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2014-01-30尚娟芳唐益林刘朝明刘克万

中国矿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矿山

尚娟芳,唐益林,刘朝明,刘克万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四川 宜宾 644002)

宜宾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尚娟芳1,唐益林2,刘朝明2,刘克万2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四川 宜宾 644002)

宜宾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宜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宜宾矿产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针对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有效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矿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宜宾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下辖8县2区,面积13283km2,人口543万人。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煤、硫铁矿、岩盐、铜、铅锌、磷、重晶石、萤石、水泥用灰岩、石英砂、玄武岩、白云岩、方解石、页岩、砂岩、黏土、泥岩等,主要开发利用的是煤、硫铁矿、石灰岩、砖瓦用页岩等,其中煤、硫铁矿资源储量较大,筠连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现有矿山667个,其中省级以上发证矿山184个(含部级发证3个),即煤矿142个(含部级发证3个)、硫铁矿31个、水泥用灰岩4个、铝土矿1个、盐矿1个、地热3个、矿泉水1个、石英砂岩1个,涉及大中型矿山17个,包括煤矿11个、硫铁矿2个、水泥用灰岩矿山4个;市级发证257个,其中石灰岩232个、石英砂、玄武岩、白云岩、方解石共25个;县级发证226个,其中页岩180个,页岩、砂岩、黏土、泥岩共46个。

2013年,全市矿石总产量2570万t,其中煤770万t、硫铁矿20万t(矿山大都处于停产状态)、石灰岩1400万t、页岩330万t、建筑用砂石30万t、其他矿种20万t,矿业总产值20.2亿元。与2012年相比,煤炭产量降低450万t、硫铁矿产量降低50万t,其他矿种产量变化不大,矿业总产值下降26.2%。

1.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全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筠连、兴文、珙县、高县,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8.32亿t,其中筠连国家规划矿区31.12亿t,非国家规划矿区17.20亿t。筠连矿区包括沐爱矿段、筠连矿段、洛表矿段、蒿坝矿段、塘坝矿段与大雪山矿段,非筠连矿区包括珙长矿区、贾村矿区、五指山矿区与象鼻矿区。现有煤矿142个,总生产规模2643万t/a,保有资源储量9.01亿t;其中大中型煤矿11个,生产规模1035万t/年,保有资源储量4.49亿t;小型煤矿131个,生产规模1608万t/a,保有资源储量4.52亿t。

1.2 硫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宜宾是四川硫铁矿资源主要赋存区域及矿产地之一,区内硫铁矿属硫、煤共生矿床,广泛分布于兴文县、珙县、江安县。全市硫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1亿t,保有资源储量5.55亿t。全市现有硫铁矿31个,兴文县25个、珙县3个、江安县3个,生产规模235万t/a,其中大中型矿山2个,生产规模64万t/a,小型矿山29个,生产规模171万t/a。目前,全市硫铁矿基本处于初级产品生产状态,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行情受市场影响较大。

1.3 石灰岩开发利用情况

全市现有石灰岩矿山236个,总生产规模2265万t/a,其中大型矿山4个,生产规模680万t/a,小型矿山232个,生产规模1585万t/a。小型石灰岩矿山多为个体采场,主要分布于长宁县、珙县,其次为屏山县、江安县、南溪县。石灰岩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采场设置大都舍难拣易,矿山规划布局合理性较差,使工业建设的重要资源地和旅游景观景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

1.4 砖瓦用页岩开发利用情况

全市现有砖瓦用页岩矿山180个,生产规模大都在10万t/a以下,以3万t/a、5万t/a、6万t/a的居多,总生产规模850万t/a。页岩矿山主要集中分布于宜宾北部的南溪、屏山、江安、宜宾县,南部筠连、珙县、兴文三县分布较少,矿山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少数地区黏土制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植被,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宜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还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全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煤、硫、石灰岩等矿种地质勘查程度相对比较低,地质工作滞后,导致家底不清,资源储量不明,后续资源跟不上,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总体来看,全市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程度不高,20世纪90年代前期勘查评价的重要矿床基本得到开发利用,部分矿床经补充勘查后即将开发。除已开发的巡场井田、杉木树井田、腾龙桂花井田、芙蓉井田、白皎井田,以及即将开发的蕉村矿井、海瀛矿井、沐园矿井、金珠矿井、洛表矿井、洛亥矿井等矿床外,近期能提供规模开发的矿床很少。地质勘查工作已经滞后,不能满足开发利用的需要。主要原因为:一是矿山企业主只顾眼前投资回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愿投入资金做矿山地质勘查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地方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既没有积极主动做好地质勘查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以争取国家地勘经费的投入,也没有加强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2]。

