在关联,而隐含在这一内在关联中的是某种价值的紧张和冲突。”同时,民族文化赖以形成的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条件已经不复存在,民族文化的优化和淘汰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悄然进行着。而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综合优势,他们借助其强大的经济与科技支持,或者通过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各种社会思潮等方式,或者通过影视、广播、互联网、书籍、刊物等方式,把他们的价值观、文化理念以及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占领世界大部分的信息、话语、娱乐方式的权利和空间,以实现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

以上情况说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困惑是当前高校德育正在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也是其面临的一个时代性、现实性的大挑战。……多元文化的历史境遇使得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道德困惑和文化冲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不能因为这些影响而重新封闭起来,拒绝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部分,也不能对这种消极影响视而不见,否则,“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就很可能成为西方文化的追随者和崇拜者,那么我国就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丧失文化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失去整个国家建设的精神支柱”⑦。因此,如何通过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比较、选择与融合,在青年大学生中形成共识、共享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高校德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即自觉意识到文化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意识到文化对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大学生群体所担负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容和借鉴世界多样性文化的时代使命。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应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是要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源头,“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华文化虽然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系统,并且影响到我们今天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是要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要认识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承接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成就,吸纳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成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必然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境界,从而能够引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五、开放意识

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已不再是由围墙封闭起来的环境,而是一种与社会密切互动的开放环境。高校将“推倒”围墙,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同样,高校德育也处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无论是环境、过程,还是内容的开放性越来越显著。突出的表现为,“在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的道德教育可以求同存异和相互借鉴;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高校德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大学生群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觉地把自身融入到社会中去,因而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决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最终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选择,因而高校与社会之间共生互动的格局已然形成”。总之,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课题。实践证明,德育的开放“是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在德育中的映射,是德育对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应对的举措,是人们在开放——适应——创作——发展的循环中开展德育活动的描述”。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与变化了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相协调,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与时俱进,树立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建立起开放的新型德育机制,才能体现科学性,永葆生命力。

首先要向世界开放。有学者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封闭、单一的价值取向,把我国德育的改革和发展纳入世界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中去,吸收一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有益的东西。”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进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气势面对和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包括借鉴任何世界上其它国家德育的成功经验,从中汲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要面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

其次要向社会开放。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看,德育绝不只是德育工作者的“私责”,甚至也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尽管高校在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任务。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它的实施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只有动员并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显现其效果。因此,德育开放意识的树立还表现在进一步面向社会,动员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育人活动,通过建立社区德育组织和德育活动基地等形式进行“多向立体”的道德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格局。

六、系统意识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德育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等相对独立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处于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中。高校德育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比如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等,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如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针对性、广泛的实践性。总之,要把高校德育当成一个系统,系统内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外部环境与其配合,我们的每一项改革的设想与举措、每一个理念的确立与方法的运用,都必须重视它们的内在系统性的研究和逻辑性的把握。只有当我们真正从科学意义上创立起了现代德育体系,我们的德育工作才会是和谐的、有效的。

德育工程的系统性具体来讲就是要体现“三全育人”。一是全员育人。由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动员学校各种教育力量参与其中,要建立起党委领导下的包括学校领导、辅导员、教师、机关和后勤职工等多种教育力量组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机构。各类人员既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全程育人。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不分年龄层次,不考虑认知能力,笼而统之进行教育的现象,使得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盲目性和“一刀切”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德育发展的总目标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分解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要求,做到层次递进,体现德育过程的连续性,使德育工作做到与时代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全方位育人。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德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和社会都负有重要的责任。学校主要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合理建构德育的具体目标,科学制定教育计划,科学选择教育途径和策略,及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才成人并举的思想。要与孩子平等交流,注重言传身教,经常与学校、学生保持沟通和联系。社会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净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引导。而学校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体察社情民意,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角度和功能不同,但三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持高度一致,使社会价值观与家庭伦理观、学校教育观三者合一,形成统一的行为环境。

上述所论高校德育观念创新应当树立的六种意识,其关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时代意识是先导,国家意识是灵魂,责任意识是目的,文化意识是核心,开放意识是策略,系统意识是保障。只有对诸种意识统筹兼顾,科学贯穿与相互渗透,并且深入落实和细化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每一个具体环节中,才能对德育观念创新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整个高校德育创新工程建设发挥出切实有效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
论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
论高校德育目标:道德智慧的培养
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论“漂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