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矾都”早期的历史辩考
2014-02-12陈亦人
陈亦人
(台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浙江温州“矾都”早期的历史辩考
陈亦人
(台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考察被誉为“矾都”的浙江苍南矾山与南宋两地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论证了明代《弘治温州府志》中的宋洋即是今日的南宋,故苍南的南宋(宋洋)是温州地区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炼矾的发源地。同时结合历史沿革分析史料和实地考察,对明代初期存在矾山一说提出质疑。
宋洋;南宋;矾山;炼矾史;调查考察
一、温州炼矾发源地辩考
因蕴藏丰富的矾矿而被誉为“中国矾都”、“世界矾都”的温州矾山(以区别于安徽庐江矾山和河北涿鹿矾山),位于浙南东海之滨浙闽交界的苍南县矾山镇(以前属平阳县),四周群山环抱。矾山的矾矿石储量1.67亿吨,明矾产量为全国之冠,占世界60%以上、中国80%以上。
现行的大多数资料包括博物馆或网页都认为今日的矾山是温州地区采炼明矾最初之地,其依据几乎都称明代《温州府志》记载的“平阳赤山(今苍南矾山)有之,素无人采,近民得其法,取石细捣提炼而成。清者为明矾,浊者为白矾。”然而2008年《温州日报》有一则报道:1990年任温州《矾矿矿志》主笔的吴守仁在编写矿史时为查炼矾历史,曾到温州档案馆查阅明代《弘治温州府志》并抄录过“(炼矾)平阳宋山有之,素无人采,近民得其法,取石细捣提炼而成,清者为明矾,浊者为白矾”,抄录卡存矾矿档案室。后因找不到宋山遗址,只好改为赤山,以讹传讹至今数十年。报纸又载“后来有一天,吴守仁到南宋镇一庵堂,在古道旁偶然发现一清代墓碑刻着地名‘宋山’,他如获珍宝。南宋镇古墓碑的发现,明矾最早炼矾遗址应确定在宋山。”但在南宋镇一直找不到宋山[1]。
明代的《弘治温州府志》是温州知府邓淮延聘请王瓒(永嘉人)和蔡芳纂修的一部22卷的地方志,后存宁波天一阁,也是现存最早的温州府志。为此笔者查到最原初的根据明代弘治刻本影印的《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选编》,在明代《弘治温州府志》卷之七·土产中载有“平阳县宋洋山有之素无人居民近得其法取石细捣淘炼而成清者为明浊者为白”[2],共37字。由此可见,《弘治温州府志》原书中确无“平阳赤山有之”之说,只有“平阳县宋洋山有之”。笔者认为,刻本中的宋洋山亦非指一座名为“宋山”的山名,而泛指平阳一处地名为“宋洋”一带的山上。经笔者考证,刻本中的“宋洋”正是今日的苍南县南宋镇。南宋镇位于矾山镇的北面,两镇相距不到10公里,2011年4月起南宋镇撤销镇级建制改为南宋社区,隶属于矾山镇。
今日的“南宋”,建制沿革上曾为村、乡、公社、镇和社区。历史上曾用过多个名字而且比较混乱:宋洋、宋阳、宋阳、兰松、宋、南宋、南宋。有的是异体字,有的是谐音,如南宋阳和宋阳(),系二者闽语谐音之故。有的是异化,如与阳。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指田地,用于地名,如翁、黄(都在浙江)”。据温州语言学研究者沈克成解释,明朝以前还没有“”字,所以是用“洋”和“阳”,清朝时随着沿海滩涂逐渐淤积成广阔的田地,人们才开始造出了这个字,以区别指代广阔水域的“洋”字。还有的是通用甚至是混用,如民国期间矾窑窑址登记有宋阳,也有南宋。
关于“宋洋即南宋”的结论至少有三个考证依据。其一,笔者实地考察了上文提及那块清代墓碑,它位于南宋社区“苍南树王”古樟北面约50米的路旁,历经180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坟碑是道光乙未年(1835)立,上有“清松墩李公墓道”大字,也印证了南宋附近3公里处叫松墩的自然村。右侧自上至下阴刻“平邑卅一都宋土名大园宅底垅”楷字,显然,平邑即为温州平阳县,卅一都是都名,宋是村名。宋后面是“土名大园宅底垅”并非是“山”字,所以“宋洋山”是误读。据史料,明代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都,都以下就是村。可见清代道光年间宋洋属于三十一都。查平阳县或苍南县志史料:三十一都属于亲仁乡。平阳县清代有十乡五十一都,其中亲仁乡包括了从廿五都到三十一都共七个都。到民国时亲仁乡的三十一都下辖兰宋阳、虎笑亭、华阳、矾山、昌禅、金斗阳六个村,兰宋阳与矾山同属亲仁乡[3]。
