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部共建视野下高校学生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2014-02-13励立庆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

励立庆

[摘要]省部共建对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素质模型开展学生工作有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工作的层次与水平。本文在分析素质模型的内涵特征和高校学生素质模型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省部共建高校特点和要求的学生素质模型,并提出了工作理念与素质模型匹配、工作方法与素质层级匹配、工作载体与素质开发匹配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省部共建 素质模型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086-04

一、高校学生素质模型的内涵与应用

1 素质模型的内涵

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的研究最早起步于企业管理领域,始于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他通过“时间动作研究”来识别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和差异。但当时仅把人当作机器的附属物,主要关注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性,未意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得该学说不能适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麦克利兰则针对以上问题,经过长期研究,首次提出了素质模型及其分析和评价方法。1973年,麦克利兰在帮助美国政府选拔外事信息官员的过程中,发现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以及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够比知识和智力更好地预测一个人在某一工作中的表现。他认为素质是能够带来高效和杰出工作绩效的潜在特征。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进一步完善了素质的概念,提出了素质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和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测量的,并且能够区分并预测表现优秀者与一般者的个体特征,并由此建立了“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该模型认为,“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容易了解与测量,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也称为显性素质、基准性素质,能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普通者的关键因素,也称为隐性素质、鉴别性素质。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加以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职位越高,隐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

2 高校学生素质模型的应用

素质模型提出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广泛运用于商业机构和政府等领域,并向护士、医生、教师等服务人员拓展。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从就业能力角度对高校学生素质模型及结构组成进行研究,但各国使用的术语不同。例如,美国用的是技能(Skill),澳大利亚是关键胜任力(key competences),英国是核心技能(core skills),法国是可转换胜任力(Transferable competences),德国是关键任职资格(Key qualifications)等。目前国内较早对高校学生素质模型进行研究的是郑学宝和孙健敏(2005),他们提出了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框架以及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模型的方法与步骤,认为优秀大学毕业生至少应具备知识、技能、品质、个性、身心等5个方面的核心素质。此后,专家学者们参考“素质冰山模型”的分析框架,从核心素质、毕业生胜任特征、就业胜任力、就业通用胜任力、就业竞争力、创业者胜任特征、学生干部胜任素质、研究生胜任特征等视角对高校学生素质模型进行了全方面的探讨,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娄玮瑜等(2009)基于职业发展对大学生必备核心素质进行了探讨,得到踏实、学习发展、责任心、自信、人际交往、口头表达、坚持性和成就导向8个素质项。周立军等(2010)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出发,定义了25项能力,分为5个类别,即信息利用能力(信息收集和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职业认知力(职业兴趣品质、信息辨别力、逻辑判断能力)、人格影响力(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基本求职力(求职资格、专业知识技能)。王沛等(2010)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心理承受力、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6个方面。陈巧年等(2011)认为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包括团结协作、沟通表达、责任意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自我反思、领导能力、热情、创新能力、计划性等10项。

二、省部共建视野下高校学生素质模型的构建

与传统的学生评价分析方法相比,素质模型提炼了优秀学生具备的核心素质与能力,因而其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更能预测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高校学生素质模型的建立,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技术,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基点。从素质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实践看,素质模型的构建正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具体而言,高校学生人才模型的建立与高校的办学层次、历史发展、学科特点、学校发展战略、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基础等紧密相关,具有时代性、独特性、动态性。

省部共建高校的本质特征是“高水平、有特色、区域示范性”。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高水平”不仅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定位于培养能够引领、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同时在素质结构上应具有坚定的信仰追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能赢得区域内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有特色”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牢记校规校训,积极投身区域发展战略,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社会文化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实现,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区域示范性”要求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和社会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能满足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并对其他高校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

根据省部共建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给出了包含6个层面28项内容的高校学生素质模型(表1)。

三、基于学生素质模型的省部共建高校学生工作创新

1 工作理念更新:与素质模型匹配

高校学生素质模型,展示了高质量人才的素质内容与结构,体现了素质间的层次与关系。在知识层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宽厚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工作适应面。在技能层面,尤其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应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增强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判断决策能力、计算机应用与外语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在社会角色层面,要注重培养国际视野,体现人才的高端性和前沿性。工作中应积极主动,讲究团队协作,尤其要有奉献牺牲精神,通过团队的力量有效应对复杂局势。同时要学会压力管理,增强应变能力,保证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在自我概念层面,要自信、大气、自律,能赢得外部的尊重与支持,同时也要具备远见和坚韧品质,能够承受风险,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泄气、不停滞。在特质层面,要有担当意识,要踏实肯干,不拘于现状,能勇于迈出第一步,同时也要学会系统分析和自我激励,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在动机层面,能追求信仰、追求成功,为了信仰和目标,做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通过教育、管理、服务等渠道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势所在。结合高校学生素质模型,将学生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素质模型的实现上,有利于进一步认清学生工作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建立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视角和新方向,也有利于学生工作切实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要求,使大学生不仅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而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特质和内在动机,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 工作方法创新:与素质层级匹配

