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4-02-03吴东波姚桂树黄玉华张淑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气虚肝硬化口腔

吴东波 姚桂树 黄玉华 张淑玲

5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吴东波 姚桂树 黄玉华 张淑玲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实施了西医护理和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35例治愈,1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出血患者效果显著。

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科学恰当的护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实施了西医护理和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男47例,女9例;年龄23~71岁,平均48岁。肝炎后肝硬化43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肝癌2例。

1.2 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型 呕血属中医的“血证”。常由胃中积热、肝火犯胃或脾胃气虚,气不摄血而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舒,劳累过度,久病体弱或感染外邪而诱发[1]。中医证型分为胃热壅盛型、肝火犯胃型和脾胃气虚型。施护原则分别为清胃泻火,化瘀止血;疏肝清胃,凉血止血及健脾补气,摄血止血。

2 护理方法

2.1 病情观察

2.1.1 密切观察出血的时间、部位、次数、血的颜色、性质及量,定时监测生命体征,随时测量血压、呼吸、脉象、体温,严密观察神志、面色、肢端温度及有无腹痛、烦躁之象,观察大便并送检。若患者情绪平稳、面色红润、四肢温热、呼吸均匀、脉象有力不数,示血已止或出血量少;若患者情绪紧张、烦躁焦虑、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汗出、脉象细弱而数,示仍在出血或再次出血之征兆,要备好急救药品设备,做好抢救准备。

2.1.2 估计失血量 若患者眩晕、口干、躁动不安、心悸、脉快、血压降低至90mmHg,说明出血量在500mL以上;若患者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肢冷不温、血压降至60~80mmHg以下,甚则出现意识障碍等,说明出血量在1000mL以上,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2.1.3 观察伴随症状,注意有无并发症 患者呕血时可因血液呛入气道发生呛咳,甚则窒息;也可因食道静脉破裂而致血脱等。对血止患者,仍要继续观察病情变化。24h内1h测血压、脉搏一次,病情平稳后4h测一次,以防再出血。

2.2 紧急止血措施

2.2.1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呕血时,应使患者保持安静,给予精神安慰。迅速递上痰盂或脸盆等,随时擦去口角旁血污,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小量出血可给予三七粉1.5g,温水冲服。较大量出血可给予三七粉1.5g、白芨粉6g,调成冰水100ml,保持温度在2~4℃,让患者服药后平卧。胃热炽盛而致出血者,还可用单味大黄粉3g冲服。也可同时配合针刺疗法,选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等穴,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20~30min。对大呕血者,须迅速做好输血、输液等抢救准备。患者须绝对卧床,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道,必要时吸氧。

2.2.2 迅速止血补血 快速建立两个静脉通道。输血时主要输全血,若无全血可先用低右、代血浆等代替,除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用生长抑素外,止血剂均选用6-氨基已酸与善得定交叉输注,以避免因长时间输善得定而致的输血难入现象。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开始应快,用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为最佳,以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观察止血药物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2]。

2.3 一般护理

2.3.1 情志及生活护理 中医重视精神调养,认为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故应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悲观等情绪。出血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搬动。血止后可适当活动,以防再次出血。注意调节病室温湿度,热盛者室温宜偏低;气虚者当注意保暖。

2.3.2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厚味、煎炸炙烤之品。大呕血时应禁食水,止血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粗糙食物。饮食不宜过热,热盛者须稍凉服,气虚者可温服。要根据辨证配膳原则,火盛者给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清热生津之品,如绿豆粥、西瓜、梨、甘蔗、冷饮等;气虚者宜食山药、红枣粥等;阴虚者宜食银耳、甲鱼、蜂蜜等。口服药物应研碎再服。

2.3.3 口腔及皮肤护理 出血患者应及时清漱口腔。每晨为患者做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牙齿,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床单,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经常卧床者,要保持皮肤清洁,每2h为患者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2.4 病后调护 呕血患者血止后,仍要注意生活起居、饮食、精神等方面的调养。要避免情志刺激,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宜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忌酒及辛辣厚味、粗糙过硬、刺激性食物。呕血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不同,应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治疗知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3]。出现呕血或黑便时,要绝对卧床,保持镇静,呕血时宜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马上就诊。

3 结果

56例患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外,其余35例治愈,18例好转,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 95%。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显著。

4 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西医护理,又要结合患者病情的中医辨证,按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配合相应的中医对症护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西医结合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 申慧霞.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218-5219.

[2] 徐月芬.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2, 5(3A):144.

[3] 孙洪波. 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2,32(1):65.

R473

A

1673-5846(2014)02-0246-02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黑龙江大庆 163461

吴东波,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E-mail:gaojiuri@126.com。

猜你喜欢

气虚肝硬化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