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设置医学院校专业,促进区域医药产业发展※

2014-02-03卢统庆王建林李淼晶冯克俭郭丽双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学院校办学

赵 微 卢统庆 王建林 王 莞 李淼晶 冯克俭 郭丽双

合理设置医学院校专业,促进区域医药产业发展※

赵 微 卢统庆 王建林 王 莞 李淼晶 冯克俭 郭丽双

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重点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其专业设置不仅具有内在规律,更与医药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区域医药产业能否快速、稳定地发展。在医学院校中,若设置过多的非医学专业,势必会对医学院的医学特色、办学定位、服务对象、招生就业等产生严重影响,怎样合理设置医学院校中的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以推动医学院校和区域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各大医学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专业设置;医学院校;医药产业

我国高等学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各大高校的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办学规模也明显扩大,给高校专业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少热门专业、新兴专业设置都呈现出了扩张势态,尤其是在一些医学院校中,也纷纷增加专业数量,增设了多种非医学类专业。在不少的医学院校中,所设置的很多非医学专业都只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其并无益于医学学科发展。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其专业设置不仅具有内在规律,更与医药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区域医药产业能否快速、稳定地发展。因此,优化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推动医学院校和区域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各大医学院校的一大关注重点。

1 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07年,我国的医学院校共有79所,其中地方医学院校(除独立院校以外)有56所,中医类院校有23所。79所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有非医学专业,其专业门类共计45种,同时医学院非医学专业设置数量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此情形下,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1 办学定位界定不明确 医学院校是以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高等院校[1],其办学特色在于“医学”、“医药”,非医学专业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对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产生强烈冲击。目前,不少医学院都将办学定位于:在医学专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相关专业,逐渐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渗透融合的专业体系,在这一专业定位中,医学相关专业包含了各种与医学无关联或关联性不大的非医学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英语专业等。正是这种专业定位,导致了目前医学院校“优势不优、特色不特”的现象[2]。

1.2 学科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医学院校应当将发展重点放在医学学科和医学相关学科建设方面,这是由其专业优势、办学特色所决定的。医学院校的优势学科是经历了数十年、数百年的发展才获得了,与医学专业相比,医学院校的非医学学科的设置时间较短、学科基础较薄弱,还未能形成专业优势。加之学术环境、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医学院校要在短时间内形成非医学专业品牌,基本不可能,这也医学院校新设非医学专业生存空间萎缩、后劲乏力的根本性原因。医学院校的医学学科优势若不能与非医学专业相互交融,带动非医学专业发展,必将导致学科发展失衡,使两极分化更为严重[3]。

1.3 专业设置盲从 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医学院校已有的专业设置已经难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所以不少医学院校纷纷拓展专业覆盖面,调整专业结构,使得医学院校专业结构呈现出了“多学科、非特色”的趋势。医学院校在调整、增加专业时,普遍存在着盲目性,不少学校并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师资、办学情况,而盲目设置各种热门专业,以抢占市场。新设的专业普遍缺乏专业的论证及市场需求分析,导致了资源浪费,同时也对医学学科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 优化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建议

2.1 保持院校的医学特色[4]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其专业布局、办学方向主要是由其自身优势与发展定位来决定的,医学院校必须对自身发展定位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好高骛远,认识到自身综合竞争力与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努力建设自身特色专业,逐步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同时充分运用优势专业,以院校发展定位为立足点,努力形成优势专业群。针对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门类,多设置相关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以利于医学院校形成品牌专业。

2.2 放宽招生条件,方向性培养 在医学院校中,针对一些就业现状不理想、社会需求少,但教学力量强、办学历史长的专业,例如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应适当放宽招生条件,宽口径招生。在教学后期,根据市场及学生实际需要,实施方向性培养,并拓展专业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进行专业改造,以提高专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3 充分检查、评估新设专业 目前,各地方院校为适应高校扩招需要,纷纷增设了各种新医学专业,且新设专业绝大部分都为热门专业。针对这一现象,医学院校要确保专业结构调整的良性运作、正常开展,就必须保证新专业的办学质量,否则,新设专业将会对医学院的教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新设专业,学校首先要重视自身检查,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还要进行抽查,对于不满足办学条件的专业,要限制招生,并严格把关考核体系,以免发生“因人设专业,因人保专业”的现象[5]。

另外,还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中,课程建设是关键,医学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发展作为基本依据,优化课程体系,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与定位。

3 结语

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当始终保持院校的医学特色,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对新设专业进行充分的检查、评估;对于某些专业要适当放宽招生条件,进行方向性培养,以实现专业设置的合理优化,以提高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医药产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1] 李静,孙利华.我国区域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药业,2009,12:4-5.

[2] 张彤,唐金华,郭玉婷,等.对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6:669-672.

[3] 雒保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51-53.

[4] 刘向锋,杜莉.优化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若干思考——基于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良性互动的视角[J].西北医学教育,2010,3: 447-449.

[5] 郭冬梅,王英.区域集聚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3-16.

R05

A

1673-5846(2014)02-0332-02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项目(编号:JG2201201285)

郭丽双,E-mail:glshuang@163.com。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学院校办学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