其二,在位于矾山镇的温州矾矿博物馆中,关于民国廿十年(1931)和民国廿十九年(1940)的矾窑及窑主的资料亦可佐证。摘录其中相关部分如下:
民国二十年(1931年)矾山矾窑分布情况
窑名:兰宋阳新窑 地点:兰宋阳
主人:李茂通 营业人:李茂通、王世德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矾山矾窑字号及其分布情况
矾窑字号:茂发 窑址:南宋新窑
经理:李子章 矾字号:李茂通
矾经理:李子章
从同一个叫李茂通的矾窑窑址登记来看有兰宋阳也有南宋,说明当时地名还是混用的,但很显然兰宋阳就是南宋。
其三,1930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叶良辅、李璜、张更三人到矾山矿区实地考察,发表了《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一文,文中专门有一节述及矾山区的界定,其中就有“矾山区指矾山街、水尾、北山街和兰松阳”[4]3,可见迟至上世纪30年代,兰宋阳这个名字还在使用。
此外,苍南一些姓氏迁移记录和宗谱资料也讲到南宋:相传其地辟自南宋,原名南宋阳,又名兰宋阳(),系二者闽语谐音之故。清属三十一都。民国二十年建立宋阳镇,民国三十六年改称南宋乡。
综上所述,明代《弘治温州府志》文字记载中的宋洋即今日的南宋,当时采矿炼矾应该是指宋洋一带的山上而非在矾山。因此可以认为南宋是温州地区有明确文字记载的采矿炼矾的最早发源地,而不是矾山(赤山)。
事实上南宋确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1986年南宋村大宫潭顶出土过宋代葬品铜龟,石门岭村出土过宋代葬品瓷器,寮子岗还出土过宋代文房四宝石墨砚。2014年南宋蕉坑底村兴修水库,村民在挖库底泥土时发现了5枚古币。该铜币铸有“政和通宝”4字(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保存完好。这些文物的发现,印证了南宋已有宋代时期的历史。南宋有一株植于宋钦宗年间香樟古树,还有建于后晋天福年间的溪光村翠峰山麓普安寺,寺内有宋代巨石砚台一方。南宋山路四通八达,建有路亭较多,位于南宋溪光村至藻溪镇的矾运古道上,清道光年间修建的丰村头宫前的五间亭,至今保护完好。更有清代乾嘉时期建造的许多民居,如李氏、周氏、欧阳氏古民居,匾额尚在,字迹可辨,如乾隆二十四年(1760)等[5]。
除上述文献史料考证外,考察南宋一带炼矾相关的遗迹亦是印证的重要的环节。炼矾遗迹主要是早期采矿留下的矿洞、煅烧矾石的炉窑、风化池、结晶池以及运输矿石和明矾的挑矾古道。
从矾矿矿产的分布来看,地址勘察资料显示,矾矿带沿矾山火山盆地呈半弧形分布于北、西、南侧,长约10多公里,分为坪棚岭、大岗山、水尾山、鸡笼山、马鼻山等5个矿区,可见南宋到矾山及周边都有矾矿。南宋镇石门岭有条溪沟,水流向五霸溪,溪上有许多矾石,村民在明初沿途建有矾窑,炼矾矿石取溪滩上明石(又称路头石),后来炼矾业逐步向矾山发展,石门岭也留下许多窑矿采空区。
因古老的制矾工艺相对简单,如《天工开物》所载“凡矾燔石而成……凡白矾,掘土取磊块石,层叠煤炭饼锻炼,如烧石灰样。”[6]240矾窑与砖窑相似,开始时甚至无窑,如直接架火烧裂矿石的“烧火龙”采集法。由于原始炼矾垒石成窑方法简易,所以寻找古窑遗迹比较困难。
自明代中期开始炼矾,中途历经战乱、污染纠纷,几经起落跌宕,断断续续。乾隆九年(1774)苏州商人建立第一座矾窑炼矾才再度兴起,规模扩大。但矾窑的发展变化不大,民国时期仍然十分简易。“矾窑高一丈四尺,深如之,阔二丈六尺,以石
筑成,厚六七尺。上置大锅,以为蒸发之用。前有洞口,六尺见方,装卸矿石及燃料处也。”[4]38后来,矿区集中到矾山,原有的矾窑毁损较多,留存较少。
