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2014-02-03朱晓冬郭丽双刘俊峰王和仁曹艳丽关利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学院产业结构

朱晓冬 郭丽双 刘俊峰 王和仁 曹艳丽 关利新 赵 微

关于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朱晓冬 郭丽双 刘俊峰 王和仁 曹艳丽 关利新 赵 微

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对接,主要是指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能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合理协调国家、学校和个人间的关系,有利于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结构。笔者就当前医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

医学院;专业设置;医药产业结构;关系;原则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教育专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制约着该国或该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增加和新设那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学科专业,削弱或取消那些不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高等教育系统中每一科类或专业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与同期产业结构对不同种类、专业的高级人才需求数量相适应。

1 区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医学院专业设置的改革

教育不仅只是教育活动,它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因此,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也是以产业结构为依据的。产业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当产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时,教育结构也就会相应发生调整,否则导致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毫无用武之地,进而导致教育意义的丧失。所以,高校专业设置必须是与产业结构相契合的,而医学院的专业设置则是与医药产业结构相契合的。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同步变动,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适时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专业设置上应严格遵循“依据需求,强化特色;面向社会,充分论证;优化结构,择优设置;控制数量,持续建设”的原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这一年同时也是医药业调整结构的关键年,明确规定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重点,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的医药专业都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着重研究二类疫苗和生物仿制创新药;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标准的升级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2]。医药产业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院专业设置的改革,适当增加和新开设一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学科专业,削减或是取消某些不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医学院的专业设置只有与医药产业结构相契合之后,培养的学生才能很快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医学院专业设置只有与医药产业结构相契合,才能为学生带来高素质的教学,教师可广泛借鉴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辅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前沿的医学知识,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让学生深入到医疗服务体系中去实习,在经验丰富医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并成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医学院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等教育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则才能起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而高校教育同时又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契合。如果在同一区域中,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布点过多,甚至说高校的培养目标趋同化严重,导致严重的人才过剩和人才奇缺现象,进而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而高校根据市场发展形势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3]。而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除了加大教育水平、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的改革之外,还要注重专业设置的结构。医学院根据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形势设置出专业结构,保持专业结构设置的适度性和超前性,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必然将会逐步推动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升级。医学院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医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医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3 适应区域医药产业结构的医学院专业设置遵循的原则

3.1 适应经济发展原则 医学院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区域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能盲目设置专业结构,必须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能迅速在社会上找到立足点。

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医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要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设置某些专业,重点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学校在儿科方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硬件设备,则可重点开设儿科专业。

3.3 兼顾效益和规模的原则 医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应兼顾效益和规模的原则,根据当地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理念,创办适应医药产业的专业,停办某些专业,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随着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院的专业设置。而医学院的专业设置又推动了区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明确两者之间契合的关系,从而有效实现高校与医药行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1] 王力俊,曹晔.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以广西高职高专为例[J].职教论坛,2011(36).

[2] 萧衍.“十二五”医药业发展走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主旋律[J].中国医疗保险,2011(02).

[3] 林道立.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于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分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

R05

A

1673-5846(2014)02-0327-02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项目(编号:JG2201201285)

赵微,E-mail:522872643@qq.com。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学院产业结构
新乡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