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睡眠习惯的相关性

2014-01-27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卧位

唐 伟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眩晕,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多项研究以及近年来建立的管石复位技术证实了该病的实质为前庭结石病〔1〕。然而导致耳石从椭圆囊斑脱离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确,多数研究者将其归结为特发性,同时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尽管成功进行了管石复位术,病情仍会复发。有研究显示〔2〕,右侧后半规管BPPV(PC-BPPV)同左侧相比有明显优势,但现有的病理生理机制无法解释该现象。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初次发病多出现在起床时,提示睡眠习惯可能与该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习惯偏侧化与受累耳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单侧耳后半规管BPPV的老年患者110例,其中男39例,女71例,年龄60~81〔平均(68.14±8.5)〕岁。入选患者均被询问睡眠习惯,能确定睡眠发作时的优势侧睡眠习惯。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同时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其中包括眼球运动、步态、Dix-Hallpike试验、头颅MRI、纯音测听法等。

1.2 筛选标准 入选标准:Dix-Hallpike试验呈阳性,仰卧侧头位试验呈阴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向患侧转动50°时会引起旋转垂直性眼振和眩晕,其中患者眼振的旋转成分朝向患耳,具有左耳顺时针转,右耳逆时针转,快相向地性。患者出现症状之前潜伏期约为10~20 s,持续时间<40 s,有疲劳性和渐强性。排除标准:(1)双侧PC-BPPV患者;(2)Dix-Hallpike试验呈阴性,仰卧侧头位试验呈阳性的患者;(3)长期卧床,头部创伤、耳部存在疾病或手术史的患者。

1.3 检测方法 Dix-Hallpike试验是后和(或)前PC-BPPV的诊断试验,受试患者背对检查床头,平坐于床上,检查医师立于患者受试耳侧床边,手持患者头部,按照下述头位进行操作:(1)首选头偏向患者耳侧,并偏离矢状位50°;(2)患者迅速由坐位改为卧位,头部过伸并悬于床缘外侧,与床面低30°,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有潜伏期的眼振,患者坐起时眼振方向相反。在测试过程中观察到患者眼振垂直方向向下为前半规管疾病,向上为后半规管疾病,旋转成分眼振方向指向患者受累侧。仰卧侧头位试验是水平PC-BPPV的诊断试验,受试患者和检查医师起始位与Dix-Hallpike试验相同,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保持患者头不偏转;(2)患者迅速由坐位改为卧位,然后头向左、右两次各转90°,观察患者眼振情况。若出现水平位置性眼振为水平半规管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采用关联性分析的χ2检验和列联系数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110例老年PC-BPPV患者中,Dix-Hallpike试验左侧阳性41例,右侧69例。睡眠时卧位偏爱右侧62例,左侧31例,仰卧位17例。单侧Dix-Hallpike试验显示,睡眠习惯与患耳同侧的患者76例,其中左侧24例,右侧52例,睡眠头部位置与患耳同侧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628,P<0.01),Pearson系数为0.502 7。

3 讨论

多数BPPV患者会在躺下、坐起、前倾、后仰、翻身的时候出现伴有眼振的阵发性旋转性眩晕,但不伴有耳鸣或耳聋出现。且眩晕发作较为短暂,通常在15~45 s,患者若保持头位不动可使眩晕感迅速得到缓解,若重复诱发头位可使眩晕反复出现〔3〕。耳石移位的致病原因至今仍无定论,高龄、头部创伤、中耳病变等均可导致耳石凝聚。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多数老年患者不存在上述原因,可归为特发性。然而,相关研究显示〔4〕,右侧PC-BPPV在老年患者中有明显的优势,上述可能的发病机制对于患者双耳的影响机会均等,因此一定存在其他的发病机制可解释PC-BPPV在老年患者中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与如今的耳石移位理论相一致〔5〕。提示当患者侧卧位时,由于在3个半规管中后半规管的位置最低,患者睡眠时耳石碎从椭圆囊中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最易进入到后半规管中,当患者耳石碎片到达临界质量之后,头部同时运动到临界激发位时,在内淋巴中耳石就会漂浮起来,进而促发眩晕和眼振,导致BPPV的发生。因此,睡眠时头部长时间侧卧位有助于耳石碎片更多地进入到下方耳的半规管中,当然,半规管方向的解剖差异可对耳石的进入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效果。

相关研究显示,BPPV晕发病的高峰期在55~70岁。特发性BPPV多为60岁以上患者。本次研究揭示了PC-BPPV在老年患者累积右耳居多,且具有右侧卧位优势。国外研究者采用摄像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睡眠习惯进行记录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中采用左侧卧着明显减少,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其可能原因为与左卧位相比,右卧位可改善机体的心脏循环,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对于伴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更为有益〔6〕。

综上,PC-BPPV老年患者右耳受累占优势,睡眠眩晕发作时以右侧卧位居多,患耳与同侧卧位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可通过改变睡眠习惯来预防老年患者出现BPPV,但能否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1 杨彩虹,黄永望,何 磊,等.老年BPPV患者的手法复位治疗与非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29-30.

2 Cakir BO,Ercan I,Cakir Z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ed ear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nd habitual head-lying side during bedrest〔J〕.J Laryngol Otol,2010;120(7):534-6.

3 陈秀梅,梁 兵,黄楚明,等.137例头晕患者 TCD血流变化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5):2953-4.

4 杨 娜,高旭光.前庭性偏头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221-2.

5 曾祥丽,李 鹏,孔庆聪,等.前庭及半规管轻度发育异常致眩晕的临床上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50-3.

6 Korres SG.Papadakis CE,Riga MG,et al.Sleep position and lateralit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J Laryngol Otol,2012;122(12):1295-8.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卧位
耳石症复位后避免侧卧
神经内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