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2016-12-12卢倩
卢倩
摘要:中国、美国、日本三国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高校德育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探究了中国、美国、日本三国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方面的异同点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中美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82-01
一、中美日三国社会文化背景比较
我国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为中华文化之精粹,影响我国长远而深厚的德育传统,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水平也是首屈一指。美国人价值观多元,崇尚自由、民主与法制。移民带来的多种文化使得美国没有形成统一文化而是奉行个人主义精神,且宗教信仰异常复杂。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其别具一格的文化。战后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由国会、内阁、法院行使对应权力,天皇仅作为国家的象征被保留。日本珍视传统文化,注重国民教育,把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作为构建以人为本社会的关键环节。
二、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三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均源于国家客观实际,都体现了本国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高校在学生德育目标方面有共性又有差别。
(一)相同点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目标与国家性质密切联系,既体现了国家性质,又将政治性要求蕴含于高校德育目标中。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德育目标兼具继承性、融合性与统一性。美国德育目标是要培育一大批同国家价值理念相符合的合格公民,注重个人能力训练,又强调民族、民主精神。日本高校德育倡导忠君爱国等品质,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
(二)差异
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坚持国家与集体利益,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和统一,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美国高校德育目标讲求自由、民权、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渗透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性。日本高校德育注重培养具有完美人格,拥有健全道德判断能力的公民,倡导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心灵。[1]
政治属性体现程度不同。在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属性体现较为鲜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德育目标更具现实实践性与严格的规范性。美国对于德育目标的设立坚持隐晦的方式,高校青年学生的德育与政治联系淡薄,乃至在政治场合也鲜少谈到。日本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德育,但高校德育在国家政治中体现程度明显低于中国。
三、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一)相同点
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中美日三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倡导热爱国家辉煌的文化,热爱国家的美丽山河,热爱本国的社会制度,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等。
注重法制教育,维护法制权威。三国都是法治化国家,倡导依法治国、依法治校,高校德育都有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例如,中、美、日高校均注重对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识法、用法、守法,在法律的保护下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注重健康人格教育,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大学生。三国高校均注重结合本国传统、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又依据学生自身年龄与发展特点,通过交流谈话、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完备身心的青年学生。
德育内容突出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培养健康人格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差异
在公民教育方面:转型期的中国,整体公民意识较为薄弱,思想教育又蕴含浓重的政治色彩,公民教育不仅偏向于理论,水平也亟待提高。美国注重通过公民教育,培养有影响力、恪尽职守、忠于祖国的合格公民。[2]日本公民教育受到本国社会地理因素的影响,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公民教育围绕品质素养,突出道德对个人与家庭,乃至社会、民族兴衰的重要影响。
在价值思想方面:我国高校德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为准绳,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荣辱观的青年学生。大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关键期,学生获得大量社会专业知识,人格与性格也基本定型,此阶段进行德育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而美国高校德育侧重个人才能发展与独立精神发展,追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指导思想绝对服务于资产阶级。日本高校德育将把发展学生智力放在第一位改为将发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放在首位,进行人生观教育,鼓励寻求人生兴趣与意义。
在取材来源方面:我国高校德育课本一直沿用往年,稍显陈旧单一;德育教材种类虽多,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脱节,导致青年学生学习热情无法调动,达不到理想德育效果。美国高校德育贴近生活,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实际生活,讲求真实,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轻松。日本德育的取材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侧重情感上的体验。
四、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的启示
结合我国国情与高校德育工作现实状况,首先,高校德育应结合本国国情,而不盲目借鉴别国经验。其次,在德育目标方面,弘扬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目标不能动摇。再次,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维护法制权威,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让德育内容的取材来源更加广泛、立体多面、贴近热点。最后,在德育方法方面要完善课程设立,改变传统的集中式课堂灌输教育。高校青年学生人格渐趋独立,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讨论式教学,日本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高校德育要不断改革,胆子要大一点,回避路径依赖的影响。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雯娟.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2]尧新瑜,刘融斌.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特色及其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