咸丰七年(1858)十一月平阳县监生李昕等给皇帝奏请,叩求谕禁:厘捐之外,毋须不肖奸徒再向窑户勒索。内容中就有“平邑三十一都山多田少,不宜稼穑,惟山高出产明矾,居民向以煎矾为业,运销觅利,事极辛苦,凡无田产者,藉此为业。”可见清代咸丰期间,三十一都的炼矾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直到民国期间宋洋(兰松阳)在还有矾窑生产的记载。叶良辅等在《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一文有记述:“矾窑为制矾之所。民国七八年时,多至30余家,现在较为衰落;但仍继续未辍者,矾山尚有老大丘园……新窑子等13家,水尾尚有5所,兰松阳尚有3所,麂角岭尚有1所,仙人交椅尚有1所,四洲佛尚有1所,共24窑。”[4]38
目前南宋的东南面大岗山鸡冠岭上尚留有几处清代炼矾遗址,最明显的是风化池和结晶池,呈方形或长方形,其中一处就有结晶池(塘)20多口排列在一起,口径大的约3~4米,小的约2~3米。但近年因未注意遗址保护,改造平整土地时或有所损毁。笔者近期实地考察时发现坪棚岭(南宋东南约3公里)的山上有成堆的矿渣,渣堆附近可见大面积散落的碎矿石。在葱茏草木覆盖之中还发现了半座砖砌矾窑及一些烧结物,窑高约2~3米,砖砌两层复式窑墙,壁厚约0.6米。窑前有大小结晶池(塘)19口,大风化池(塘)1口,均积有浅绿色的水,清澈见底。为此笔者估计南宋区域一带还应该存在其他的早期炼矾遗址,有待于进一步的查寻。
挑矾古道是一条源于明代中期、兴于清末民国的通道,产矾地区人们以人工肩挑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翻山越岭,将明矾送达可通水路的埠头。主要有矾山至藻溪、矾山至赤溪、矾山至前岐三条通道。特别是南宋的挑矾古道除了将产品运输外销外,还有运送矿石到矾窑炼制。在叶良辅《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中明确指出矾窑的位置和运输出口的路线。“水尾山北至大西坡所产之矾石,由北山街(即兰宋松阳)之窑家提制。窑设夏高桥,前有六家,现只存二三家。其所产明矾则全数运至福鼎县之前岐出海,相距约30里,山路崎岖。”[4]39其中福建福鼎前岐经浙闽交界的龟岭头、经埔坪到溪光,再过宋洋(南宋),过半宫,涉三条溪,过洞桥,经险口到藻溪。当时,藻溪有船可通横阳支江,可达鳌江口。在名为险口这一段古道旁,立有清代道光二十五年奉宪严禁碑(严禁砍伐树木),刻有“据三十一都某某呈称……都内通闽浙自头隔至二十七都险口……南宋村山林入境众”等字样,可见当时这些地域属于三十一都南宋。
二、“矾都”矾山与南宋
上述内容论证了南宋是具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温州炼矾的发源地并非是矾山,故有必要对与南宋密切相关的“矾都”矾山作进一步的探讨。
“矾山的明矾生产当始于明洪武八年(1375)以前,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这种说法主要是依据于民国《平阳县志》:“洪武八年,平阳民杨伯存造伪钞矾山(《苏平仲集》)。又,永乐初,以温州输矾困民,罢染色布(《明史·食货志》)。据是二端,是明初已有采者,第不知其所始。”[7]显然,关于此推论,仅从“洪武八年平阳民杨伯存造伪钞矾山”一句话中有“矾山”两字就推断明代初期已有矾山且能炼制明矾的结论,与100多年后的《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的炼矾源于宋洋有悖,也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和深思的问题。
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不妨旁引一些资料。首先,在宋应星成书于明末(1637)被称为“中国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始终没有提到浙江温州的炼矾。只是记载产矾“最盛者山西晋、南直无为等州”[6]239。也就是说当时炼矾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北方是山西的晋州,南方是安徽的无为和庐江矾矿。庐江的矾山盛产明矾历史悠久,自唐代就已得名,曾经以盛极一时的矾矿著称于世。笔者认为,就采矿炼矾的规模和产量而言,宋洋和矾山至少在明代初期不太有名。其次,宋末明初时期国家对于矾业生产管理和课税仍然十分的严苛[8],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开采炼制明矾而官方不知晓或者不干预的情况(但不排除民间零星分散炼矾的可能)。这就与明代中期《弘治温州府志》记述的“素无人采,近民得其法”说法相吻。
