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幼师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2014-02-05

职教通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藏族职业道德幼儿教师

贺 溪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国家支援西藏,智援西藏政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政策。这个政策工程旨在为西藏培养政治上可靠,专业合格的技术性人才,为西藏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来内地求学的西藏幼师生与其他专业的中职生一样,是专门为西藏培养的技术性人才。但同时,西藏幼师生与其他西藏中职生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西藏幼师生将是西藏未来学前教育的希望,直接关系到西藏未来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西藏幼师生的培养对于西藏未来的人才建设意义深远。在培养合格的西藏幼师生这个系统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是这个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因为他们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他们在日后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为了给西藏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献身学前教育事业的合格幼儿教师,我们十分重视藏族幼师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

一、西藏幼师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一)受社会道德危机冲击大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大规模的转型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整个社会道德素质体系的滑坡,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网络丑闻带来的负面效应都强烈的冲击着藏族学生。由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年纪尚小,缺乏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再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文化活动贫乏的地区,因此他们初到内地后,突然一时间迅速接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吸收着各种渠道传递来的信息,就很容易对新生事务迷惑不解,从而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价值观产生困惑。由于他们年轻,缺乏相应的阅历,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他们很容易在对国家,民族,职业的认同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产生出偏激的思想,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

(二)基础素质参差不齐

从来天津幼儿师范学校求学的75名藏族学生来看,基础素质差别巨大。(1)从年龄上,75名藏族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而年龄最大的有21岁,年龄最小的学生和年龄最大的学生相差有9岁之多。年龄跨度大是藏族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2)从接受教育的程度上,75名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生活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他们仅仅完成了小学学业。而有部分藏族学生已经完成了中职乃至高中的课程,有部分学生甚至已经有了社会工作经验。基础文化程度各异是藏族学生的一个基本现实情况;(3)在普通话水平上,藏族学生差异明显。生活在偏远地区或牧区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个别学生甚至不会说普通话。而在拉萨等市区生活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较高。藏族幼师生年龄跨度大,教育背景复杂,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是他们的基本特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价值取向混乱,法制观念不强,社会功德素养也较低。他们刚到学校时,随手乱扔乱吐,浪费粮食,骂人打架,甚至毁坏学校公共财物的现象屡见不鲜。藏族幼师生这样的基础素质就为师德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缺少职业认同

所谓教师职业认同,指的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对它的价值与意义的认定,并能够从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教师职业认同存在心理层次上的差距,这个心理层次由低到高依次表现为:对作为个体人的认同和了解,对作为一种行业的教师职业的认同和了解,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和了解。这三个层次反映了教师对个体人、教师职业以及教师角色的基本态度。[1]而西藏幼师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刚入校时连最低心理层次的职业认同都无法达到。

藏族幼师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众多。据调查,来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就读的75名藏族幼师生中,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家长要求,被迫选择的结果;(2)专业前景很好,较易就业;(3)只想到内地游乐玩耍,不在乎学习何种专业;(4)喜欢唱歌跳舞。这些几乎囊括了所有藏族幼师生来幼师学校学习的最初原因。他们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了解不足甚至不了解,对将来要从事的这个职业没有认同,更不用提他们的职业理想了。他们简单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将来从事的就是保姆的工作,负责照看孩子。因此要培养藏族幼师生的职业理想,要求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

二、西藏幼师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对策

(一)加强德育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指导,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藏族幼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贯穿整个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祖国,对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为他们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对藏族幼师生的德育教育是贯穿整个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对藏族幼师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该是分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的。(1)充分做好入学教育。在西藏幼师生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当在入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会给他们今后的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军训,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等活动培养藏族学生的规则意识,守法意识;(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藏族学生参观天津规划馆、天津展览馆、意式风情街等历史风貌建筑、大沽炮台、长城等历史古迹,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并邀请天津道德模范代表为学生做报告。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旨在用祖国大好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西藏班学生,让学生体验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爱国的情怀,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建设者;(3)职业情感教育。为了培养藏族学生的职业情感,我们开展了聘请学校老领导为藏族学生做校史讲座,邀请藏族学生参加学校校庆演出,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为学生做报告,组织学生慰问天津儿童福利院等活动。我们开展的教育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藏族学生了解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开始热爱学前教育专业,并且愿意投身西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培养藏族幼师生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指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以及在职业活动中所追求的事业成就和奋斗目标,有时也指职业集体对职业(或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的预见和设想。[2]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教师对从事的教育事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指引教师专业成长的灯塔,同时,也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了树立藏族学生的职业理想,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请校长为学生讲解国家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聘请专家为学生解读《幼儿园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邀请园长来校作报告,请他们畅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的光荣和责任,为藏族学生们提供榜样,使他们对自己美好的未来充满期盼和懂憬;组织藏族学生参观优秀的的幼儿园,让他们切身感受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安排藏族学生观摩幼儿园活动,让他们与幼儿亲密接触,使他们深刻体会孩子的可爱、孩子的单纯,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学生观看“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了解全国优秀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扎根农村办教育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旨在引导藏族幼师生提高对学校、对教师、对幼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热爱校园、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从而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并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树立良好的师德品质。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的灵魂,它伴随着学校的成立而诞生,也会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拓展和加深内涵。校园文化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它不仅对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个人品德产生影响,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突出环境的渗透作用,把环境外在的教育因素,内化为藏族幼师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体可通过创建班训,创设班级环境,设立班级文化角,师生作品展览,走廊张贴专家的名言、专家学术思想,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适时的为藏族学生有针对性的安排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职业的热爱,为藏族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情感

藏族幼师生职业认同度的提高、对专业技能的磨练,还需要“荷枪实弹”的练习。教育实践是藏族幼师生在校期间最早、最直接体验教师角色的开始,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教学的过程,是培养藏族幼师生职业情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高素质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为藏族幼师生安排教育实习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更多的保教技能,而且也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面对面的接触到了幼儿,近距离的接触到幼儿教师,自己也真实的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熟悉了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掌握了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为一名真正幼儿教师过程中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教育实践使藏族学生重新定位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激发了他们对西藏的幼教工作的热情。

(五)树立自律的道德理念,做到知行统一

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的基本理念,它要求教师具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和高度的自觉性。在培养藏族幼师生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帮助他们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引导他们学习优秀教师们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学生们通过向榜样学习,把榜样的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以更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藏族幼师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自觉的,有意识的践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总之,把藏族幼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是培养他们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三、效果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3]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藏族幼师生的职业道德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符合专业标准中关于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内容。

依据《专业标准》的要求,我们对西藏幼师生的行为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从德育教育方面,西藏幼师生比刚入校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学校,更懂得感恩。刚入校时的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礼貌待人,拾金不昧,看望孤寡老师,主动帮助老师打扫图书馆、琴房,全体同学主动扫雪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得到社会和学校各方的夸赞声越来越多;(2)从职业道德方面,从他们实习园所的反馈显示,藏族幼师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等品质得到了幼儿园园长、老师、幼儿以及幼儿家长的一致好评。他们在幼儿园实践期间,用心准备各领域活动,耐心的照看幼儿,教育幼儿,使幼儿和幼儿家长对他们更加信任和喜爱。甚至有家长给学校写表扬信来表扬藏族幼师生为他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从这两方面来分析,学校针对藏族幼师生所设定的职业道德培养对策无疑是有效和成功的。

总之,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西藏幼师生,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决定了我国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藏族幼师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培养一大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符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幼儿教育人才,对藏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孙钰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70-73.

[2]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伦理学大辞典[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901.

[3]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Z].2011.

猜你喜欢

藏族职业道德幼儿教师
The Light Inside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