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痤疮治疗研究进展

2014-01-29卢春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异维维甲酸皮脂

卢春丽 熊 霞

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通讯作者 :熊霞 E-mail:xiongxia789@126.com

综述

痤疮治疗研究进展

卢春丽 熊 霞

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通讯作者 :熊霞 E-mail:xiongxia789@126.com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疾病,常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达85%以上,多发生于面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众所周知主要包括内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免疫等因素,青少年和成年人均会受到影响。临床表现包括皮脂溢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其中一些可能最终形成疤痕。痤疮可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1 系统治疗

1.1 维甲酸类药物,口服维甲酸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治疗3月无效的中重度痤疮;伴瘢痕形成的痤疮;伴严重心理压力;频繁复发需长期或者反复使用抗生素者。它能同时阻断痤疮形成的所有环节,也是唯一能在痤疮形成的四个方面发生作用的药物。虽然给药方案上有很多研究,但大样本的关于给药方案的研究还相当缺乏。常用的剂量为0.25~5 mg/(kg·d)。疗程长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每日用量及体重,最小累计量为60 mg/kg。新的发展趋势是低剂量长期异维A酸治疗和新型异维A酸制剂(异维A酸微粉治疗)。其副作用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粘膜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影响。大部分的副作用是暂时的,在停药后消失。异维A酸是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因此,育龄妇女要求治疗前妊娠试验阴性,治疗中及治疗后3月应该严格避孕。

1.2 抗生素,全身应用抗生素主要是针对中度至重度的炎性痤疮。胃肠道反应、药物性皮炎、光敏反应及肝功损害等。并且应注意四环素及大环内酯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米诺环素不能与异维A酸同用,二者可能诱发患者发生假性脑瘤。

1.3 抗雄激素和雌性激素类药物,雌性激素包括孕激素和雌激素,其中雌激素可以通过减少雄激素分泌,促进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合成,从而减少皮脂的分泌。而孕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及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的方式,抑制皮脂的分泌及粉刺的形成。西咪替丁能竞争性阻断二氢睾酮与受体结合,抑制皮脂分泌。

1.4 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聚合性或者爆发性痤疮,此类痤疮常与过度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相关。目前认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雄激素,大剂量则有抗炎作用。

1.5 锌制剂,锌制剂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并且它可能会降低皮脂的产生。因此,在痤疮的治疗中,锌的补充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2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对轻度和中度痤疮有效,可单一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痤疮。

2.1 粉刺溶解类药物,主要为维甲酸类药物,其可以调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抑制皮脂的分泌,溶解和排除粉刺,减少毛囊堵塞。维甲酸类药物已使用超过30年,局部外用维甲酸类药物作为痤疮的一线治疗已成为一种共识,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用于轻度至中度炎性痤疮,也用于痤疮的维持治疗,包括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维A酸霜等。

2.2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过氧化苯酰、烟酰胺、二硫化硒、壬二酸等非抗生素类药物及夫西地酸、莫匹罗星、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过氧化苯酰外用后释放出苯甲酸及新生态氧,由于其有效氧化活性,过氧化苯甲酰成为一种广谱抗菌剂,并且具有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推荐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寻常痤疮。它的稳定性非常依赖于它的剂型,凝胶一般都比较稳定。

壬二酸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并能溶解粉刺,对各种类型的痤疮均有效果,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红斑及刺痛。

二硫化硒局部外用具有抑制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的作用,并能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单用效果差,临床应用时多联合其他药物。

许多外用抗生素制剂可以减少炎症,抑制粉刺的生长,常用的如红霉素、克林霉素,二者均具有对抗炎症性痤疮的作用。副作用包括红斑、脱屑、瘙痒、干燥和烧灼感。另外,局部外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和交叉抗药性的产生。

