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及其关系研究❋
2014-02-09闫思蒙麻树人高文艳盛天骄林一帆
闫思蒙,刘 杨,麻树人,巩 阳,高文艳,盛天骄,林一帆△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2.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国家中医消化病重点学科,沈阳 110016;3.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沈阳 110016)
中医强调因人制宜,关注个人体质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以及感邪后发病的倾向性,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大肠息肉起病隐匿,西医病因不明,常于出现症状或体检、尸检时发现并可癌变,治疗多为内镜下切除且易复发。目前对此病的中医辨治并不多见,其发病多认为与脾虚、痰浊、血瘀、湿热有关,辨证分型尚未统一。目前尚未发现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体质类型的研究,也没有对此类患者体质与证候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对大肠息肉患者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1]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同时辨证分型分析体质与证候间的关系,为大肠息肉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内窥镜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男137例,女63例,男女比例2.17∶1;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58.4±13.1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65例(32.50%),便血42例(21%),便秘36例(18%),腹痛35例(17.50%),无明显症状仅体检时发现息肉22例(11%)。
1.2 诊断标准
经电子结肠镜检出,切除或钳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者。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东北地区常住人口,符合大肠息肉诊断标准;排除目前有其他严重疾病正在发病期的患者,调查合作、资料填写完整准确者。
1.3.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且处于发病期患者;精神障碍者;调查不合作、不能准确完成调查问卷者。
1.4 方法
1.4.1 中医体质调查和诊断 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200名大肠息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参照该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判定,得出每名患者的体质类型。
1.4.2 中医证候诊断 由高年资中医师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腹痛、泄泻、便血、便秘、积证的辨证标准对大肠息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归纳。
1.4.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软件将调查内容做成数据库,计数资料用频数法,兼夹体质运用雷达图[3],相关性研究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分布
图1显示,按不同体质类型出现例数进行统计(单纯体质与兼夹体质之和,包括“是”与“倾向是”),以阳虚质最多共占46%。按9种体质出现频次进行统计,依次为阳虚质及阳虚倾向92次(15.13%),气虚质及气虚倾向88次(14.47%),痰湿质及痰湿倾向85次(13.98%),湿热质及湿热倾向84次(13.82%),阴虚质及阴虚倾向76次(12.50%),平和质及基本平和质64次(10.53%),气郁质及气郁倾向54次(8.88%),血瘀质及血瘀
倾向42次(6.91%),特禀质及特禀质倾向23次(3.78%)。兼夹体质者占总数69%,兼夹体质判定为雷达图。
图1 兼夹体质雷达图
2.2 证候类型分布(表1)
2.3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表2显示,卡方检验运用的实质是出现与不出现某体质类型情况下某证型出现概率比较(两样本率比较),等价于推断体质类型与证型是否相关。
表1 200例大肠息肉患者证候类型分布情况
表2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关系
注:△P=0.003,△△P=0.013,△△△P=0.047(a.为Fisher的精确检验结果)
3 讨论
大肠息肉为临床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年龄40岁以上者[4],且起病隐匿,其中腺瘤性息肉已公认为癌前病变。目前西医病因尚不明确,研究多与基因突变有关,治疗以内镜下息肉切除为主,但易复发。中医并无大肠息肉病名,多根据其病证特点将其归入为“肠澼”、“积聚”、“息肉痔”、“肠瘤”等范畴,有学者认为仍使用“大肠息肉”这一病名作为其中医病名[5]。此病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虚,标实为痰、湿、瘀致病[6],而此病的辨证分型尚未统一。有报道运用中药外治法及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大肠息肉者,但近年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疗效,单纯的中医药治疗大肠息肉较少见,且尚无基于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的报道。
中医历来讲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诊疗思想,其中以因人制宜为核心,因人制宜包涵“因体质制宜”。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
相对稳定的特征[3],体质的差异性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以及感邪后发病与否和发病的倾向性。而体质亦是可调节的,在未病的情况下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或改善体质偏颇,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3]。
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阳虚质在9种体质类型的构成中最多占46%,与中国一般人群东北地区人口体质流行病学调查[7]中阳虚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8,P<0.01),与45~70岁人口体质[8]中阳虚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1,P<0.01),推断大肠息肉的发病与阳虚体质有关。肠息肉实为肠道内肿物,《黄帝内经》中对“积”(肿块)的论述可说明该病的病机。《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亦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说明肿物的形成与寒有关。阳虚质发病倾向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虚与实邻,易感风、寒、湿邪。已有学者论证,阳虚质表现为免疫功能紊乱,即免疫监视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说明阳虚质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9],从中西理论角度为阳虚质作为大肠息肉发病的体质基础提供了依据。通过改善阳虚体质防止该病发生,以温阳散结为治疗原则治疗大肠息肉及防止其复发,这为大肠息肉的三级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大肠息肉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本次调查中出现的证候类型分别为脾胃虚弱证、中虚脏寒证、肝郁气滞证、湿热壅滞证、瘀血内停证、寒邪内阻证,阴虚秘及血虚秘可概括为肠燥津亏证,为日后该病的辨证分型统一做参考。本次研究中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相关,气郁质者气机郁滞、神情抑郁忧虑,血瘀质者血行不畅,阴虚质者阴液亏少。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体阴而用阳,阴不足则用阳失调,血瘀亦可导致气滞,体现了体质影响证候的关联关系,其他证型与体质未见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也可能由于证候具有时相性,变化速度相对体质变化较快。在本次相对较窄的时相内有些证候与体质的关联性尚未体现出来。体质有偏未必是病态,而证的产生是在病的前提下,有时二者在一定的时相内难以区分,故治疗应在调体中寓有治证,治证中含有调体。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李娟,岳文杰,刘懿,等.结肠息肉1239例内镜及病理分析[J].上海医学,2010,33(6):585-588.
[5] 林寿宁,陈洋,林树元.结肠息肉中医病名刍议[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年会论文集,2012.
[6] 张北平,赵喜颖,刘刚.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腺瘤性大肠息肉的中药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718-2720.
[7]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2.
[8] 邸洁,朱燕波,王洋洋.生命过程不同阶段中医体质特点分析[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2.
[9] Qi Wang,Shilin Yao.Molecular Basis for Cold-Intolerant Yang-Deficient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8,36(5):82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