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2014-02-14李常乐
李常乐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李常乐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急诊护理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疗效毋庸置疑,但是治疗的同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症往往反复发作,病情复杂多变,因此,优质有效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上有积极影响。此次研究,针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急诊护理干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48~72岁,平均61.3±6.8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7.4±5.4岁。所有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均为1~12 h。心肌前壁梗死的有57例,心肌前间壁梗死的有32例,心肌下壁梗死的有3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1.2.1 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予以治疗,患者于手术前均供给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对局部的血栓进行溶解处理,然后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毕包扎止血即可。
1.2.2 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性护理,在此笔者不予详述。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急诊护理的术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中病情观察、并发症观察干预,术后卧床护理干预等手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胸闷、胸骨后持续性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表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这些症状会引发心肺循环功能受阻、心肌组织受损或坏死等威胁生命健康的病症[1]。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打通患者的冠状动脉,帮助患者恢复心脏的基本收缩功能,减少梗死面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大大减少了死亡几率[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复杂多变,严格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必不可少,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笔者现总结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具体措施。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n)
3.1 基础护理 在收治患者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评估,以最快的时间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临床症状和表现、主诉病症以及相关病史。做出诊断后要使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取样品血液检查血型、急诊生化、血糖、心肌酶等指标,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清醒程度等,进行血压和心电监护。必要时让患者吞服硝酸甘油以缓解疼痛,硝酸甘油的滴入速度应在每分钟少于20滴,且所用量的浓度应低于20%,对此可以应用微量泵来控制注入量,时刻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
3.2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突然而至,患者的心理会承担很大的压力,出现惊恐、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使患者心率加快,心肌耗费的氧气量增多,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状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耐心有效的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之后,给患者相应的安慰,尽量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地回答患者的提问,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以安抚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与此同时要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情形和相关病情,以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向病人家属对该病和治疗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家属能够接受和支持治疗。
3.3 病情观察 术中应当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及时检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心律节奏、血氧饱和度、血压、神志清醒程度、面色变化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状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因为造影剂和导管对患者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和不利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速率过快、心率异常等症状,对此,护士要加强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在扩张球囊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低血糖或是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帮助医生做出及时的诊治。
3.4 并发症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生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血肿、心包堵塞等并发症。造影剂过敏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或出现皮疹,病情严重时呼吸较为困难甚至出现休克情况;血肿通常是由于多股动脉穿刺出现失误状况而形成;心包堵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压降低、心音遥远等[3-4]。对于这些并发症的具体临床表现,护士必须完全掌握以便及早发现,提醒医生注意把握造影剂的用量,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向医生汇报以及时作对症处理。
3.5 术后卧床护理 术后协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休息,尽量避免肢体移动,让患者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应对其下腹部进行热敷处理,如有必要可请泌尿科医生施以诊治。术后要加强对相关并发症、药物的不良过敏反应、病情的变化进行监测,施以健康教育。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应以清淡饮食为准,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侧肢体的活动受到制约,因此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腰痛,会出现烦躁情绪,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不利于病情恢复,护士可以使用腰部垫软枕,定期对患者腰部进行按摩,既能避免肢体缺血、血栓形成等情况发生,又能使患者拥有愉悦的心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加快了机体恢复的进程。
此次研究中,应用优质高效急诊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仅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可见优良的护理手段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1]王媛,黄英,徐丽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3,3(02):781-782.
[2]刘秀华,赵华宇,代宏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04):2070-2071.
[3]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0,9(06):13-14.
[4]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78-1379.
R542.22
C
1674-9316(2014)03-004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3.028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仅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死亡率、并发生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良的护理手段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极具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