3 物理治疗

对于传统治疗无效以及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物理治疗。

3.1 红蓝光 红光(660 nm)和蓝光(415 nm)混合光照射有消炎和杀菌的作用,蓝光可以使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光敏物质被集火产生单态氧,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红光科穿透10~15 mm,直接作用于皮下,增加细胞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合成,还可以增加白细胞吞噬作用,具消炎、镇痛、提高皮肤免疫的作用,同时还可使纤维细胞数目增加,促进胶原形成,改善皮肤质地,80%有显著改善,82%瘢痕也得到显著改善。

3.2 光子 光子的能量轻柔打开毛孔,释放堵塞物,消炎,胶原纤维产生轻微热损伤,使胶原纤维收缩、变性,刺激成纤维细胞活化,最终达到改善真皮结构的作用,且损伤小,恢复快[1]。

3.3 化学换肤 通过破坏角质层细胞间的连接,去除多余角质层,破坏表皮层,促进表皮细胞更新及真皮胶原的再生。浅层换肤适用于痤疮治疗。同时可以改善炎症后色素沉着、毛孔粗大及轻度皮肤瘢痕等[2]。起到综合改善痤疮的目的。

3.4 光动力治疗 通过选择性在皮脂聚集,产生原卟啉IX,后者经光照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可逆性损伤皮脂腺,使皮脂生成减少。另外,可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减少毛囊堵塞。

3.5 激光 包括1450 nm激光、脉冲染料激光、点阵激光等,其对组织的穿透较深,可使胶原及弹性纤维重排,改善皮肤弹性,对痤疮萎缩性瘢痕效果较好,同时其瞬间高温可凝固汽化毛囊区的坏死组织及皮脂腺栓,减少皮脂腺分泌,促进炎症吸收,对结节、囊肿、瘢痕的形成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4 中医中药

4.1 辨证论治 该病病位主要在心、肝、肺、脾、胃,临床上可依证给予清泄肺胃、祛湿除痰、解毒散结、调理冲任、活血化瘀等治疗。

4.2 针灸 体针主要采用合谷、曲池、肺俞、大椎为主穴,针灸治疗可以疏通气血、调节皮肤疏泄功能,故能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

4.3 耳穴 选取面、肺、胃为主穴,各配穴可以泻胃清脾、利肠通腑、疏风清肺,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4.4 火针 面部消毒后,用火针快速点刺痤疮基底部位,按压排除脓液,该法通过灼烙病灶,排除有形之邪。

4.5 面膜 中药面膜主要予大黄、硫磺、麻黄、木香、白附子、白蔹、丹参、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等研面、过筛,取粉适量及医用石膏粉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

4.6 自血穴位注射 肘部消毒后,静脉穿刺抽血10 ml后立即注射至一侧足三里、肺俞穴位,各5 ml,患者感酸胀麻为佳,术毕无菌棉签按压片刻。双侧穴位交替注射,每周一次。其疗效确切,经济实惠,无明显不良反应 。

5 其他治疗

①挑治是去除粉刺的有效方法,但必须配合药物治疗,否则不能根本抑制粉刺的产生。②刺络放血拔罐,常选大椎、肺俞、膈俞等穴,放血可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促邪外出、泻热消肿、解毒化瘀,多联合治疗。③囊肿切开引流,对较大的囊肿可避免明显瘢痕的产生。④囊肿及结节内糖皮质激素注射,可迅速缓解炎症,减少机化。

临床上的治疗最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综合考虑后选择一种或几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以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疗效,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可用性的新的治疗方案恭维现有的医疗设备应有助于实现更大的数字痤疮患者的成功治疗,确保提高耐受性并实现病人的期望。痤疮的成功管理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个别病人的需要谨慎选择抗痤疮剂。

[1]崔艾丽,金哲虎.光子治疗仪联合胶原贴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52-453.

[2]吴艳,朱学骏.化学换肤.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4):263-263.

R275.9

A

1674-9316(2014)03-007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3.049

猜你喜欢

异维维甲酸皮脂
扫除草莓鼻三大攻略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
抗氧化剂抑制人体皮脂油污自氧化反应研究
润燥止痒胶囊、异维A红霉素凝胶联合治疗痤疮108例临床研究
自拟桑芩洗方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38例疗效观察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