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2014-02-05孙旭鹏杨浩亮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统治者仁义

孙旭鹏,杨浩亮

(1.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2.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一、庄子政治哲学的时代背景

庄子政治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时代景,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各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频繁地发动战争,将普通民众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庄子·人间世》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其民,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1](P129)可见当时社会是极为动荡的,庄子的政治哲学就是对时代的一种回应。

面对社会动荡的局面,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想通过积极的道德教化,从而实现“克己复礼”,而庄子恰恰是对这种教化思想加以警觉的,因为在庄子看来任何的教化都会破坏人本来的天性,也就是破坏“道”自然无为的本性,所以庄子特别强调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来进行社会治理,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1](P28)很显然庄子认为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统治者肆意妄为,缺少一种顺应“道”自然无为的最本真的状态,如果统治者能够同庄子描写的圣人一样不妄为,就可以达到社会安定富足的状态,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显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态度,而绝不仅仅是庄子不食人间烟火的任意构想。在这一战乱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见也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隐者,这些隐者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庄子思想产生着影响,当时隐者也充满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批判意识,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一些关于隐者的记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2](P183)可以说这些隐者的思想是与孔子构建“仁义”社会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认为孔子的努力是对当时的社会无济于事的。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当时这些隐者的思想都对庄子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我们在《庄子》一书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两种思想的影响,只不过是庄子表达了对孔子仁义政治思想的质疑,以及对隐者思想的同情。

总之庄子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政治思想的一种质疑与挑战,庄子始终认为“道”就有一种超越仁义的至上性,庄子认为仁义是在失去了大道之后才出现的,如果完全顺应道的要求,根本就不需要仁义思想来进行社会治理。

二、庄子以“道”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

庄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一种使万物处于一种自然无为而又自由和谐的境界。庄子的“道”是一种至高层面的本体,但这个道又是无所不包的,在《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的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1](P662)既然庄子的“道”是无所不在的,那么社会政治也必然要遵循道的要求。

庄子“道”的首要特征便是自然无为,表现在政治思想上便是无为而治。在庄子看来外在的仁义往往成为一种破坏人本性的东西,仁义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远远没有顺应道的要求,凡是违背“道”的东西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在庄子看来,当时统治者一方面在倡导仁义,而另一方面社会政治却异常黑暗,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很多外在的仁义思想不仅仅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他们自己谋私利的手段,庄子《庄子·胠箧》中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1](P302)所以在庄子看来,仁义往往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违背了“道”虚静自然的本性,很多人追求外在的仁义,而最终产生了伪善的社会现象,仁义变成了一种追求自身利益的工具,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庄子极力地反对这种借用仁义的名义来追求私利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违背了“道”无为的本性。遵循大道而进行社会治理是不需要增加外在的东西的,只要做到虚静无为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庄子认为治理天下不需要有刻意而为的思想,一旦有这种把自己当做治理者的观念,就已经与“道”的要求不相适应了,“道”的特性是化育一切而又像是什么都没有做,一切在自然而然中产生出来。庄子认为如果不要去可以追求外在的东西,就会保持一种纯朴的本性,而这种纯朴的本性是符合“道”的要求的。庄子认为圣人要顺应“道”的虚静无为来治理国家,而不能追求太多外在的东西,而使人们丧失掉原本纯朴的本性。

庄子“道”最终达到的境界是是道通为一,表现在政治思想上便是齐是非,尊重各种政治观点的交锋而不偏执一端。《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1](P95)庄子认为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源于君主的私心私利,如果能够顺应“道”的要求,就会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想要去讨伐别国,这样就会避免战争的发生。庄子主张是非齐一,从是非分辨的纠缠中解脱出来,遵循自然的大道去处理各种事务尤其是政治事务,宋惠昌这样评价庄子的“无为而治”:“统治者或政治家们一定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也就是说,统治者们‘自然无为’之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所带给人的‘异’,而绝不要强求那种违背自然本性的、人为的‘同’。”[3]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是在庄子那个时代存在着政治上的分歧和战争,在当今的时代,各个国家的政治纷争也是持续不断。在庄子看来产生这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固守着自己的成见,庄子十分强调破除成见的重要性,因为任何的成见都是与“道”的要求相违背的,政治上的分歧与战争通常都是因为双方各执一端而无法做到道通为一。在庄子看来儒家仁义思想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大力宣扬仁义思想的同时,也使原本的人心不再纯朴,相应地出现了很多伪善的现象,这是值得世人警惕的现象,只要偏执于仁义的一端,就会对其他一切不同于这种仁义标准的行为予以排斥,这样就必然有分别对待之心,这显然也是与“道”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庄子理想中的君王是:“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1](P253)这就是一种顺应“道”的要求而不妄为的态度,不妄为就会使万物各得其所,复归自己天然纯朴的本性,天下自然就会治理得很好了。庄子认为只有抛弃各种是非差别,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才是真正实现了“道”的要求,而“道通为一”在政治生活的表现便是各国彼此尊重彼此的利益,不轻易地发动战争,使人民能够实现安居乐业。

