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的培训化误区及承载标准

2014-02-05王媛媛

职教通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高技能技能

王媛媛

高职教育的培训化误区及承载标准

王媛媛

针对高职教育培训化倾向,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高职教育要承载价值标准、知识标准、过程标准,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职业培训;价值标准;知识标准;过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却出现了培训化、训练化倾向,与原本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

一、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我国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它职业性培训”。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教育既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又包括职业培训,狭义的职业教育指的就是学校职业教育。在本文中的职业教育取后者,即学校职业教育。那么,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来探寻二者的区别。

二、教育的本质

从教育的界定来看,教育与“培养”、“教导”、“训练”是不同的概念,教育是促使人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教育包括使人在被认为有价值的活动中,以一种包含具有某种深度与广度的理解的方式自主地完成某些事情”[2],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知识或者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以理解为基础进而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而“训练”、“培训”则追求的是外在的功利目标,或者局限于狭窄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之内。就如同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从小就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技术纯熟,但却几乎成了未受过教育者的范式,他们接受的这种特殊的练习或者说活动只能说是“斯巴达人的训练”,而不是“斯巴达人的教育”。[3]因此,受教育并非仅仅指精通技术或者技巧,对人们进行教育必须包括知识和理解。

教育是一种理解,是引导人们对事物或者活动的内在价值的认识,最终启导人们进行有价值的生活,包括内在地有价值的活动、思想、意识,道德上合理的行为,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及发展个人的潜能或者品格。[4]在彼得斯看来,教育规定出某些活动或过程必须符合三个标准[2]:(1)价值标准,即教育要采用道德上可接受的方式教授有价值的东西;(2)知识标准,知识的深度、全面发展中包含的知识的广度以及“善的知识”构成了教育;(3)过程标准,即采用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习者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从而以自觉或者自愿的方式进行学习。可见,教育包含了价值教授、知识教授以及教与学的过程,并且,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绝对不是仅仅掌握了某种技能性知识或诀窍的人,“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仅仅掌握技能性知识或诀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套知识和某种概念图式,以超出一大堆支离破碎的事实水平。这就意味着对组织事实的原则要有某种程度的理解。”[4]即受过教育是指“在此基础上能够组织经验、刻画事物的特征,而且能进一步探究事物背后‘为什么’的理由即准则后面的原则”。[2]换句话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而训练或者培训只意味着掌握了某些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而理论或者原理的习得是缺失的、不够的。

近代生产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相关的技术教育也必须是科学知识的教育,仅仅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方式进行的相关学习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因此,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职业教育是正规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它符合教育的三个标准:以合理的教与学的方式教授价值、教授知识,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即“出于内在动机,具有全面知识,而追求事物内在价值的人”。[2]职业培训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某种技能或者特定的知识而进行的一种短期的培训,是一种带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的短期学习。

三、高职教育培训化倾向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出现了培训化倾向,追求短期的功利性目标,就知识传授来说,将教育的目的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知识或者技能的习得,轻视原理或者理论的学习;就价值教授来说,轻视道德教育;就教学过程来说,缺乏对学生自觉和自愿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培养目标出现了偏差,“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更谈不上培养高技能人才。”[5]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高等教育意味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高等知识的高级别人才,职业教育意味着具备特殊的技术与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具备高等知识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甚至是专业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具有创新性、发展性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四、高技能人才的特质

高技能人才除了完成常规任务之外,面对复杂的实践情境能进一步完成复杂的技术任务,总的来看具有以下特质:(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具备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情境中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规到异常的所有任务;(3)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够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提高效率,对于工作任务要求的提高、条件的改变甚至延伸的工作等都能够应对自如;(4)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工作中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任务,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组成了强大的实践智慧,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境,具有做出重大决策或完成重要任务的潜力;(5)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高技能型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完备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对复杂的实践情境表现出卓越的实践智慧。

五、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

当前,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质决定其培养模式必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为基础,在知识传授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

(一)加强道德教育

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道德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征之一,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活动。“教学是一种道德实践,这一观点是世界上对教学工作最具生命力的理解之一……教学活动本身充满着道德意义”[6],“教学既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行为,也是一种培养道德的活动,教学的这两部分内容是绝对不能分开的。”[7]从教育的目的来看,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能明辨善恶,陶冶情操,坚定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德,“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8]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真正的、必要的目的。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因而,无论从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的目的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以道德教育为使命,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肩负着职业道德教育的使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到社会关系及社会风貌,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并举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告诉大家:在技术人员成长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习得与实践实习同等重要,“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能够理解特定的作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而是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能够处理各式各样材料的那种手、眼、心经过系统训练所学到的需要具有适应性的一般技能。”[9]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能够理解不断变化和复杂化了的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智力和知识,尤其现代科学知识理论方法对人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生产过程中,知识型技能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人们把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直接运用到生产活动中,为企业创造价值。

教育不是训练,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获得某种特定的技能,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习得,要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如今,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在学校期间学到的新技术可能到了毕业的时候已经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了,并且企业需要创造性的开发研究才能发展,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担此重任。学校应该是理论知识获得的主要场所,新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在企业部门接受继续教育获得,所以应用技术的教育应该由企业部门完成。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各司其责,才能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理论与实践并举:(1)要帮助学生认清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转变轻视理论、“理论无用”的思想观念;(2)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缺陷,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逐渐引导自觉学习理论知识;(3)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联系起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启发学生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原理、理论,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让他们参与到实践课题研究中来,带领他们做开发性的研究,激发学习兴趣及探究愿望。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取得生活上及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具备三种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实践实训中都注意到了学生的分析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智力往往却被忽视。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反映在技术工作中就是技术工作者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性智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个人才能及经验的积累到一定量之后产生的质的飞跃,这一切需要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及融会贯通,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满堂灌”的现象,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挑战的勇气。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工作性质使他们面临复杂的工作情境,需要他们开发性的、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必须加强身心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化的工作情境。

综上所述,教育不是训练,而是理解。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这是教育的使命所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承载价值标准、知识标准、过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2]彼得斯(英)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6 -77,208 -209.

[3]R.F.Dearden,P.H.Hirstand R.S.Peters(Eds),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2:14.

[4]R.S.Peters,Ethics and Education,,George Allen & Unw in Ltd,1966:30,252,.

[5]孟庆国.论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25.

[6]Hansen,D.T.(2001a)Teaching as a moral activity,in V.Richard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n,P.826.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7]E.Campbell(1997b)Connecting the ethics of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8(4):256.

[8]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7.

[9]细谷俊夫(日),肇永和等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79.

G717

A

1674-7747(2014)05-0023-03

王媛媛,女,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高技能技能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