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与中亚国家矿产资源合作的思考

2014-01-30顾海旭荣冬梅

中国矿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五国中亚

李 娜,顾海旭,荣冬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关于我国与中亚国家矿产资源合作的思考

李 娜,顾海旭,荣冬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中亚地区因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尤其是在2013年9月,习主席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后,我国各矿业企业对与中亚国家矿产资源合作积极性高涨,但这与我国矿业企业来说,是机遇,但也存在风险,本文首先概括我国在中亚国家矿产资源领域投资现状,其次分析我国与中亚国家在矿产资源合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丝绸之路;中亚;矿产资源合作;机遇和挑战

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国西北地区接壤,人口较稀少,因其处于世界重要成矿带上,成矿条件非常优越且矿种齐全,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铁、锰、铬、铜、锑等矿种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均居前列表。因此,加强与中亚国家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对于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具有重大意义[1]。

1 我国矿业企业在中亚五国投资概况

由于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我国矿业对外投资额整体增长较快。据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数据显示,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基本呈现不断上涨趋势,2008~2013年从58.2亿美元增长到201.6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以及煤炭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2009年的投资流量降至57.1亿美元,同比下降57.2%,采矿业投资流量占全国当年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比重也由上一年的23.6%下降至8.3%。2010年之后,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稳步回升,2013年已达到201.6亿美元(表1)。

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合资和合作。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1年,四种投资方式分别占总项目数的44%、34%、12%和10%。矿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铜、铁、黄金三种矿产资源,三个矿种投资项目数量均占总投资项目数的20%。此外,对铅锌、铝、镍、铀等矿种的投资所占比例也较大,投资项目数占比约为2%~5%。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广泛和密切。目前,我国对中亚五国投资行业涉及较广,但是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领域,并且主要合作对象为哈萨克斯坦(表2)。

2 我国与中亚五国矿产资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2.1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

中亚各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表3),境内已发现了众多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其中部分已投入开采或成为后备基地。这些矿种中重要的有:钨,储量占前苏联第一;铬,占世界第二;金、铜、铅、锌、钼,探明储量居亚洲第一,处于世界前列。这说明该地区是聚集上述矿产并形成大型、特大型矿床的重要地区[4]。

中亚地区不仅分布着世界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而且我国与中亚各国有多条区域性跨境成矿带,主要包括阿尔泰成矿带和准格尔成矿带、中亚天山成矿带、卡拉姆—塔里木成矿带、兴都库什-帕米尔-西昆仑成矿带。这些跨境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2]。

2.2 中亚五国近几年经济走势良好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历程,自2000年起各国实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经济实力较强,其余三国经济实力较弱,但是近3年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亚各国经济预期看好,利于我国矿业投资(表4)。

2.3 中亚五国对矿业投资持积极和鼓励态度

哈萨克斯坦于2003年颁布新的《投资法》,规定政府对内外商投资的管理程序和鼓励办法。鼓励投资流向优先发展领域,并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和吸引外资对本国的投资,2003年正式颁布《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投资法》,该法对外国投资者有利的方面有:享有国民待遇、经营自由权、投资者可自由支配一切合法所得、可将利润和工资自由汇出境外,并提出永远保护投资者,保证不岐视外国投资者,保证不没收外国投资,保证对非常情况下造成外国投资者的损失予以赔偿等承诺。

塔吉克斯坦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并将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放在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等方面,塔吉克斯坦建立了自由经济区,对外商投资给予关税优惠和免税,保障外商将外汇汇出境外的权利和外商的人身安全,外国投资人可参加塔吉克斯坦国家财产的私有化,长期租赁塔吉克斯坦土地,投资矿山开采业的外国投资者可享受长租赁期的优惠等。塔吉克斯坦还保证外国投资及财产不受侵犯[4]。

表3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分布

表4 2011~2013年中亚五国人均GDP/美元

3 我国与中亚五国矿产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

3.1 中亚国家法律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普遍较差

严重的贪腐现象存在于中亚各国,“潜规则”的盛行,导致各项审批程序较为复杂。据我国在中亚地区投资企业反映,在中亚各国办理企业审批时间较长,政府往往不按照法律法规办事,需要缴纳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关键时刻甚至存在不得不向当地政府官员行贿的现象[3]。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