至于今日的矾山在明代初期是否就存在?是否就叫矾山?能否以《苏平仲集》中一句话里有“矾山”两字就说明矾山已经存在?这是值得质疑的。
有亭仔脚宫”;它附近的溪滨大桥重修碑志所述“矾山古镇,赤旧称,通衢浙闽”,都说明以矾山前身叫赤是广为人知的。还有康熙二年(1663)当地居民控告矾窑炼矾污水毁损庄稼,知县石金和下令禁止炼矾。矾工无以为生就上诉皇帝,1676年康熙下旨:“赤山炼矾,恩准孤贫渡食,矾浆水必汇入海。”碑刻铭文上写的就是赤山。炼矾污染严重一方面说明清代炼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了,另一方面很清楚,350年前的康熙年间的矾山就叫赤。这都说明今日的矾山是从赤改过来的,反之,目前还没有任何依据表明赤是从矾山改过来的。查到三十一都名下有宋洋但是没有矾山。直到民国初年的《平阳县志》才有矾山,且与兰宋同属于三十一都。所以说明代初期就有矾山一说是缺乏依据的。
根据《宋史》卷一百五《食货·矾》,宋代无浙江制矾的纪录。离温州相对近些的制矾地区主要是安徽的无为、庐江,江西的抚州,福建的漳州,而且“南方抚州、信州、韶州、潭州、漳州之矾,北宋不显,至南宋才见记载”[9]。程民生在《宋代经济史》中说:“漳州产矾,官方既不经营又不榷课‘惟漳州之东,去海甚迩,大山深阻,虽有采矾之利,而潮、梅、汀、赣四州之奸民聚焉,其魁者号大洞主、小洞主,土著与兴贩者,皆盗贼也’其矾利完全由地方土豪所把持。说明南宋时期的漳州是无人监管,当时产量不大,官方懒得插手。”[9]194
从对出土文物、人文遗迹和历史文献记载的分析,笔者不妨作以下推测,明代《弘治温州府志》所指的宋洋山或许已经包括了矾山在内的一带山区区域,统称宋洋山,而明代初期的矾山或许还未能形成建制,最多存在一些零星分散的炼矾点,而且无人监管。不可能如一些书所述:“(宋末明初),矾山已有一个小集镇,古老而矮小的平房连成街道。1375年(明太祖洪武8年)有个名叫杨伯存的
那么矾山早在明代初期是否就存在过?有关宋末明初平阳县建制沿革详细的记载不多,如乐史写的《太平寰宇记》仅讲到平阳县有11乡;元代大德年间林景熙撰的《平阳县治记》只讲:“平阳为乡十,都五十四”,而乡名也不详。现在所见到最早的《平阳县志》是明代隆庆志,记载了平阳县分万全、东乡、西乡、凤栖、金舟、亲仁、归仁、宰清、崇政、招顺10个乡,但都未涉及都、村的一级。到了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平阳县志》可以查到都和乡,可人还在矾山造过伪钞。这可见当时矾山这个小市集已经形成,而且相当繁荣,流通货币也比较多;不然的话,为什么杨伯存要在矾山那个偏僻的山村里铸造伪钞呢?”,“也可推知矾山的明矾业草创时期在宋朝末年的传说不是没有根据的,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唐朝”。[10]
为此,由“平阳民杨伯存造伪钞矾山”推知明代初期已有矾山这个地方的结论是不成立的。笔者认为《苏平仲集》书中的矾山也应该是泛指炼制明矾的山。另外《明史·食货志》中“永乐初,以温州输矾困民,罢染色布”中的矾亦未必见就是出自狭义上的矾山。就连民国《平阳县志》作者原意是“据是二端,是明初已有采者,第不知其所始”,也只是据此推测大致时间并未确定地点更未明确定在现在的矾山。
此外,根据平阳、苍南宗谱的各姓氏迁移记载资料,明代以后南宋一带单是从福建迁入的居民占了相当的比例,为此笔者也推测有可能随着福建居民的迁入,或许将漳州等地的制矾技术带入了浙南,导致在南宋一带区域兴起小规模的制矾行业,于是在明代中期有了“近民得其法”之说。
应该说,负有盛名的矾山是从清代初期开始随着炼矾的兴起而发展。考察矾山镇福德湾炼矾遗址也可知其历史并不长。鸡笼山脚的福德湾街始建于清末民初,布局从山上向下延伸。那些“工业遗址”炉窑和矿硐大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产物。最主要是解放后成立了矾矿矿区,规模扩大,并建有发电厂、医院。出现几次产矾的高峰期,特别是1958年曾经创造过年产明矾4.2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让矾山的矾矿产业在世界相关行业中一度地位显赫。也正是经历了这段时间后让矾山逐渐成为“矾都”。尽管目前鸡笼山一带的矿区已被采空,但矾山的整体储量依然丰富[11],在世界和中国的明矾石矿藏占有率并未改变。