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便携式输注泵在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中应用的观察

2014-02-06张学华郝风杰宋朝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湿化液液囊纤毛

张学华,郝风杰,宋朝晖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气管切开术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的抢救措施之一,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道的开放,而使呼吸道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弱了对吸入外环境的气体的湿化、过滤和保水的作用, 从而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1],由于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痰液黏稠结痂,不易咳出,堵塞呼吸道引起肺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达到气道的充分湿化, 选择不同的湿化方式,常见的有间接气道湿化与持续气道湿化,因此保证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以维护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文采用了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方法的应用,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1~2011-10气管切开术的患者65例,男25例,女40例,年龄50~7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5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人工气道的建立时间,病室温湿度及保证机体正常摄入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间断气道湿化法

用 50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与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相连,每次推注湿化液0.5~1mL,每间隔0.5~1h重复使用。

1.2.2 持续气道湿化法

利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

1.2.2.1 使用原理

便携式输注泵是由单向阀加药装置,弹力贮液装置,限流装置及管路组成,输注泵依靠输注泵储液囊的自身收缩力(储液囊是由硅胶材料制作)和微量控制管来控制流速,箭头所指的流速为所选流速从而达到持续湿化的作用,见图1。

图1 便携式输注泵

1.2.2.2 操作方法

将配好的湿化液,由注射器抽取后通过输注泵加药口注入储液囊内,将输注泵前端与除去针头后的硅胶管相接,排除管路中的空气,调整流速8~10mL/h,插入气管套管内6~8cm,持续恒速滴入气道[2],然后将输注泵前端的小夹子夹取在床旁或枕边固定,输注泵储液囊容积一次为100mL。

1.3 湿化液的种类

临床常用的气道湿化液有0.45%氯化钠溶液:1.5%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干痂或血痂时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痰液效果最好。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符合呼吸道的生理需要,因而吸入时可使呼吸道痰液稀薄,保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0.45%氯化钠溶液,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减少了肺部感染,同时痰液稀薄不需重复吸引,减少了吸痰的频率,也降低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1.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碱性皂化功能能够软化痰痂,促进黏蛋白的降解,使痰液稀薄,用于痰液较黏稠时的湿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加强呼吸道纤毛摆动,增加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改善呼吸,且不良反应小,具有推广作用。

1.4 湿化效果

湿化效果观察指标:通过观察每日平均吸痰量,每日平均吸痰次数,判断痰液湿化效果及满意程度。湿化满意时,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有效清除分泌物,痰液稀薄,中等量吸引时顺畅,气道通畅;湿化不足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黏稠量较少,痰痂形成,吸引时不顺畅,呼吸粗大;湿化过度时,痰液过分稀薄,量多呈水样,频繁刺激性咳嗽,表现为患者呼吸急促,肺部听诊湿罗音。

1.5 痰液稀释度评判标准[3]

Ⅰ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痰液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Ⅰ度气道湿化量4~6mL/h,Ⅱ度6~8mL/h Ⅲ度8~10mL/h。根据痰的性状及残留情况,以此来判断痰液稀释的效果。

2 结果

两组气道湿化效果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气道湿化液比较

3 讨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原有的生理湿化屏障功能丧失,吸入的气体未经湿化而进入呼吸道,由于水分的蒸发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活动受限,呼吸道黏膜损伤,痰液不易咳出或吸出,形成痰痂堵塞气道,诱发肺不张,肺感染程度随着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间断气道湿化,稀释痰液的效果短暂。短时间内进入气道的湿化液在湿化痰液的同时部分被呼出的气流带走,且在湿化间期内,由于水分的不断丢失,痰液逐渐浓缩黏稠,不易咳出,干燥后,形成痰痂,部分或完全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同时也造成吸痰频率及时间的增多,由于排痰不畅,反复地吸痰,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破坏,增加感染的机会;由于注射器推药速度不易控制,湿化液过少时湿化液停留气道中,过多则引起刺激性呛咳,影响湿化的效果。 观察组采用了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湿化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完全处于一种湿化状态。经充分湿化的痰液随正常的咳嗽分次咳出,减少了吸痰次数,减少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由于持续气道湿化每滴液量极少,且沿内套管管壁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刺激小,避免了刺激性咳嗽同时也减少了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的机会,病人无不适感;有效减少气道湿化不足或过度导致的并发症使气道保持了良好的湿化状态,利于痰液稀释及时排出,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 总之,气管切开后有效湿化及正确的的湿化方法非常重要,不仅能使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屏障功能,痰液及时咳出或吸出,气道通畅,维持正常的血氧供应,同时减少了呼吸道黏膜出血与肺部感染的机率,而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良好,固定简单(前端的小夹子可随意夹取),不受翻身及体位等因素的影响。省时省力,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值得临床推广。

[1]唐志清,黎秀容,卢少贞.人工气道病人的气道湿化方法研究[J].临床护理,2006,12(10):129-130

[2]胡艳宁,王秀葵.气道内持续微量注射泵推注湿化液的临床效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151

[3]黄秀玲,黄登鹏.痰多的气管切开不湿化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59-1260

猜你喜欢

湿化液液囊纤毛
内耳毛细胞静纤毛高度调控分子机制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初级纤毛在常见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
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诊断
超声引导下液囊空肠管留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