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吉尔吉斯斯坦为世界上二十个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为多数居民法律意识淡薄,国家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居民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塔吉克斯坦在全球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00位,竞争力较差,这些现实的问题给矿业投资企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3.2 中亚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匮乏,投资环境有待提高

近几年,虽然中亚各国的经济正在复苏,但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较差,特别是各国境内基本没有高速公路,因为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也不能及时保证供给,这类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矿业投资企业的负担,同时,中亚国家投资监管环境严格,根据中亚各国宪法,地下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投资商必须签订地下资源利用合同,才享有一定时间的矿山使用权,但是这些国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政策还不尽成熟完善,需要调整的因素比较多,政策上的随意性较大,违约和毁约现象也时有发生,政策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3.3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使中亚各国在矿产资源合作中存有戒备心理

因为中亚各国资源禀赋的原因,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合作主要集中于能源矿产资源开采领域。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核等大型能源矿产企业都已在中亚各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分公司2010年原油产量已高达2423万t,占当年哈国原油产量的1/4以上[3]。这种合作模式对促进中亚各国经济增长和保证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国际舆论乃至东道国国内的非议。毫无根据的“中国威胁谬论”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矿产资源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的过程中,中亚各国难免存在戒备心理,加上本来就地区保护主义严重,工程承包附加条件苛刻,企业风险高,拉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4 建议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为了逐步实现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的总体目标,同时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当前要以“走出去”和“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指导,逐步加大对中亚五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深化与中亚各国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在不久的将来把中亚建成我国最可靠的矿物原料以及初级矿产品加工供应基地[5]在此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了解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相关政策法规,规避经营风险。

矿产资源勘查投资需要在全面深入掌握国外矿业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精细的量化决策。随着中国企业参与资源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政府也越发重视为企业提供国外投资环境基础信息服务,有意到中亚或是已经在中亚各国做矿业投资的企业,应提前了解中亚国家矿产资源相关政策法规,以便做出准确判断,规避经营风险。

2)我国与中亚国家制度层面应加强合作,为矿产资源“走出去”创造良好大环境。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持续深入发展和全球资源竞争不断加剧,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加强对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合作的协调指导和部署实施,也成为中央及有关部门推进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基础建设主要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进行,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成立了负责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机制,签署了《上合组织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等一系列经贸合作纲领性文件等。但是,这些合作目前更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涉及通关、关税减让、检验检疫、服务贸易、资格互认等具体问题[5],中国应加快推进和中亚各国在海关管理、检验检疫、签证颁发、资格互认以及边境贸易管理等领域的制度性合作,在此基础上逐渐降低各类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我国与中亚矿产资源合作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3)加强和中亚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中国和中亚各国矿产资源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在道路、机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完全可以参与中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企业在中亚各国投资奠定基础。并在为中-哈两国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哈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均已向中国提出在非资源领域加强合作的意愿,三国政府也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国汽车、服装、电子等产业赴中亚地区投资,中国-中亚国家合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1]陈正,蒋峥.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5):34-39,55-56.

[2]陈俊楠,张辉.关于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资源合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2014(50):27-30.

[3]李大伟.我国和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1):56-58.

[4]刘国忠.中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9(3):25-28.

[5]马凤强,郭卫东,惠慧.中亚热点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新疆师范大学首届中亚研究论坛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1-56.

Think about our country miner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LI Na,GU Hai-xu,RONG Dong-mei
(China’s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China)

The central Asia region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known as“strategic energy and resource base in the 21st century,”especially in September 2013,“economic belt of silk road”the chairman xi of the great strategic vision,after the various mining companies to miner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n countries’enthusiasm high,to mining companies in China,is an opportunity,but there are risk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vestment in the field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central Asia,followed by analysi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operation,at last,it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silk road;central Asia;mineral resources cooper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李娜(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经济研究。E-mail:lina2202@163.com.

F407.1

A

1004-4051(2014)S2-0004-04

2014-07-30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五国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贸易变迁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新能源贸易合作研究
业翔民安自信厦门路——福建省厦门市公路景观大提升迎接“金砖五国”会晤
White Elephant
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里程碑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