1958年《祖国的矾都》一书出版后,“矾都”矾山便开始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不管如何,今日“矾都”的“工业遗址”应该至少包括“矾都”早期的那些区域,特别是文献史料上有明确记述的宋洋(南宋),这一地区的矿石洞窟、矾窑、结晶池、挑矾道等遗迹都值得挖掘和整合。至于明代中晚期炼矾如何从宋洋开始逐渐扩散并向矾山发展?个中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脉络又如何?大岗山的炼矾遗址与矾山矿区是否存在一个历史上的连贯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不过我们今天理解的“矾都”如果从至少包括南宋在内的大矾山的概念上来理解,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1]邱新福.温州府志记载有佐证 古墓碑见证最早炼矾遗址[N].温州日报,2008-08-21.
[2]明王瓒.弘治温州府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231.
[3]陈后强.苍南县陈姓通览[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4]叶良辅,李璜,张更.浙江平阳之明矾石[J].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30(10).
[5]邱新福.千年南宋多胜迹[N].温州日报,2012-12-06.
[6]杨维增.天工开物新注研究[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239-240.
[7]清张廷玉.明史·食货志[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1992.
[8]黄纯艳.论宋代的榷矾制度[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3):22-24.
[9]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194.
[10]郑立于.祖国的矾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10.
[11]蔡惟罡.浙江苍南矾山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讨论[J].浙江地质,1986(1):45.
A Research on Early History of“Vanadium City”in Wenzhou
Chen Yiren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Researched on the place Fanshan in Changnan and relevant document literature,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place called Songyang in Wenzhou Chronicles is Nansong today.Therefore,the place Nansong is the origin of vanadium melting in Wenzhou district.Besides,researching with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eld trip,it proposes doubt on“Vanadium Mountain”.
Songyang;Nansong;Vanadium Mountain;vanadium melting history;research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5.013
2014-06-06
陈亦人(1951- ),男,浙江临海人,教授,从事科学教育和化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