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2017-01-03罗娟杨波
罗娟 杨波
[摘要]德育不仅与智育、体育、美育一道构成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它还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方向保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所有的教育界人士,乃至整个社会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了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提出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方法,以期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目标;德育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5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2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德育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社会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各种类别学校的德育(包括:小学德育,中学德育,高校德育)。西方国家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但是面对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道德危机法律也是束手无策。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年轻一代不断蔓延的享乐主义和崇洋媚外心理,不得不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利他主义教育。可见,加强德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
一、当代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热点问题基本上能做出正确的评判,有较强的正义感,但面对复杂的社会和网络环境,辨别能力较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不强。近年来,一件接一件的高校突发事件,频频爆出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比如: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所发生的弑师案,2010年我国著名高校复旦大学所发生的“黄山门事件”,以及2013年所发生的“复旦投毒案”。这些事件都充分说明:德育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各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德育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在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当的基本路线,确立现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而且德育教育的效果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发生反复。德育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高等学校要想实现预期的德育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德育教育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根据这几个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承,让大学生正确把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坚持主体意识的前提下,形成兼容并包的价值态度。
(二)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各科课程教学之中
现阶段,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程来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虽然这种德育方式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德育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德育形式太过单一,往往德育课程的教师都是采用说教的方式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和手段太过单一,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常常出现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该干什么干什么,德育课程的开设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
2.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因为学校要求为修学分,迫于无赖才修德育课程。
3.德育课程的考核方式不科学。为了方便快捷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通常采用书面考察的形式,德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往往采用合班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逐一评价,一般采用书面考察的形式。然而,德育测试得高分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未必比就比其他学生有更高的觉悟和道德。可见,德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纸成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为了让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达到言行一致的目的,应把德育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再结合教师的评价,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
4.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把德育独立于其他课程,忽视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极大地限制了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德育功效的有效发挥。
因此,除了丰富德育课程的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方式以外,还应充分发挥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把德育教育完美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使德育教育犹如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的高校德育太过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理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心理需求,理论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不能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高等教育学》指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必须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内容之一也不例外。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自主、平等和竞争意识;用于创新,具有锐意进取、反对特权的精神;强调务实,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注重自身各种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社会变革和自身发展的压力下,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生活体验和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的磨炼,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烦闷、偏执等心理障碍。如不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小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则会酿成一些不必要的悲剧,从而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影响校园稳定的隐患,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极有可能带给他人极大的危害。因此,高校德育教育不应只进行德育的理论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虽然高校对每个教学班都配备了专门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然而绝大部分辅导员都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当学生遇到一些心理障碍、感情问题时,他们只能从表面去进行解决,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化解矛盾。因此,高校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有实践经验的心理学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进行必要的危机干预。这样,不仅解决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联系实际的问题,而且以生动而实用的方式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心理咨询中,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效防止悲剧在高校再次发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要取得长久的效果,除了高校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外,还必须依靠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一股德育合力,才能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长期以来,一方面,家长要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要么由于缺少知识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情感。他们往往认为教育包括德育教育都应该是学校的事。因此,我国高校成为了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往往会形成“5+2”等于“0”的情况,即使高校在周一到周五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如果周末这两天,家长和社会如果不能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学校的德育效果将是零。虽然部分高校也有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但是经常是学校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社区或社会都是以被动的方式参与其中。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使得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学校应时常深入到家庭、社区开展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德育对学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德育的目标和方法,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教育、以社区为主体的社区教育、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三者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家长、社区的作用,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五)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现代德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运用而达到。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德育教育应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道德价值,自觉地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品质、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
总之,高校德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事关社会国家未来的发展,同时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同时,德育工作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对德育方法、途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