庄子的“道”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柔弱不争。庄子认为世俗上的人都喜欢别人和自己相同,而厌恶别人和自己不同,这样就必然和别人的观念发生对立与争执,一旦局限于自我的观念,就与“道”的精神相违背了。在《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则寓言:“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P563)庄子在这里想要表达是斗鸡达到不争的状态都具有如此的效果,何况是作为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呢,如果统治者能都做到柔弱不争,那么国家自然就治理好了。统治者做到柔弱不争之后,人民自然就会顺应纯朴天然的本性,而不会去追逐外在的东西而违背“道”的本性,这样国家就没有必要用“仁义”和“赏罚”的方式来治理。庄子认为用仁义等外在的方式来进行治理,本质上就是一种竞争和分别的方式,统治者制定出来仁义的标准之后,人们就会用这种标准去衡量一切的是非曲直,各种观点的纷争自然也就无可避免,要达到柔弱不争的状态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当社会陷入一种观念的是非纷争的时候,国家就很难治理好了。只要有区别对待就会有争执,也就违背了“道”的本性,所以说柔弱不争是“道”的要求与体现,同时也是庄子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统治者都能够按照“道”的要求,做到柔弱不争的话,那么战争也就不会发生了。

三、庄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庄子以“道”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与后来的法家政治哲学形成了明显的制衡,从而为政治制度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张力。

秦王朝运用法家尤其是韩非子的理论实现了富国强兵,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新建立的汉王朝吸取了秦短命而亡的教训,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黄老道家的思想,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慢慢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而黄老道家的思想显然是受到庄子政治哲学极大影响的,我们可以从汉初的政治统治策略中看到庄子政治哲学的影子。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理念在汉初得到了重视,并被外化为一定的政治治理措施,使社会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陆贾总结秦之所以短命而亡的原因就在于严刑酷法,使人民无法忍受,陆贾在《新语》中表达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君主:“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仗义而强,虚无寂寞,通动无量。”[4](P28)虽然陆贾在这里认为理想君主也要有仁义思想,但是他更强调的是只有“握道而治”才能够实行仁义思想,仁义只是遵循“道”的自然结果,所以陆贾更多的是吸取了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思想,认为政治治理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在于违背了“道”的精神,破坏扰乱了人民原本纯朴无争的本性,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汉初的统治者也是从人民下层揭竿而起取得了统治权,也十分了解下层民众的疾苦,于是统治者采用以“道”来治理国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而顺应“道”的要求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便是无为而治。

魏晋时期,社会战乱频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魏晋玄学的思潮,魏晋玄学主要是以老庄道家思想为依托,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在这一思潮中充满着对自然无为的理想社会的期待以及对现实黑暗政治的无声批判。其中“竹林七贤”的嵇康是受庄子政治思想影响很深的一个人,其中《晋书》记载嵇康写道:“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5](P133)可见嵇康深受庄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嵇康对庄子的自然观尤为推重,主张用自然的态度来超越名教的束缚,魏晋时期的清谈绝对不是与现实政治生活没有任何关联的,恰恰相反,在清谈中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一种政治态度,那就是对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以及对自然无为政治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都得益于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嵇康看来,世间的万物都是顺应自然而得以产生,不应该违背自然而施加人为的影响。然而现实政治的黑暗却让他看到了庄子笔下那种窃国者为诸侯的局面,司马氏政权也是通过篡夺的方式而得以确立,嵇康只所以对当时的“名教”深恶痛绝,提出来“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就是因为他看到当时社会上充斥着虚伪的政治气氛,这与嵇康要求顺应天道自然是背道而驰的。嵇康这种要求超越“名教”的思想很自然地使司马氏政权对他产生了仇视与不满,以致出现了最终被司马氏政权所迫害的局面。

我们看以看到这样一种思想趋势,那就是每当社会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之时,庄子政治哲学总能给动荡的时代提供思想上的支撑,其原因也许就在于庄子政治哲学本身就是产生于动荡的时代,并对如何解决社会动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庄子政治哲学提出的无为而治、道通为一以及柔弱不争等思想,显然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因为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不可能真正实现“无为而治”的美好理想。而庄子政治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政治设想,这种政治设想不同于儒家依靠“教化”的治国方式,而是主张从根本上顺应“道”,质言之,也就是顺应自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平安定。

总之,庄子政治哲学是对当时动荡时代的一种深入思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尤其当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渴望一种安定纯朴的社会局面就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便会显示出积极作用。在传统儒家占思想统治地位的社会,固然可以通过儒家的思想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社会秩序,但是其中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倡导仁义思想就会自然有虚伪的仁义行为的存在,在大力倡导仁义道德的社会,伪善的产生就不可避免,庄子政治哲学思想能够有效地对治儒家政治思想产生的弊病。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推动着社会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直到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宋慧昌.论《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哲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4]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房玄龄.晋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统治者仁义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久假不归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