在6层28项学生素质模型中,知识层和技能层是容易了解与观测的部分,由于这些素质是今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因此也是当前人们比较关注与着重培养的部分。从素质形成的特征看,对于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绝大部分知识比较容易淡忘、遗忘,持续性弱,知识的更新速度快,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处于高度的不稳定状态。知识一般通过传授式、涉猎式而高效地获得,同时通过自主式学习不断加以深化和拓展。因此,要加强同教学线的沟通与配合,增强知识传授和涉猎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规划加强自主式学习。技能层素质与知识层素质相比,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时间有所增加;一旦具备这些素质。则不容易遗忘和消失,持续性增强;工作岗位对技能层的要求处于不断变化当中,需要持续加以完善与提升,稳定性差。技能层面素质除传授外,主要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教育而得到内化。因此实践环节是技能层素质教育的重心。

在学生素质模型中,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四个层次的素质是不容易了解和观测的部分,虽然其重要性早被人们所认识,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被知识和技能层所挤占、甚至被忽略,学生在这些层面达到的素质水平往往不能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当前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加强的部分。从素质形成的时间看,这四个层次均需要较长时间,甚至会出现阶段性反复。比如受到挫折后,出现积极主动性下降、自信心不足、浮躁情绪滋生、理想信念动摇等现象。但是这些素质一旦真正建立就会比较牢固,持续性较强。而且这些素质的内涵要求和评价标准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好,其中又以动机层为最。根据素质本身特点,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层的培养宜通过案例式使学生受到启示,通过参与式、启发式、体验式得到认知、感悟和内化。特质层和动机层素质同样需要体验式加以认知和感悟,同时通过探究式来加以鉴别和深化,并通过自主式、反省式加以提升与固化。

从素质特征看,知识层和技能层是显性素质,容易测量和评价。由于这些素质是岗位适应的基准性素质,又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培训得到改善,因此不容学生工作者忽视和掉以轻心。事实上,包括大学生在内,对这部分素质都相当重视,应该根据其形成的特征、利用相应的教育方法,提高这些素质养成的效率和效果。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层是隐性素质,不易观测到,但它们是决定人的行为和工作表现的部分,是决定个人是否能够取得优秀业绩的鉴别性素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对待。从素质形成的特征看,他们是不易形成、而一旦形成就终身受用的部分。因此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长期、持续地加以培育。从当前实际看,学生工作应兼顾学生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培养,前者是基础性工作,后者是创造性工作,两者统筹协调、不可偏废。

3 工作载体优化:与素质开发匹配

由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尤其是隐性素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等特征,因此在载体设计上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促进工作体系一体化。不同工作部门、不同工作项目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推进培养过程一体化。要注重不同年级教育目标和要求连续一贯、持续推进,注重相互间的逻辑性、递进性。要依托现有的学生工作格局,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载体设计,促进素质开发。

第一,思想教育平台建设要突出战略性。将寝室、班级、学院、学校、社会串成一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激励广大学生,不断提升理想抱负水平。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与素质、责任与担当,从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六个层面对大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导向目标。将部分学生从专注于专业绩点排名、综合测评排名、赛事获奖、社会任职、奖学金、荣誉称号情况等显性“硬实力”,引导到兼顾并更加注重信仰追求、价值实现、担当意识、踏实肯干、开拓创新、自信大气、坚韧自律、奉献牺牲、团队协作等隐性“软实力”。

第二,实践教育平台建设要突出感悟性。通过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进对人民、社会、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真正了解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利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广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明晰自我概念,优化自身角色定位。

第三,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要突出系统性。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字号赛事为龙头,以指导参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重点,以校级科技学术竞赛为依托,持续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助手担任、学生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四,校园文化教育平台要体现渗透性。以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为结点,以各级各类学生组织文化活动为纽带,以信息化网络为主阵地,积极吸引每一个学生参加,倡导高起点、高品位的价值追求,全力打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人际交往、语言文字表达、压力控制、快速应变及价值判断等素质。

第五,服务育人平台建设要体现专业性。要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出国交流等工作。针对每个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各自的职业类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以个人兴趣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素质模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促进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化形成。要加大投入,优化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精英人才培养的合力,提升学生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
“互联网+”视野下职业院校学生工作
浅谈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基于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法治视阈中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探析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