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4-02-0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毒性

黄 薇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黄 薇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喹诺酮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并整理、总结其常见不良反应现象及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较多,并可累及个体多个器官及系统。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喹诺酮类药物,重点关注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格执行合理用药措施,以提高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喹诺酮;不良反应;分析

由于细菌耐药谱的不断变化,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性、对多种细菌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口服及注射吸收良好等优点,此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随着药物应用的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也日益增多[1]。不良反应的增加不但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药物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合理用药,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尽可能将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2]。

1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在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类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最为常见的,大约会有1/20的患者,在口服部分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后会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食管炎、胃炎等临床症状。若患者在饭前服药后及时进餐,大多情况下可避免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1.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仅次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第二位,主要有头疼、头晕、抽搐、神志不清、幻听、幻视,甚至是癫痫样发生等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其含有脂溶性较高且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氟原子,另外哌嗪环也可与GABA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类似,可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所以在应用此类药物前,应明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冠状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应禁用此药。

1.3 皮肤不良反应 主要为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敏反应及光毒性。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开发与研究的深入,光毒性作为一种新型不良反应,已经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光敏性皮炎,多为急性发病,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红斑、皮疹等,严重者可形成疼痛性大疱。其机制主要是喹诺酮类药物在紫外线的刺激下可氧化生成活性氧,从而使皮肤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激活环氧化酶,引起类环氧化酶的形成,从而引起皮炎。所以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1.4 循环系统不良反应 以心脏毒性为主,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导致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悸、血压增高等,严重者可致静脉炎、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女性和老年人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后,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是女性的QT间期延长较男性易发生,老年人的QT间期也比较容易延长。而喹诺酮类药物对心脏毒性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药物进入心肌细胞后,阻滞K离子通道,QT间期延长,从而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1.5 肝毒性 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可诱发一过性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倘若患者本身有其它肝脏疾病时,往往在用药几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功能异常升高等。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肝功能不可逆的损害,因而一般老年人和和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甚至禁用喹诺酮类药物。

1.6 肾毒性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的肾毒性较为少见,但发生后较严重,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蛋白尿、尿液浑浊、结晶尿甚至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在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中,医生应慎重用药,如需用药,酌情减量。

1.7 肌肉与骨骼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对关节软骨,特别是幼年动物具有毒性,而且年龄越小,药物浓度越大,损伤越严重,其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肌肉疼痛,特别是负重关节周围的疼痛最为明显。其毒性机制主要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与骨骼肌肉中的镁离子结合,阻止了镁离子与细胞基质信号传导,从而损伤软骨细胞。因此应限制小于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还有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该药。

1.8 过敏反应 虽然喹诺酮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很低,但若发生往往很严重,临床表现为发热、胸闷、气短、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其发生机制往往与过敏体质有关,或淋巴细胞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此药中,过敏体质者应严格禁用此类药物。

1.9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哮喘等症状的发生。其发生机制是在光和氧联合作用下,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单线态氧,造成细胞膜的细胞破裂,从而产生抗氧化防御而引起肺水肿。

1.10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血常规中粒细胞、白细胞减少,甚至可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若长时间应用此药物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1.11 其它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在喹诺酮药物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应;还有个别报道表明,可发生颅内压升高、视神经炎等症状。

2 防范措施

2.1 合理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用药,临床大夫对喹诺酮类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应有全面的了解,制订合理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疗程,尽最大可能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2.2 适当的疗程与给药途径 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程度确定给药途径,口服用药适用于轻症人群,重症感染患者宜静脉给药,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应改为口服给药,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部位,调整用药疗程。

2.3 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患者病史 注意询问患者过敏史、既往史,当前是否有其它药物应用。为避免结晶尿的产生,应嘱患者多饮水保持排尿量;口服时为避免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与食物同服;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光敏反应,应及时停药观察。

2.4 注意禁忌症及特殊人群 由于可透过胎盘屏障,孕妇应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由癫痫病史者)慎用;18岁以下人群禁用,因此药对幼儿动物的软骨关节具有损伤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因其应用后可影响血糖。

2.5 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类不良反应 如有疑似症状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有急性毒性与过敏反应,应给予钙剂注射,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

2.6 联合用药原则 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由于不良反应的增加,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与茶碱类联合使用,可使茶碱在肝清除率减少,出现茶碱中毒症状;由于肾毒性不易于阿奇霉素和万古霉素合用;与利福平和合霉素合用,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与钙、镁离子药物合用,可以使得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与口服抗凝血药物合用易发生出血;与咖啡因合用,可有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3 小结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在应用时,虽然有广谱、高效的特点,但也不能忽视其不良反应的存在。所以,科学合理的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才能发挥其最大最好的优越性,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病痛[3]。

[1] 陈富莲,黄素坤.喹诺酮类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139-140.

[2] 刘苗苗.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6):548-549.

[3] 朱静.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原则[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73.

R969.3

B

1673-5846(2014)02-0309-03

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荆州 433200

猜你喜欢

喹诺酮类药物毒性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