2)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可持续发展水平低,资源优势难以向经济优势转化。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采矿权人对“三率”指标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性认识未到位,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义务观念淡薄。二是全市矿山主要以中小型规模居多,布局较为分散,规模小,多数企业尚未走出粗放式经营阶段,管理水平低、科技手段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片面追求短期效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选高弃低现象也相当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矿业生产产业链短,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矿石的初级阶段,深加工能力弱,资源消耗高,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低,规模化产业和延续产业链未能形成,资源很能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3-4]。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队伍存在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由于我市矿产资源多数分布在偏远山区,非法采矿活动较为隐蔽,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难度较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主要是以各区县为主,而县局、分局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专职人员少,一般只有1~2人。目前国土资源工作任务又日益繁重,比如像采矿权年检、探矿权年检、储量动态检测等常规工作要求比以往更高,将花费工作人员大量精力,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加之又缺乏采矿、地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日常的矿山巡查也不能真正发现出问题,造成矿产资源日常监管力不从心,有时流于形式,致使对非法违法采矿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私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越层越界开采现象也时有发生。

4)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厂社矛盾日趋突出。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部分矿山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三废”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超标排放、破坏耕地,破坏植被,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给矿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主要原因为:一是矿山企业缺少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二是国家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法律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3 建议

根据宜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矿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1)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地质勘查工作投入,促进找矿突破。地勘投入是取得找矿突破和增加资源储量的关键,是保障资源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提、也是支撑矿业产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一是地方要加大资金、科研等方面的投入,研究地质成矿理沦,不断创新勘探方法和技术,加大地勘工作投入力度,找寻资源接续地,为不断增加资源储量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争取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资金,开展战路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发现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资源基地;积极争取矿产资源补偿费及中央财政补贴地方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开展对重点成矿远景区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提供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三是鼓励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挤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地质勘查市场、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市内外地勘单位在本地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大力引进国内先进的地质勘查设备、技术和人才,以提高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勘探水平[5]。

2)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法》等矿产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增强矿山企业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的意识,大力推进矿业秩序良性循环和矿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大力促进地方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技术攻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地方应尽快研究制定产业战略,出台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升级,围绕高附价值产品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要增加科研投入,研发核心专利技术,提高优势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技术以增加附加值。要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对违规企业实行严厉的市场退出机制,规范和引导矿业产业走上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建议地方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联合攻关,或是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中心,运用科技手段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矿山企业改进开采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比如可大力培育扶持煤化工集团,加快煤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6]。

4)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巩固矿业秩序整顿工作成果,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建议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协调,从上到下确定矿政管理机构建设、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基本要求,增加基层矿产资源监管人员编制,彻底解决基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队伍人员数量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实际问题;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待遇,以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在乡镇、村上可实行矿产资源协管员工作制度,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另外,对采矿、地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考核的方式直接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同时,创新学习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队伍,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到高校或矿山企业学习锻炼,提升业务水平;或是从高校或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

5)加强监督管理,实现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使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应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大力气,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过程的监督管理,要求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加强对“三率”指标的考核,保证矿山企业“三率”达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不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开采或“三率”指标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资源破坏的企业,要责令停产整顿或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或依法予以注销、吊销。同时,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要求矿山企业必须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主体责任,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良性循环[8]。

6)大力开展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建议深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进程,提高资源所在地收益分配比例,区域内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有偿收益大部分留予县级财政。制定引导矿山企业参与和谐矿区建设的优惠政策,比如在用地指标、土地整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矿产资源就地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向地方倾斜,支持矿产地居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资源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

7)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力度,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学合理布局。依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石灰岩、页岩等矿种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山开采的规模化水平,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开采布局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矿山,要根据矿山实际尽可能进行整合,以切实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不能纳入整合的,要依法予以关闭或到期不再延续。

4 结束语

总之,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财富。矿产资源管理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市场的引导作用,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供应的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矿科资源的勘查开发合理布局。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以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1]邹赣生,黄冬保,贺明生. 吉安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6):33-34.

[2]许光,顾锡莲,王小红.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资源与产业,2012,14(2):102-105.

[3]常振亮,乐奇.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5(3):10-12.

[4]袁国贤,董海侠.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94-95.

[5]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6-70.

[6]卜小平,孟刚,赵亚利,等.对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探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5):27-30.

[7]曾海,胡锡琴,张桦.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72-74.

[8]李瑞军,唐宇,王海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8):40-42.

Countermeasures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Yibin

SHANG Juan-fang1,TANG Yi-lin2,LIU Chao-ming2,LIU Ke-wan2
(1.Yibin Technology Institute,Yibin 644000,China;2.Yibin Land Resources Bureau,Yibin 644002,China)

Yibin ranks top in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which is of importance to Yibin’s economy or even to Sichuan’s.This paper,based on the situation abou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Yibin,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abou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whole city was made.Then,the main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were discussed.

mineral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ountermeasures

尚娟芳(1979-),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E-mail:sjflkw@126.com。

F407.1

A

1004-4051(2014)S2-0041-03

2014-08-15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勘查矿山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